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

2016-05-30 08:44:52赵明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前瞻性古典校本

我国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由此,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步入诗歌的殿堂,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着眼于探讨如何在高中阶段对古典诗歌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避免古典诗歌教学的随意性,增强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更科学的引导学生对古典诗歌进行正确的理解、鉴赏和评价。

一、古典诗歌鉴赏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以古典诗词的基础知识积累为根本要素。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可见基础知识的积累的意义及作用极其重大。只有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深入理解。学生积累古典诗词知识的同时,就是在增加我们阅读与鉴赏古典诗词的实力,而实力则是我们走进诗词作者内心世界,体悟诗词所表达的人生哲理的最好依托。《课程标准》中高中阶段对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的阶段目标为: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了解诗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涉及的文学知识,并能用之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思想内涵,领悟艺术魅力,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观审视作品思想内容;学习诗词格律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学习鉴赏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尝试进行诗歌创作。因此,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在基础知识积累方面应从浅显生动的古诗词基本知识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诗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诗词格律等内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变即兴所为为有机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杜绝基础知识积累中存在的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为了积累而积累,这样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背的苦,老师督促难的现象;杜绝基础知识积累都是老师即兴所为,想到什么就积累什么,缺乏计划性,缺少针对性的不良现象。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变积累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加强基础知识积累方法的指导,保证基础知识积累的效果。

二、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以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为切入点。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诗词赏析就是对古诗词中的语言、形象、手法、意境等进行鉴赏。但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普遍感到困难,有畏难情绪,通过理解、掌握、探究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使同学们鉴赏诗词有章可循,有具体的方法可操作,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欣赏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例如对一首诗或词的赏析是多角度和多层面的,这就要求学生积累多样的赏析方法,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规律可循。这就需要校本教材指导学生怎样去积累和整理这些多样的赏析方法,并去发现和总结不同赏析方法的运用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鉴赏的能力。

三、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以诗词的高考考点及解题思路的理解与掌握为关键点。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代诗词鉴赏成为高中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题中失分率最高的一项。历年来,高考试题难度也在相应地增大,考生光靠死记硬背一些相关知识决不能轻松自如地应对诗歌鉴赏类试题的考查。这种情况也暴露了高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高考考点及解题思路的理解与掌握不透彻、不深入、不完整。目前,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缺乏切实有效的理论作为指导,传统的古代诗词鉴赏理论比较艰深,不便于高中语文教学运用。因此,有必要对高考古代诗词鉴赏试题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总结高考测试的内容,发现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的规律,发展古代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满足高中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的需要,有效提高高考复习指导的效率。

高考诗词鉴赏试题取材广泛,测试内容丰富,测试的角度多变,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诗词教学与测试的重点和要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对高考诗词鉴赏类试题所选诗词及考查的方式以及考查的内容等项内容进行研究,才能找到历年高考诗词鉴赏试题所涵的一些本质的、规律性的知识。校本教材应通过对高中语文新课标、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和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诗词鉴赏试题的分析,总结诗词鉴赏教学的要点和考查重点及形式,并通过对学生失分的原因分析,结合多年来的学习和诗词鉴赏经验,归纳高考诗词鉴赏试题的答题技巧。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角度来看,从高中古代诗词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角度来看,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以诗歌(词)的高考考点及解题思路的理解与掌握为关键点意义重大。

四、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以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的提高为目标。

《课程标准》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也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要求:积累、感悟、运用,因此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校本教材的开发就是要指导学生在学习鉴赏古诗词中明确感悟和运用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使鉴赏更加具有针对性。校本教材的作用除了到位的方法归纳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方法。因此在鉴赏能力的提高方面,亦采用“讲——练——评——练”的模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抒情美、想象美和内涵美;放手让学生去体悟语言,感悟语境,共鸣情感,变通想象和比较内容;引导学生在感悟、领悟中延伸创新思维的途径,在延伸、拓展中开阔创新思维的天地,让学生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目的。所以,古典诗词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古典诗词所具备的强大的应用功能得到凸显。

五、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当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离不开古典诗词教与学,古典诗词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的意义与目的正在于此。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应坚持做到实用性、创新性和语文性的结合;能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有力的保障,保证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横向贯通,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同时,严格遵循校本教材的使用原则,进行诗意课堂的教学研究。在对校本教材的实践中,一方面从内容入手,将诗词鉴赏的技巧融入内容之中;另一方面将指导重点立足在“注重意会,讲究神韵,侧重感受和体验”。通过校本教材,指导学生积累古典诗词,积淀诗意语言,启迪诗思,从而达到了多维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目的。

总之,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可以对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部分语文教师对于开展诗歌个性化阅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也可以为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提供有效的指导资料。

(此论文为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15]GHB1528)》阶段性成果。)

(赵明军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一中 747000)

猜你喜欢
前瞻性古典校本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08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42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怎样读古典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12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