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2016-05-30 16:52宁茜
科教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曾国藩启示

宁茜

摘 要 晚清重臣曾国藩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其“重视理想教育,提倡树立坚卓之志;重视品德教育,认为孝、勤、恕可“致祥”;提倡虚心向学、修身养性、明理进德;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注重循循善诱和严爱殷责;注重人文关怀和评价激励”的理念促使曾氏家族人才辈出,教育理念对当下家庭教育也不无裨益。

关键词 曾国藩 家庭教育思想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78

Abstract Important Minister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Zeng Guofan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family education,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deal of education, advoc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spiration; pay attention to moral education that filial piety, diligence, can be "Lucky"; advocate with an open mind to learn, self-cultivation, sensible and strengthen morality; pay attention to words and deeds an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pay attention to guidance and love responsibility; pay attention to humanistic care and evaluation of incentive philosophy prompted had cla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is not without benefits.

Key words Zeng Guofan;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 enlightenment

曾国藩是晚清的“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位极人臣,却始终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其家书、信札、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独到的家庭教育思想,曾氏家族代代出英才就是明证。

1 重视理想教育,提倡树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参悟父亲及自身求学经历后感悟: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在天资而在于有无坚韧之志和恒心。“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要求子弟早日树立理想和抱负,他认为“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人若无志,则茫然不知方向,势必碌碌一生无所作为。曾国藩有“立志即丹”的说法,他认为想要成功总须先立坚卓之志,立志是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的“金丹”妙药。在曾国藩看来,立志要立大志,立志须有恒。“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添父母之生,无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以此告诫子弟,要以圣贤为榜样,立下高远之志并不断完善自身,“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这是阐述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锲而不舍,即使受挫也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方能有所成就。由此可知,立下追求卓越的大志和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坚韧恒心是曾国藩教育子弟成就事业的两大利器。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鼓励孩子追求卓越早树理想,敢于梦想,将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注重恒心的培育,将曾国藩“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理念告知孩子,使孩子具有坚毅不拔之志,能直面挫折和失败并战胜追逐梦想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用恒心确保梦想成真。

2 重视品德教育,认为孝、勤、恕可“致祥”

曾国藩有“三致祥”之说,也就是“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他认为孝悌、勤劳、宽恕可以为家庭带来祥瑞。首先,曾国藩十分重视“孝悌”,将之放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他认为,孝友是家庭的祥瑞,孝友可以使家庭“立获吉庆”远离“殃祸”。曾国藩认为孝敬长辈和兄弟友爱是家庭和谐和睦发达兴盛的基石。曾国藩告诫家族子弟,孝悌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远胜于获取功名,他希望家族子弟入则孝、能孝敬父母长辈,出则悌、能做到兄恭弟谦,将孝悌视为立家之本。其次,曾国藩认为勤俭可以兴国兴家。曾国藩认为:“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重视子弟的勤俭教育,督促子弟秉持半耕半读的家风,要求“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要义”。他教育子弟要近勤俭远奢糜,强调世家子弟衣食起居与寒士相同。第三,曾国藩一生推崇恕道。他认为“恕”的本质是“仁”,也就是对待他人能表现出宽厚仁爱、律己恕人。曾国藩教育子弟对“恕”字要“刻不可离”,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助人为乐,要有同情心、能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要时刻“戒傲惰”,不许刻薄下属辱骂仆从。曾国藩教育子弟对“恕”字要“细加体认”,要从严律己,“反求诸己”,做到“不忮不求”,也就是做到不嫉贤害能、不妒功争宠、不贪利贪名、不患得患失、不居功、不诿过。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善于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孝、勤、恕”等精华运用到子女教育中,使子女在家能孝敬长辈、生活懂勤俭、与人相处懂宽恕,使孩子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后能自觉浸润其中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提倡虚心向学、修身养性、明理进德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开启进德、修业的路径。他说:“我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泰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齐身。”经历宦海沉浮后的曾国藩眼中则淡化了公明利禄,更加看重读书明理的重要性,他表示:做人比做官更重要,一般人都希望子孙能做大官,我则只愿后辈子孙都成为读书明理、勤俭自持、处乐处约的谦谦君子。曾国藩非常注重修身养性,并以此来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曾国藩说:“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孔、颜、曾、盂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他主张见贤思齐,以古代圣哲为榜样,修身养性使自己具有博大的心胸,逐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关于修身之道,曾国藩教育子弟每天都要重视四项内容:“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教育引导子弟:一人独处之时更是养炼内心的大好时光,需保持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胡言不妄为;要自信自强自立,对待生活充满信心不敷衍了事;要心怀大爱,做能爱人的“仁者”;要勤奋地学习、工作。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体悟曾国藩虚心向学、修身养性、明理进德的理念并运用到子女教育中,教育孩子保持平常心和虚心,在孩子容易骄傲自满的时候出言警醒,注重孩子良好品德和心态的养成,使之心胸开阔、心态平稳、品性高洁。

4 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

首先,曾国藩认为,家长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弟的成长,德高者方可为子弟的第一任教师,身正方可令子弟信服。曾国藩特别重视教育者本人的榜样作用,认为“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好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孔子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上智下愚不移者,凡事皆然。……若在上者不自咎,其德才不足以移人,而徒致慨上智之不可得,是犹执策而叹无马,是真无马哉。”基于此,曾国藩在教育子第时要求子弟做到的自己都首先垂范。言传加身教是曾国藩教育子弟的方法。如要求子弟远离奢靡保持节俭,曾国藩自己首先做到。曾国藩规定子弟不得穿华丽衣服 ,他自己位极人臣始终保持俭朴本色,平时着布衣布袜,迎宾时方着青缎马褂,吃饭食一荤一素。其次,曾国藩认为家长对子弟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曾国藩一面夸赞季弟的“谦虚可爱”,同时又谆谆告诫“徒谦亦不好,总要努力前进”,告诫其要立志进取。曾国藩认为家长教育子弟还要主动考虑子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反复告诫封官晋爵的几位弟弟其要正确对待富贵权位,频繁去信安慰激励处于人生低谷的曾国荃,指出曾纪泽性格轻浮以至于书法缺骨力,需临摹颜真卿书法学其厚重。针对儿子兴趣聘请外教教其学英文、数学、物理、化学,长子曾纪泽后留名于中国外交史,次子曾纪鸿在数学领域也有所建树。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说做两层皮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并降低自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家长也要因材施教,放下身段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依据孩子的擅长点来提供助力。

5 注重循循善诱和严爱殷责

曾国藩善于用以循循善诱的口吻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所感所思灌输给子弟,教他们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说:“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急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涌,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强调学习的顺其自然反对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曾国藩主张教育子弟要严爱殷责,认为严教是爱、偏宠是害,反对有爱无教和严而失爱。曾国藩主张对子弟要严要求,对于原则问题寸步不让,决不迁就纵容。曾国藩认为,“惟得肉之情愈挚,则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但严教不可无度,无度严教最终是简单生硬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子弟的不理解和亲人之情的丧失。唯有以情动人、以理喻人,才能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曾国藩教育兄弟时都是心平气和地劝诫,而不是以老大自居、以官位压人:“至于兄弟之际,吾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也。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平等、民主的家长更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其观点也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对于孩子的错误,小错可以以宽容待之、一笑了之、忽略不计,大错则绝不姑息纵容、有错必罚。把握惩罚不是体罚、惩罚要有度,多讲道理使之心服口服,而不是棍棒教育动辄施以体罚。

6 注重人文关怀和评价激励

曾国藩主张在教育子弟的过程中引入教育评价,认为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都可以起到在教育过程中正面作用。曾国藩主张家庭教育中实行奖惩制度,做到奖励先进、惩罚后进,他认为适当的奖励可以给子弟成长以注入动力,恰到好处的惩罚可以给子弟成才以鞭策。曾国藩称奖励“若甘雨之兴苗”,能使人才“勃然奋起”。基于此,曾国藩把“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一大乐事。他总是让弟子们定期写信给他,且批阅回复加以指导,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勉励子弟上进。曾国藩可以说是忙于事业但也重视家庭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家模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给予孩子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子女即使不能天天耳提面命但也要抽出时间、挤出时间用家书、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良性沟通,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善于帮助孩子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善于引导孩子走好成才路上的每一步,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喜悦,使孩子能体验进步成功的快乐进而将快乐转化成为再攀高峰的动力和勇气。

参考文献

[1] 曾国藩家书家训日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2] 曾国藩全集(第20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5.

[3] 曾国藩家书(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曾国藩启示
跟曾国藩学修身
曾国藩 左宗棠 互掐互粉,相爱相杀
曾国藩读书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你还是贼,他已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