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武 吴志玲
摘 要 芬兰作为一个小国,却因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技术发展的积极方法而举世闻名。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从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学生需求、教师队伍、发展需求和评估标准六方面分析总结出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进而在专业设置、教师标准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启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方向。
关键词 芬兰 应用科技大学 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8.004
Abstract Finland as a small country, because of the positive method is rapid reaction capability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he world-famous. Through literature stud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innis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from orientation, educational level, the needs of students, teachers, development needs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six areas of analysis summed up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Finnis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and then in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teacher standard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velation direction of running thre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in China.
Key words Finland;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school-running mode
上世紀九十年代早期,芬兰依托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为应用科技大学实施改革奠定了基础,并逐步建成了应用科技大学体系。本文通过梳理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历程,总结出了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1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
1640年成立的阿波皇家学院(即现在的赫尔辛基大学)是芬兰高等教育的雏形,当时芬兰被瑞典统治。1809年,芬兰变为俄罗斯帝国的大公国。之后,阿波皇家学院更名为阿波帝国学院。尽管俄罗斯统治了芬兰一百多年,但是芬兰的高等教育却一直保持独立性,芬兰人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如肯定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教育平等等。
芬兰高等教育体系大发展的突破阶段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建成了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当时最重要的改革举措。除传统学术型大学外,芬兰建成了代表高等教育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转移的非大学部门,这就是芬兰语所谓的AMK大学。尽管芬兰沿袭了国际高等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但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在其他国家并无先例。芬兰就如何提高教育水平、寻求国际上对学位的认同等问题纳入到建立应用科技大学是否重要的讨论议题中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芬兰应用科技大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应对企业对专业技能的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标准,加强国际可比性和行政管理能力。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及老龄化问题,芬兰发展了新的社会和技术服务业。通过将全国各地近210所中、高等教育机构转型为29所应用科技大学,使得应用科技大学体系初步建成。
到2005年初,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在教学方法及与就业相关性等方面已进行了改革,即大学将重点放在独自工作和完成项目上,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应用科技大学可为学生提供多科技术硕士学位。由于其职业和专业内容可直接满足就业需求,这使得应用科技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与传统大学颁发的学术性学位不再相同。这也迎合了芬兰官方对应用科技大学的宣传语:“平等但不同”。
纵观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芬兰的高等教育系统一直都是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基础而不断进行演变的。发展到今天,芬兰应用科技大学体系改革的中心目标仍然是围绕如何提高应用科技大学对社会需求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就业需求来适应地方发展需要而展开的。
2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分析
(1)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芬兰应用科技大学以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不仅要求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和文化知识相结合,而且更加突出其应用和实践能力。科研开展突出应用性,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其办学定位的目标。
(2)构建以本科和硕士为主的办学层次。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在最初创建时就以规定可以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后来又延伸到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世纪初,芬兰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应用技术大学可颁发学士学位证书。①2005年,法律又明确规定取消专科教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芬兰面向应用的职业教育吸引力获得大跨度的提升,进而更加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3)学生多样化需求获得满足。芬兰应用科技大学课程结构由选修课、专业学习和基础学习、论文和实践训练五个方面组成。在课程结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高标准的教师队伍建设。优质的教育与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分不开的。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格外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格外重视教师工作经验和学历。芬兰科技大学规定教师应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或执教资格证书(相当于博士学位)。
其次,大量聘任兼职教师。芬兰的应用科技大学通过聘请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些人员大部分来自企业界或者一些社会单位,通过引进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担任教师,可以弥补理论型教师的不足,使学生更能掌握实际工作经验。
第三,重视全职教师的培训。芬兰应用科技大学要求,教师每隔几个学期就要到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实际工作,这样可以让教师掌握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来提升自身的同时,使自身知识得到良好更新、扩充。这就缓解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矛盾,使其与社会和产业界的联系更加密切。②
第四,重视应用性研究的发展。开展科研、提升科研水平是应用科技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应用科技大学通过与地方政府、企業等共同设立研发项目,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第五,实施统一的科学评估标准。芬兰的评估制度是由第三方提供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其教育部成立了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Finnish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Council,简称FINHEEC)。要求应用科技大学首先需得到委员会认可,待认可后每隔2年另需接受一次评估。③评估的最直接目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它是通过向教育的投资者反映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努力,给学校提供更多的机会,赋予学校更多的权利,增强学校自我检测和评估的意识和能力。④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芬兰科技大学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和划时代的新挑战。除了上文所说的应用科技大学本身的努力外,也期待着应用科技大学的国际性标准的出台。
3 芬兰应用科技大学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亟需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与芬兰应用科技大学兴起的社会背景非常相似。因此,加快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是发展我国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也可从芬兰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专业设置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对我国地方高校而言,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务必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这就要求要摒弃原有的学科专业标准。为了给社会提供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设置相应专业时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相应专业。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专业相适应,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需求。其次,扩展专业口径,强化适用性。伴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势必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应增设具有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的专业,来适应社会对合格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将通用性较差的专业与宽口径专业合并,使毕业生始终具备一定的复合技能。最后,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仅仅注重地方经济发展还是不够的,其还应做到与世界接轨,培养世界需求的通用型应用型人才。
(2)确定合格教师标准。在我国,有关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资格一直未有明确的标准,为了使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环节区别于传统大学,就必须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合格教师标准的出台,从而指导转型中的地方一般综合院校制定招聘新教师以及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的计划。根据芬兰经验,教师必须同时具有研究型大学资质(如博士学位)以及企业工作背景。这也要求传统综合大学必须为应用科技大学教职工发展开展特殊培训项目。就我国而言,应用技术大学要想实现此目标还需很长的时间,因此可以实施的方案是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在应用技术大学任教。同时,要注重强调教师的教育技巧,这与开展职业与应用高等教育特殊要求的培训项目一样重要。
(3)加强校企合作。中小企业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服务对象,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性研究,使研究成果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运用,并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设计为市场服务的解决方案。这些应用性研究不仅有利于企业差异化对经营战略的需求,而且在校企合作中还能擦出火花,使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也会给中小型企业带来巨大收益。⑤应用技术大学也可从企业中邀请企业专家加入大学委员会,任职学位项目导师,甚至在校任教。在我国,由于这种模式的成本与风险相对较低,让企业参与该类活动也确实可行,同时,企业也有机会发现院校的优秀学生,从而使学校培养更多合格人才。
迄今为止,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芬兰经验更适合中国,这主要是因为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等教育系统、社会动力以及两国间技能型工人/专业人才的培训方式相类似。然而,相似并不代表相同,在学习芬兰时,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入理解教育、人才市场与商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减少因错误决策所带来的风险损失。
注释
① 李建忠.芬兰科技大学办学特色与经验[J].大学(学术版),2014(2).
② 胡蕾蕾.德国应用科技型大学的制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③ 侯威.北欧五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3.
④ 郭达.芬兰工作本位学习研究[J].职教通讯,2013(1).
⑤ 赵晶晶.瑞士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研究[J].大学(学术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