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2016-05-30 17:48雷玉梅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作岗位观念毕业生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之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现,就业质量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主要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制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207

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还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岗位对口率低,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离职率高,跳槽频繁,岗位就业竞争力不强,情况不容乐观等方面。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畢业生数量多,竞争压力大

近几年,虽然高职教育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但是高职毕业生数量还是呈现增长的趋势,加上本科毕业生、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技校毕业生等,社会经济萎缩,工作岗位减少,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二)专业不对口,跨专业现象明显

专业对口主要指高职毕业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与所学专业的符合程度。通过近几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统计,笔者发现专业不对口是高职就业生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影响毕业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学生毕业时有较强的择业偏向;一部分学生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不喜欢所学专业,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就业选择比较单一,跨专业现象比较明显。

(三)就业质量低,毕业生主观满意度不高

高职毕业生刚走出校门时,对于社会了解还不全面,随便找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现场普遍存在,初次就业率比较高,从数字上看就业形势比较理想。但随着工作的深入进行,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的数据来看,多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不高,转岗率较高,就业质量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就业期望、社会适应性不高,多数毕业生对于就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同事关系、薪金待遇、福利体系以及就业前景都抱有很大希望,但是现实工作岗位中,这些希望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造成了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较低;二是工作适应性不高,少数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强,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但是多数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不足,面对工作岗位无所适从,一味地要求岗位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现实情况,加上多数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观念等持犹豫态度,从而造成了就业质量低下。

(四)毕业生转岗严重存在,社会满意度不高

很多毕业生对于工作岗位要求过高,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长远发展,过分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导致转岗现象严重存在,社会满意度不高,尤其是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满意度不高。

二、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现阶段,制约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包含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保守的就业观念的影响、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影响,以及高职毕业生本身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1999年大学生扩招以来,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大量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直接造成了大学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加上国有企业转轨、改革的逐步深化,事业单位的改制转型,新的就业渠道尚未及时建立,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上至国家政府、社会、高校,下至家长都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虽然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现阶段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依旧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人分五等、官分九级,这些长期以来固有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社会普遍将高职学生划入了不学无术一类,对高职学生有偏见,“劳动无贵贱”“行行出状元”这些正面的思想则成为人们的说笑,正确的社会就业意识没有形成。另外,许多家长面对学生就业时持有保守的就业观念,他们过分看重工作单位的性质和保障,思想比较传统,与学生缺少有效的沟通,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爱好出发,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期望,造成了毕业生进退两难的局面。家长的传统就业观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传统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以前的中专或者技校升格而来,少数院校缺乏规划性,盲目进行扩招,没有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课程安排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性,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许多高职院校也不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能力与企业要求差距过大,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市场竞争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达不到企业对于人才的标准,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

(四)高职生就业观念没有形成

就业过程中,部分高职毕业生持有一步到位的择业观念,对就业形势不了解,对工作期望较高,寻找与自己专业相一直的就业机会,希望三年的学习可以在工作中大展身手,可现实过程并不理想,打击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即使进入到了工作岗位,也是消极怠工,缺少热情,对岗位没有认同感,没有工作动力。

(五)高职生就业自信心不足

高职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从小娇生惯养,不具备吃苦耐劳精神,不善于人际交往,严重影响了就业情况。高职毕业生面对就业,心理十分矛盾和彷徨,一方面迫切想要找到机会去证明自己三年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又对眼前的就业形势过于担心和畏惧。许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自信心不足,担心自己的学历不高,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一技之长,害怕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出现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高校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体

通过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体制,科学规划申报新专业,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上苦练内功,抓好内涵建设。

(二)加强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及体系

大学生就业由“量”到“质”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发展规划纲要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应该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素华,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对就业数量的影响[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

[2]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作者简介:

雷玉梅,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岗位观念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维生素的新观念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最“叛逆”的毕业生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