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
5月26日-2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十届,这是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从国际环境来看,有机农业3.0时代已经来临,有机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民众的认同,消费有机产品已成为时尚。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执行董事Markus Arbenz表示,最新数据表明,有机食品行业正在不断增长,目前,在全球172个国家,经认证的有机食品农户已超过200万,而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到4370万公顷。全球有机食品的市场总值达800亿美元,发展前景乐观。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产品数已达到13000多个,但有机整个种植面积只有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机食品还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却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我国的有机食品市场也已经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有机贸易发展的目标。国际有机食品企业极为看好中国市场,纷纷通过博览会提供的专业平台,积极宣传产品,精心培育市场。在本届博览会期间举办的2016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现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的有机食品产业更应该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品牌的提升,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脚踏实地 做好本业
今年5月6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以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创建为载体,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王运浩表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我们的主要目的,包括政府在推动这项事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但这两个目的实现都要一个很根本的途径,就是企业效益必须得到提升。生产主体如果都是亏损的,那这个事业是搞不成的,所谓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也会是空的。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有机食品的品牌价值,把生态、环保的理念,把优质、安全的理念推送给消费者,使消费者信赖!”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安全、优质是产品的核心。对于有机食品来讲,更体现出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色。王运浩认为,发展有机食品品牌的第一步是要吃透绿色、有机食品的内涵,突出重点,牢牢把好安全、优质这个核心。对于企业主体来讲,就是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业。王运浩认为:“用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合作社。原先一家一户的散户经营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质量无法保证。规模化的合作社使农户生产变得规范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浙江仙居新合股份合作社拥有农户132户,水稻种植面积1500亩。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当地还处于分散的连片种植,当时水稻用药一季要用8-9次,成立合作社之后只需集中喷洒农药3-4次就足够了,这样合作社基地农药残留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食品价格自然也得到了提高。目前,水稻的价格由原来的2块钱一斤卖到5块钱一斤。
辽宁省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科技型稻米种植、生产和加工的企业。公司生产的粳冠大米产自东北优质水稻主产区盘锦市,水稻生育期长达165天以上,为东北地区生育期最长的稻米。公司产品库很完整,一部分是有机水稻,一部分是绿色水稻。粳冠有机大米精选国际优质水稻品种,有机栽培。粳冠绿大米精选辽宁省优质水稻品种,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操作规程种植。一方面有机稻米投入高,另一方面品质好,安全、健康,价格自然比普通稻米高出一些。
来自南京秦邦吉品有机农场的秦邦小鸡从鸡苗到成年老母鸡的饲养过程中,吃的食品都是秦邦农场种植的有机蔬果,其生产的“秦邦吉品”有机鸡蛋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产业融合 复合强化
为了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种植、养殖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产业融合的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实力。
稻田里套养小龙虾,虾肥稻香,一田多用,一季两收,在湖北省,“虾稻共作”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逐渐成熟。湖北福娃集团就是采用稻虾共作的一家企业。虾稻共作模式采用对水稻田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实现水稻小龙虾共生,实现“田面种稻,水体饲养小龙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的效果,将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小龙虾和水稻共生,在农药应用上需要非常谨慎,不能用高毒农药,选择用生物农药以及生物防治手段,这样便保证了水稻和小龙虾的安全和品质。目前,该公司一亩地效益是3000多元,其中小龙虾效益为2000多元,水稻的效益是1000多元,而单纯普通种植水稻的效益只有1000多元。
辽宁省盘锦鼎翔米业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由种植基地的大米加工企业。通过在自有基地上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实施稻田散养河蟹生态种植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出安全的水稻。在稻田当中养螃蟹,每亩地可增收700多元。由于这种模式种植的水稻品质更高,市场价格也更高一些。普通的东北大米价格是五六块一斤,而稻蟹米价格显著提升,有些高出普通大米的5-10倍。
如今,产业融合,不仅提高了产业效益,而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农业进入了生态良性循环系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主体试图发展自身的重要方式。
文化植入 产业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主体注重对文化的打造。他们将当地的文化或者企业文化注入产业发展当中,让消费者了解和认知,并以此宣传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大影响力。
辽宁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镇,园区占地面积3万亩,将创意农业、稻田文化、锡伯文化与旅游服务相结合,打造集稻田画观光、果蔬采摘、田园垂钓、漂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七位于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稻米主题创意农业产业园。公司拥有2000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稻田生产基地,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进行生产,稻米的价格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公司还有独特的“稻田画”文化。
相传,守护锡伯族氏的萨满法师的祈福化作千万个美丽符号,飘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此,茁壮的稻田便有了龙韵的生命,在烽火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中汇成了稻田中奇丽的图案,久而久之便成了特有的“稻田画”文化。公司通过文化创新,制作“稻田画”,利用水稻的不同品种比如黑稻、黄稻、紫稻等,在稻田中种植出像油画一样美的画面。园区空中景观与地面景观完美融合,以生态环保为理念,打造原始水稻耕种与鸭蟹立体养殖的生态稻田。以万顷稻田为画布,绘制了世界最大稻田画。你可以体验呼啸疾驰的高空滑索、悠然自得的农耕体验和生态采摘、弯弓骑射的锡伯豪情、文化情调的稻草人、梦幻的稻田婚礼……公司从水稻上做文章,种植不同的水稻,一方面不影响水稻的种植和产量,另一方面稻田的质量还有所提高,增加了收入,单公园门票的收入一年就有600万元。
像辽宁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文化浸入农业发展中。但文化与农业的结合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王运浩表示:“现在做农家乐或者是乡村旅游,很多的企业走入一个误区,感觉只要有片梨园、有片苹果地,就可以建一个茶室甚至引入一点野生动物。其实这样是不行的,如果系统不配套,谁也不会为看一两只动物跑到你这里来。”
重庆巫山县黛溪老磨坊是一家专门做粉丝的企业,该企业很好地将农业、农耕文化植入到粉丝产业,把一根粉条的前世今生描绘得非常具体,紧扣文化主题而且包括生态环境、番薯的种植、番薯的收获、番薯的加工、番薯的运输最后做成一个粉条,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个产品做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正因为文化的独特性,才有可能打造独特的品牌,并被人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