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利用情况政绩考核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前行

2016-05-30 08:57贾丽娜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新常态

摘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农业发展的主要资源,国土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土资源的稀缺性迫切要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对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的政绩考核力度,把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国土资源;利用情况;政绩考核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50

1 新常态下考核领导干部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的现实意义

1.1 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给国土资源利用带来了巨大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聚精会神抓发展,集中力量搞建设,创造了经济总量年均增长9%以上的成绩,跻身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各项事业不断跨上新台阶,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要素的大量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淡水、一次性能源、钢材、水泥、常用有色金属等五类主要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均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致是欧盟的4.3倍、日本的4.9倍、美国的2.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成为世界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国土资源禀赋并不富裕。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煤、石油、铁矿石、铜等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6%、50%和25%,而且矿产资源品质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土地资源中宜农地少、难利用地多,且仅有20%的国土面积属宜居面积;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生态脆弱区与资源富集区重叠严重。近年来,各地雾霾现象频发,水污染、土地污染、重金属污染等事件层出不穷,生态环境呈现总体恶化的趋势。如果继续沿着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增长路子走下去,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势必对我国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2 新的发展理念给国土资源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集中体现了我国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土资源利用的深入调整十分必要。必须扭转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城新区建设用地增长快于实际需要的势头,各地应摒弃以新增建设用地保发展的思路,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减少增量,采取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优化用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等措施,下大力气稳定建设用地。长期以来存在的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占近补远等占补不平衡现象必须改变,要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在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立足耕地质量不降低,生产能力不下降,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矿产资源滥采滥挖、过度开采、严重浪费的现象必须遏制,要合理调整勘查开发部署,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通过开源、节流、储备多措并举,守住能源、矿产资源安全供应的底线。因此,国土资源的利用必须从增量扩张转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从保障数量转向保障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从依靠资源转向资源投入与创新驱动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新理念、引领经济新常态。

1.3 加强对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的政绩考核势在必行

能否把中央新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下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政绩考核是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和“方向标”,决定着各级政府的行为导向。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的政绩考核,推动形成有效的追责制度,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摒弃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的错误做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切实把主要精力投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来。

2 考核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的制度基础和原则

对于国土资源利用情况,我国在以往的干部政績考核体系中已经将其部分列入,进行了一系列尝试。1999年,国家计委组织有关部门制订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就提出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并要求将其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当中。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并纳入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评当中。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2013年,中组部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将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等指标的权重,使政绩考核转变为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不仅为各级领导干部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同时也为加强国土资源利用情况考核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使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的政绩考核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应当坚持以下3个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化原则。政绩考核不仅仅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认定,更是一个科学认识和评价干部工作成绩的过程,因此,必须科学设计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完善考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的科学程序,才能保证干部政绩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二是坚持民主化原则。干部政绩考评不能关起门来,而是要敞开大门,认真落实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参与权、知情权、评价权和监督权,多到基层群众中、多从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工作情况,扩大群众有序参与,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政绩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三是坚持法制化原则。在国土资源利用政绩考核的推进过程中,必须把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起来,必须确保上级部门尤其是组织部门的考评主体地位。以此为前提,将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突出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相关内容和要求,才能确保干部政绩考核的权威性、稳定性和普遍性。

3 国土资源利用情况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应注意的重点内容

3.1 树立政绩考核的鲜明导向

政绩考核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简单以GDP为标准,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不能对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地区生产总值考核,不能简单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依据,重点关注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发展后劲。

3.2 优化政绩考核的指标设置

对国土资源利用情况考核指标的设置,要涵盖调控、监管、保护和利用等主要方面,设置若干核心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指标,另设若干参考指标作为补充。例如对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可设置耕地保有量、违法用地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对矿产资源利用情况,可设置违法勘查开采发生率、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落实率、国家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完成率等指标。同时,按照干部层次、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设置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考核指标,尽可能突出考核指标的差异性。根据地域条件、资源禀赋、主导产业等情况,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因地制宜制定分类考核标准,合理安排考核指标权重。

3.3 改进政绩考核的方式方法

考核要充分考虑干部队伍的实际,坚持从严考核、从实考核,把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相结合,加强对干部的综合分析研判,准确掌握干部国土资源利用情况。在信息化时代,国土资源利用情况考核要充分应用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提高考核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实现量化指标、精确考核的目标。

3.4 强化政绩考核的结果运用

把政绩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挂钩,有效发挥政绩考核的激励功能。同时要多渠道用好考核结果,及时将干部考核情况向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作为干部调整和班子配备的重要参考。

3.5 加强政绩考核的监督问责

坚持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置于群众和社会各级的监督之下,建立群众举报处理机制,规范对群众举报的办理、調查核实、结果处置的方式和时限,及时受理、核查并反馈群众反映的国土资源利用有关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级积极参与政绩考核工作。强化对领导干部国土资源利用方面的责任追究,对不科学决策、拍胸脯蛮干,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影响的,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已经离任的也要追责,以此提高干部政绩考核的刚性要求,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保护利用国土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陈志刚,蒋美生.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保护利用考核评价指标[J].国土资源情报,2009,(05).

[2] 张朝霞.以新常态加强领导干部绿色政绩考核[J].法制与社会,2015,(20).

[3]徐绍史,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M].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贾丽娜,本科学历,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征地事务中心,土地管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科学。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新常态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省厅举行“最美国土资源人”事迹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