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教育策略

2016-05-30 10:48段丹
科教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羊群效应消极影响

段丹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中专学校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这个群体的引导教育策略:积极关注群体核心人物,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实行重点突破;注重非正式沟通和正式沟通相结合,创新学生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和新理念;加强家长沟通特别是对家长的育人理念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其合力效应,减少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参与。

关键词 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 消极影响 羊群效应 引导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s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l groups in the body, causes of formation, and put forward to guide the education strategy for this population: an active interest in the group's core person, take positive incenti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breakthroughs; focus on informal communication and formal channel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education new mechanism, new method and new ideas;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rents especially education for parents education idea,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organically, play the synergy effect, reduce anti set the size of the informal groups involved in.

Key words anti - informal Groups; negative influence; Herd Effec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0 导言

在校园中,时常可见学生成群结伴,休息时间便聚在一块儿,他们一般有共同的喜好,对事物也有相似的看法,自发地形成一个小圈子,这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关系的群体。①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了非正式群体。

从学校实际来看,校园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根据群成员与集体的关系,把群体分为亲集体型、偏离集体型和反集体型。②其中,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通常会与学校管理相对立,对学校的管理起着干扰甚至是破坏的作用,对其他群体或个人产生消极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反集型非正式群体,成为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点。

1 学校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学生间拉帮结伙,扰乱教学秩序,违反学业校纪律规定等,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群体成员行为一致

校园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行为在某些情形之下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当课间休息时,他们会自发聚集在楼道、厕所等地;当有成员对其他群体或个人表现不满时,他们会集体为他泄愤;当有成员违反了校纪校规,面对老师的查询他们会众口一词或三缄其口。

1.2 群体存在不成文准则

校园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没有明文规定的组织制度和统一的纪律,但有内部成员认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③(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哥们儿义气”等)。他们本着只要是“哥们儿”有求就必应,不分好坏对错,不计后果,有时甚至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大动干戈。如果有成员不“讲义气”,那就可能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指责、疏远或是武力报复。

1.3 群体核心人物自然产生且影响力大

校园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大多不是由谁指定,而是基于个人能力(拥有一技之长)、身体特征(比如体格较大)、拥有一定的社会沟通能力(朋友较多)或者自己的家庭经济背景,自然而然地产生。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所遵循的规则主要是以核心人物为中心,或者说,核心人物的决策和判断影响整个非正式群体的决策和判断,而成员的羊群效应更使得这种核心人物的判断发挥较大的能量和惯性。

1.4 非正式群体行为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中专学校的学生叛逆性相对较强,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所产生的破坏性也相对较大。当通览学校公共设施的现状,可以发现:教室门窗的破坏、宿舍设备的损坏、公共资源的滥用、厕所卫生的随意、不时发生学生打架事件甚至是影响较大的危机事件,给学校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学校的正规管理制度以及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但不能起到时时约束的作用。而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消极影响具有隐蔽性、强制性和传染性,使得学校正规管理鞭长莫及的地方,成为了这个群体消极影响扩散的源头。

2 学校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2.1 核心人物是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最重要的原因

核心人物(有时称谓为“大哥”、“老大”等)是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中的最重要的要素,也正是核心人物的笼络能力和公关能力使得这个群体从无到有。凭借自己的经济能力以及在某方面比较突出的能力吸引成员,并作出相应有利于成员(也称谓为“小弟”)承诺,从而使得这个非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以便实施核心人物作出的各项决策。

2.2 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利益、兴趣、观点相对一致

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在利益、兴趣、观点等相对一致。比如,具有一定攻击性偏好的群体(向低年级学生收保护费)、不爱学习的群体、同是受到惩罚的群体、篮球发烧友或者具有相同或相似其他个人爱好的群体、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九零后非主流崇拜)等。以年级、班级为管理单位的正规模式只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制度设计,而学生自主地结合成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课外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寻求个人认同、定位归属感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情感基础也是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原因之一。

2.3 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受到较多的消极社会影响

当前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信息外溢和获取比较便捷,学生除了被动接受学校教育之外,还会主动根据自己的喜好吸收网络信息。比如,网络社交平台(QQ、微信等,通过这些方式也可以隐性地传播不良信息)、电影(特别是中国当前电影业不分等级,青少年较易接触到暴力等消极信息,香港的“古惑仔”系列电影是影响当时青少年价值观并对其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的典型代表)、网络电子书(中国当前不规范的下载渠道和网络监管的不健全也使得一些具有消极影响的书籍、杂志流向青少年,从而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比如拜金主义、败德社会事件的间接影响),而这些消极社会影响潜移默化地内化至这些学生的价值观中,并进一步体现在学生行为上。

2.4 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家庭教育缺失相对严重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其重要性等用于学校教育。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三重合力。中专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社会经历相对较少,这时,主要起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根据调查,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以及依赖该团队的成员,大都有一个共性的情况:家庭教育缺失相对严重。比如,家长囿于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而外出打工,忽视了对学生的说教;或者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父母没有和孩子说话相处的意识和使用恰当的方法;或者是父母不识字,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一种本能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来读书,就是单纯让学校负责的想法和态度……家庭教育的“软性约束”和学校教育的“硬性约束”相得益彰,形成学生行为的有效约束矩阵。而缺失的家庭教育不能弥补学校正规管理制度的空白地带,从而给一些学生召集或者“青睐”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形成了条件。

3 对学校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教育策略

3.1 积极关注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实行重点突破

核心人物是一个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发起人和带头人,积极关注,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实行重点突破。这些核心人物虽然发起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破坏性,但如果我们搭建较好的平台(比如,让其当班委或其他方式),通过一种正面激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减少其消极影响,并将这些聪明才智用在整合班级凝聚力,组织动员班级成员这些班级管理活动中来,既能够减少这些具有破坏性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也能够将这些人的才智资源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并发挥效应,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当然,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当鉴定师和引导者,并关注整个过程的变化,掌控局面。

3.2 注重非正式沟通和正式沟通相结合,创新学生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和新理念,进一步弥合学生和老师、学校的隔阂

正式沟通是一种适用于普遍的、关乎全班同学的宣传和讲解,而非正式沟通主要适用于重点谈话和个别谈话。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或者成员在学生中是少数,对于班级管理,比较适合采用这种谈话方式。要与学生形成有效沟通,需要首先融入学生心里,让学生接受你,处在一种较为轻松、无防备的状态下,才能与学生交心谈心。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或者其他的教育管理工作者除了掌握正式沟通的技巧之外,也需要静下心来,平等地与学生进行非正式的有效的沟通。通过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形成“班主任—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从而不断消除学生对老师、班主任、学校的误解和敌对,弥合多方隔阂,达成学校—老师—学生多方均衡格局。

3.3 加强家长沟通特别是对家长的育人理念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发挥其合力效应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构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向互动机制,构建家庭教育的软约束和学校教育的硬约束,形成约束合力,从而更大程度上纠正学生的非理性行为和想法,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远离具有破坏性的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而不至于误入歧途。家长联系制度的方式可以灵活设置,或者家长到访学校、班级,或者班主任联系家长的方式,或者采取家长会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同时,也是家庭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是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缺少任何一支都不行。如果一些家长不识字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可以构建亲属联动机制,通过清楚地告知家长育人理念,并由其亲属进一步解释给其父母,这也是一种间接但十分有效的方式。

4 结语

我们需要正视学校反集体型非正式群体,采取正面激励的方式,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强家长沟通和对家长的育人理念的教育,最终构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软硬兼备的管理生态,从而减少这类非正式群体的生成及破坏性,为我们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安全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学校升为专科院校做好前提铺垫。

注释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72.

② 王永春.班主任与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J].职业教育研究,1996(7):23.

③ 刘宝.高职学生非正式群体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25-28.

猜你喜欢
羊群效应消极影响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非理性财务行为对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
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股市羊群效应发生机理浅议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借鉴“羊群效应”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研究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