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无动词小句在翻译中的使用技巧和功能体现

2016-05-30 10:58:29王艳艳
校园英语·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翻译

王艳艳

【摘要】英语无动词小句以其结构形式独特性和功能多样性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使用英语无动词小句会使译文独具一格,形美且达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赵彦春在英译中国古典著作中对英语无动词小句的使用技巧及英语无动词小句所体现的形式和意义功能,希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握英语无动词小句的使用技巧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翻译过程中。

【关键词】英语无动词小句 翻译 赵译 使用技巧 功能体现

一、引言

无动词小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常常以其简洁的形式构建出简洁精炼,结构匀称,句式调变灵活的语篇,从而使语篇体现出一种超凡的结构美和韵律美。无动词小句也经常被作为一种翻译手段来实现两种语言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完美转换。英语中无动词小句是小句的一种。无动词小句,它们大多数都省略了动词和主语(黄勤,胡志清,2002 )。无动词小句作为一种不定成分,其结构和用法相对比较灵活,其表现方式根据文本的需要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二、英语无动词小句在翻译中的应用

在英汉翻译中,英语无动词小句主要用于对汉语语言中一些指令性和描述性的句子进行翻译。由于小句表现形式变化丰富,其用法也体现出了多样性。通常情况下,小句以其简洁的形式出现,其简洁的结构往往使句子富有力度和韵律感,正好符合指令性语言力气足、说服力强的语言特点。而描述性语言更是以其多变的姿态出现在语篇中,无动词小句凭借其形式功能的多样性更好地符合了描述性语言情感表达的多样性。不管无动词小句在结构上为何种形式,它都以自身在句法上的特殊形式为所在语篇的风格服务。以下,本文以赵彦春英译中国古典诗词、著作为例,来分析其英语无动词小句的使用技巧和和其在译文中的功能体现。

曰岱华,嵩恒衡。Arch, Flora, Tower Scale, and Ever

——《三字经》第23章

《三字经》第23章描述的是中國的五大名山,即“五岳”。 这里译者赵彦春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音译法(transliteration),如,“mount Dai”,“mount Hua”,“mount Heng”等,而是根据每个山名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了最为恰当的英文单词将其用并列名词词组式的无动词小句翻译了出来。如果使用音译法,读者将无法区分“恒山”和“衡山”,也不能使译文与原作在形式上保持高度一致,此外,采用音译法无法将“五岳”的山貌特点展示出来。不管怎样,拼音译法不仅会混淆同音词而且也会遮蔽词汇的理据,难以引发相应的联想。这里原作的三字之形与译作的三词之形保持了它们之间的神似。同时并列名词词组式的无动词小句以最简的形式传递出了原作的原有信息,并体现出了语言的流动美,赋予译作以美感。

张罗万里,尽其飞走。All traps set, all nets spread; Caught, those that run or fly.

——《孟冬篇》曹植

这两句话意思为:张开万里的罗,将其间的飞禽走兽尽皆捕取。作者前两行采用小句结构“All traps set, all nets spread”,其中使用“all traps”和“all nets”的重叠和对举更加形象地突出了“万里”的夸张用法和其所蕴含的意义。而“set”“net”“spread”构成的元音韵嵌入抑扬格的音步中会给人玉润珠圆的感觉。同时,这三词给人一种不断延伸的感觉,更好的突出了语篇的主题。这里无动词小句作为偏正名词词组式,其句式简洁性和结构灵活性,不仅使译作形式更加紧凑,同时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危险和紧张的氛围。这正好符合了“形”传意和形传“神”的翻译理念。这里译文作者不拘泥于原作的语法结构,以名词性无动词小句:偏正名词词组式再现原作的简洁性,并突出原作的中心语义,即“罗”的绵延性和广阔无边的特性,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出飞禽所面临的巨大威胁性,突出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情景,从而使情感表达更为准确。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

I think of you lodged in a hut, Impoverished, and in despair.

——赵彦春英译曹植《赠徐干诗》

这首诗歌后两句重点突出描述了一个人生活窘迫的状态,并传达了作者对其的同情之心。如果将后两句以限定性小句或非限定性小句的形式翻译出来,势必会转移原作的信息焦点,即“贫贱”与“诚足怜”的生活状态描述。在翻译中,有时我们要根据语境的需要适当去悬置一些不必要的成分,突出表达作者内心的所思所想。从而形成对中心语义的“聚光”,即将读者的所有注意力都吸引到作者预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之中。本诗作者所想突出表达的是“蓬室士”所处的“贫贱”与“诚足怜”的生活状态,这里无动词小句“Impoverished, and in despair”的使用简洁而明了,剔除了多余的语义成分,将所有目光都吸引到了原作人物“you”的生活困境之中,并表达了作者对其强烈的同情之心。

苟不教,性乃迁。With no education, There'd be aberration.

——赵彦春英译《三字经》第2章

幼不学, 老何为。 A young loafer,An old loser.

——赵彦春英译《三字经》第6章

《三字经》中有很多劝诫性的言语,如在第2章,“苟不教,性乃迁”两句,赵彦春以无动词小句构成的介词词组式“with no education”,显示出译者对句法的灵活调变,再现了三字经简洁凝练的形式特点,以上可以看出,无动词小句(with no education)在传达原作信息功能的同时又表达了原作的祈使功能,突出了原作劝诱的意味。《三字经》第6章是督促劝诫人们学习的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原作中出现了动词“学”和“为”,如果译作采用时态分句进行直译,必然会使译作略显冗余,且失原文之形之神。这里作者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选用能够准确表意的名词“loafer”和“loser”以名词词组式的无动词小句将原作的形、意、神巧妙地再现了出来。这里无动词小句的简洁性加强了原作所要表达的劝诫意图,体现了无动词小句的祈使功能。

三、总结

无动词小句凭借其结构简洁性,应用灵活性和功能多样性成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首要选择。但无动词小句的使用并非可以毫无限制的使用,其中涉及到小句的使用技巧,首先,我们要以原作的形式内容为前提,根据情景需要选择适当类型的无动词小句。其次,翻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让文化走出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始终考虑两种文化的贯通,选择的无动词小句必须能被中西方读者接受、认可。以上通过对赵彦春英译作品中对英语无动词小句使用的分析,旨在使大家从中领略吸取其使用小句的技巧,并在今后的翻译中能够根据需要正确使用英语无动词小句,将无动词小句的优势展现在译作当中。

参考文献:

[1]黄勤,胡志清.论英语语篇中的无动词小句及其汉译[J].外语教育,2002:209-213.

[2]徐盛桓.篇章:情景的组合[J].外国语,1990(6).

[3]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赵彦春.三字经英译集解[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翻译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42:36
从句子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34:20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