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发宏
特拉弗斯曾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殊的表现艺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不仅要有先声夺人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终曲”。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那么,良好的结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了“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的艺术效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设计结尾,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采用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趣味游戏式结尾
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时,我设计了“动脑筋,离教室”的结尾:
游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卡片,以及自己的学号数说对“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约数”或者“几能被几整除”、“几能整除几”中任意一句,就可以走出教室。
游戏开始了,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2,学号是2的倍数的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说出了一句话,得到了在座学生的认可后,高兴地走出教室。接着,慢慢地拿出一张卡片0.5,这时有3名学生立即站起来,可马上又坐下去了。我追问:“怎么又坐下去呢?”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接着又分别出示了3和5,学号是3、5倍数的学生走出了教室。最后剩下的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43的学生,这是,我不再出示卡片,而是问学生:“你们怎么不走呢?”学生回答说:“我们的学号数都不是老师拿出的卡片上的数的倍数。”“那么,老师出示哪个数,大家都可以走了?”学生积极思考后,异口同声地说:“1……”随后,我便出示了一张大大的卡片1,10名学生在下课铃声中高高兴兴地离开教室。
这一结尾的方式再次激发了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又一次思维高潮,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树立了学生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巧设悬疑式结尾
我们知道,评书演员会在评书的尾声处留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激发听者继续往下听的欲望。其实,艺术是相通的,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因为一方面可以拓宽知识的应用范围,发展学生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留下思辨性的问题,并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的兴趣和习惯。
如,教学“年、月、日”一课,在下课之前,可巧设悬念,提出:“为什么一年有365天?而有的一年又有366天?为什么通常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呢?”等有趣问题,当学生“心未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从讲台里亮出一本书《十万个为什么》并告诉学生:“这些有趣的问题,《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部有明确的答案,大家课外可以去阅读。”
这样小结意味无穷,既重视了课外阅读的学法指导,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强烈动机和兴趣.让学有余力的同学从课外阅读中吸取更丰富的营养。
三、结语预习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梯形的认识”以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梯形?
(2)、什么是梯形的底边(上底、下底)、腰和高?
(3)、梯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不能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进入到下一节课“梯形的面积”新课之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了过渡和铺垫。
四、延伸拓展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结尾:
教师边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边总结和提问:
“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
“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
这时学生猛然醒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五边形内角和是180°×3六边形内角和是180°×4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照这样看,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又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知的领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埋下了伏笔。
五、反思升华式结尾,
课至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得学习效果如何的信息,更能再次引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挖掘、提炼,以揭示其深刻的内涵,使获得的数学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例如教学《平均数》后,我非常想了解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感受,于是就提了以下问题:
师:“这节课快结束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请大家从自己的收获上(知识方面、获得的经验方面、学习的心情……)给这节课的学习打个分好不好,要说明理由。满分10分。
生1:我打10分,因为我不仅了解了平均数的一些特征,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将来在选择工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2:我打9分,因为这节课学习很开心,没有感觉累和乏味。学生3:我也打9分,因为这节课的知识实在太有趣了,我想再学下去,但马上就要下课了,我有点遗憾。
……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来估算一下这节课的得分情况吧。
……
师: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深入了解,如果让你在“平均数”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你会怎样填?
生1:有趣的平均数。
生2:善变的平均数。
生3:神奇的平均数。
生4:狡猾的平均数
……
师:谢谢大家,希望平均数这个朋友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学生给课堂学习情况打分再求出平均数,这是让学生再次巩固刚刚在课堂上学过的新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对教师来讲是一次最真实的反馈。与此同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了正确地评价,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深刻地反思,是对所学内容的提炼升华。这样的结尾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令人回味。这就不仅仅是收尾,不仅仅是巩固提挈,而是让学生思维、情感乃至于智慧都尽情张现的时刻。可见,极其简单的课堂结尾也能成为我们尽情发挥才智、引领学生情感升华的舞台。
六、首尾呼应式结尾
为了突出和体现一堂课的整体美,和谐美,导入和小结时常遥相呼应,促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数学课上,我们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结尾时,不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新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疑虑,解决悬念。这样的结尾方式,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首尾相应,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笔者在执教“圆的面积”时,曾经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动画。请看。(播放羊吃草动画)
师:根据刚才的动画,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被羊吃掉的部分是一个圆。
生2:树桩是这个圆的圆心。
生3:绳子的长度是圆的半径。
师: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
师:像这样一个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板书:圆的面积)
……
在课的结尾,教师问道:大家还记得,刚上课时那个羊吃草的动画吗?如果要求羊吃草的面积是多少,你会求会吗?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新课结束后,又回到开头,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这种首尾呼应式的小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七、小小故事式结尾
小学生都是故事迷。把知识融于故事中,形象生动的短片欣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课件演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进行小结: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来解渴。不久,猪八戒全身汗淋淋地拿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一听瞪大了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五分之一”悟空一听直笑,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猪八戒。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西瓜,可贪吃的猪八戒却在一旁拍打着自己的脑袋说“傻瓜”。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启发,也使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更牢。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