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巨头做VR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要说VR这个行业火到爆,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国内也有很多厂商涉足这一片市场。可在这些厂商中,却鲜有游戏厂商的身影。这在索尼刚刚发行了PlayStation VR的之后,显得格外讽刺。为什么会如此呢?在小编看来,第一个因素或许是VR游戏本身技术的不成熟。第二可能是内容的匮乏。游戏本身就是一种靠内容说话的商品,在缺乏好内容的前提下,游戏厂商想大搞VR游戏必然是一件很难的事。第三应该是目前公众接受度不太高—虽然对VR游戏有较高的关注度,但毕竟成品太少。所以,国内游戏厂商们对于VR游戏所持的观望态度便不难理解了。但是,想要占领VR的制高点,没有大投入明显不行,只会在观望中逐渐落后。
“BAT”和“滴滴”们都在鼓吹车联网,但谁知它的困境与真相
对于车联网,相信各位看官在看多了之后,都不禁要问,为什么几年过去了,车联网还是变化不大?要知道,汽车毕竟不是单一的商品,一辆汽车不仅将用户和车厂,还将零部件供应商、保养维护企业甚至是相关部门(例如车管部门)都联系在了一起。而车联网想要获得大的发展,所有的关联者都要齐心协力。可目前的情况是,互联网企业成天嚷嚷着要大搞车联网,而用户却不明白这玩意是什么,车厂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不起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中晋资产“出事”,P2P行业进入高危季
从去年开始,曾经异常红火的P2P市场就开始出现“跑路”潮与“倒闭”潮,而最近出事的中晋资产不过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罢了。其实,有不少评论者都预言,在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监管审查力度增大的情况下,P2P行业将面临“洗牌期”。可是,这真的只是“洗牌期”么?无论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是小编都持这样的观点:或许这是整个行业崩盘的前兆。毕竟P2P事关老百姓的钱袋子,“谁动了我的钱袋子我就和谁拼命”的思想其实十分普遍,如果P2P行业持续出现这种让老百姓血本无归的事,用户肯定会越来越少,离崩盘就不远了。
移动社交埋葬场,一份不全的死亡笔记
自从QQ和《微信》成就了腾讯之后,国内的社交领域,就成了企鹅君的天下。这些年里,除了《陌陌》和《唱吧》等少数产品成功突围外,在该领域就鲜有成功者。无论是巨头如阿里巴巴和百度,还是中小开发商,亦或是新兴创业者,都在社交领域折戟沉沙或者苟延残喘。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社交类产品是一种有着极强认同感以及黏度的产品类型。在经营了十多年之后,用户对于腾讯系社交类产品已经产生了足够的认同感和黏性。而且,这里的“黏性”并不是产品本身对用户的黏性,而是平台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黏性。在这种基于社交关系链的黏性,让用户不太可能舍弃腾讯另投其他平台。于是,其他产品想要在它们的阴影下突围,找一条它们还没顾得上走的路才是关键。但是,即便选对了路,想要走通也并不容易,因为说不准那天企鹅就盯上你了,不是吗?
流媒体时代,音乐的价格一直降降降?
通读这篇文章,小编认为作者希望传递这样的观点:随着互联网发展,音乐人们在流媒体上获得的收益在逐步降低,这将会影响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毕竟,现在绝大多数的音乐播放行为都是通过流媒体完成的,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收益,音乐产业将陷入“收入降低”→“创作热情降低”→“好产品产出下降”→“用户减少”→“收入降低”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对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而这样的现象在国内更为突出,虽然对版权音乐进行的收费已经开始,但尚未形成用户习惯,音乐企业和音乐人依然任重而道远。
你所不知道的BAT员工生存现状
作为国内互联网的执牛耳者,BAT是整个行业混得最好的三家企业,其待遇肯定也是排名前列。可收入高福利好,员工就一定幸福么?这却不一定。先不说这三家企业内部的各种相爱相杀,单是互联网行业最普遍的加班风,就能让BAT的员工们死去活来。原因很简单,摊子大了,要求不仅多而且极高,想要在不加班几乎不可能。而且经过多年发展,这三家企业的中高级岗位已经趋于饱和,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下,想要快速升职加薪根本不现实。或许,很多BAT员工在面对自己朋友的羡慕时,都会暗暗自语:宝宝心里苦,能跟谁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