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地区少数民族高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05-30 07:23叶颐山
科教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现状分析少数民族

叶颐山

摘 要 文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某中学调研对象,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当地少数民族高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力求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方案和对策,以期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紧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平衡国家、民族和个人三者之间的需求,走上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中教育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60

Southwest Border Region Minority High School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Based on Field Research of a High School in Yunnan Mengla

YE Yishan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Cultu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Taking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 high school Mengla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and other forms of local minority high school education 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strive to propose targeted, feasibl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ocal, national demand balance, among peoples and individuals, to embark on a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inority; high school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我国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兼具有政治、国防、对外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位置。由于历史遗留、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多重因素,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边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为了加快发展,必须要大力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这样既能够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又可以传承发扬该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现今,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教育水平还不高,需要大家给予更多的重视,通过实地研究,分析查找各种阻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拟通过对其中某一个县中学情况的调查研究,“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提出发展县域少数民族中等教育的思路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对策。

1 勐腊县及教育的基本情况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740.8公里。其总面积约为7065平方千米,总人口28.17万人(2010年),其中70%为傣、哈尼、瑶、彝等26个少数民族。勐腊县总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但整体发展速度较快,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47.34亿元,年增长率为11%。在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种植业和第三产业合计占比为超过80%,工业部门对经济贡献率低于20%(2011年)。

解放之初,勐腊县完全没有建立起正规的现代教育体系,主要因为当地少数民族的社会发育水平较低,其中基诺、佤等族还基本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傣、哈尼等族大约于封建领主制时期;部分与汉族接触较多的哈尼族群体,也只是进入到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建国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党和政府在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大力扶持文化教育,建立起涵盖成人扫盲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

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差距。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勐腊县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共11371人,仅占总人口的4%。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超过50%,其中23%为文盲,说明该县受教育水平总体仍偏低。该县的一所高中,共有在校生2300余人,但每年仅有20至30名学生考取本科——且在实行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学生在高中结束后进入社会,这也说明该县的高中总体教育质量偏低。本次调研在该校随机选取了约300名在校生参与问卷填写,并对多名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在此基础上勾勒出该县高中教育的大致轮廓。

2勐腊县高中教育现状调研分析

经过五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勐腊县高中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截至2010年,全县共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制学校4所,小学70所,小学教学点43个,幼儿园8所。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认为男性应该接受更多教育的比例已大幅下降,有高达91.4%的少数民族青年认为男女应该受平等教育。这表明经过几十年的教化和实践,勐腊县“重男轻女”的思想已有明显改善,高中教育稳步推进,学生的男女比例正常,也从侧面说明了少数民族村寨中“少女新娘”“少女妈妈”的数量下降明显。但同时,勐腊县高中教育也存在落后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认知层面:学生对接受教育的认知尚有缺失

在对于上学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调查中,仅有34.4%的学生表示读高中是为了继续深造、实现理想,37.6%的学生表示现在读高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改善生活现状。在接受大专、本科等高等教育的问题上,认为很重要的学生只占25.8%,而认为根本不重要或无所谓的占20.4%,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认为高中教育已经是“终端教育”。随之而来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19%的学生坦率表示对听讲不感兴趣,68.8%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有计划但不能坚持,不禁让笔者联想到现今一般高校大学生中常见的学习态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对接受教育的意义认识偏窄,进而学习动机偏弱,将直接导致对学习缺乏信念和热情。

2.2 情感层面: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兴趣淡薄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由散漫,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调查显示,55.4%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般,有11.8%的学生来学校只是因为好玩,只有22.6%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用处很大。反映在实践中就是少部分同学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刻苦学习,但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学习动机,不能持之以恒。由于双方人数比例悬殊,各班级整体的学风不佳,反过来也会影响“少数派”学生的学习意愿,总体学风很难步入良性循环。

2.3 行为层面: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较少

意识决定着行动,有热情才有动力。由于没有对学习的重视及热情,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上明显缺乏行动力,普遍存在课堂不配合教学、作业拖拉、考试交白卷等现象。问卷显示,高达90.3%的学生处于“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的状态,始终会认真听讲的学生仅占2.2%。并且,在“随心而动”的学生中,24.7%的学生表示对听讲不感兴趣,35.5%表示不认真听讲是因为受周围同学的影响。普遍低迷的学习氛围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导致勐腊县所在的西双版纳州的高中教学质量在云南全省排名靠后。

3 勐腊县高中教育所受影响因素分析

3.1 施教层面:教育供给缺乏后劲

(1)师资力量薄弱。通过与老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该中学教师水平以15年教龄为界,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分层:拥有1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多因国家分配而来,功底好、肯钻研,成为了学校教学的精干力量,同时也因为业务好“垄断”了本就不多的外出考察、交流的机会。随着国家分配向“双向自主选择”转换,近年入职教师多为省内地方院校毕业生,优秀教师的数量陡降且流动性大,业务不过关、责任心不强遂成为这个代际教师的标签。此外,在访谈中笔者发现,由于教师待遇差、工资低,很多教师忙着发展副业补贴家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放在教学工作上的时间与精力。这与对学生群体的调查结果一致:有66%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责任意识不强、52.7%的学生认为学校最应改进的是教师的工作态度。师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损害了学生心目中教育与学校的形象,削弱了学习的神圣地位。

(2)教学内容脱节。学校中课程资源与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与民族特色、当地需求及社会生活结合脱节,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感及不强。在调查中,有40.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学校最应改进的方面。由于目前云南省高考选用全国卷,因此学校多选用人教版丛书作为高中教材。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州府景洪市,由于交通不便,去过省会昆明的同学都是凤毛麟角。这使得地处于边陲地区的孩子对书里的大海、地铁等部分内容“普遍无感”,从而产生“书本上的知识太遥远、与我无关”的错觉。脱离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书本知识很难与学生的认知基础产生共鸣,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教育投入不足。如同其他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勐腊县经济不够发达,地方财力有限,使得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还不能完成满足当地的教育发展需要,而教育投资的成效滞后性,也让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当地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的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的提升等均遇到财力瓶颈。在调查中46.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改进教学硬件设施,近30%的学生认为当地政府学校与教师对教育不重视,仅有3.2%的学生认为自己老师的工资待遇较好,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2 受教层面:教育需求明显缺乏

(1)新“读书无用论”的盛行。奥格布认为:“少数民族群体……如果他们坚持认为教育制度……不可能给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带来更多的机会,他们就会消极地对待这种教育。”由于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橡胶的需求扩大和普洱茶的盛行一时,以及国内旅游产业的兴盛,近十几年来,勐腊县当地居民在经济收入上有了飞速提升。然而,这种经济发展路径使得很多当地居民产生了 “不接受系统教育也能发家致富”的错觉,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科技和文化等因素与对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推动作用。调查显示,超过74%的学生认为受教育水平与经济收入无关或关系不大;近50%的学生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生活幸福感仅有一点或没有关系。由于社会发展外驱力强大,经过数代人的更替,逐渐形成了当下经济空前繁荣而文化发展缓慢的畸形社会结构,社会发展内驱力以及文化发展示范效应的缺失使得当地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2)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在调查中发现,家长的错误观念的传导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较为普遍的是“政策依赖心理”,各类高考加分政策给了不少家长和孩子“赢在起跑线”的错觉。据了解,作为一个农村户口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最高加分可达22分,加之各类985、211院校定点降分录取政策,使得部分成绩尚可的少数民族学生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家长的默认往往会助长这种心态。

(3)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当地的经济结构农业和旅游业占80%,原住居民有集体土地,收益固定,因而生活较为宽裕,而非原住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则普遍较差,因此这部分家长因为经济压力也不太支持子女继续深造,盼望子女早日谋生,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2014年全县高中毛入学率仅为50%,且各班在读学生中辍学打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1.2%的学生认为学费昂贵,43%的学生认为学费较贵,此外,有近30%的学生认为父母会因经济困难而要求自己中断学业。

(4)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当地佛教影响较大,“勐腊”的得名也与佛教渊源颇深,傣族人民大多信仰佛教,许多傣族男子从启蒙教育阶段就开始接受佛寺教育,佛教渗透于当地住民生活的每一部分。一方面宗教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会影响傣族青年价值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各种与宗教有关的民族文化活动客观上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加之该地区少数民族固有的早婚早育习俗,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恋爱及辍学问题给予了相当大的社会宽容度,也使得高中阶段教学中的竞争性、系统性和持续性受到挑战。

4 云南省勐腊县高中教育的改进对策

(1)政府层面:立足长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地政府应着眼长远,立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首先,当地政府应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变依赖生态资源发展经济为知识技术型经济增长,通过多种途径让当地居民感受到接受教育能更好更持久地提高生活水平。其次,当地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提升办学水平,特别是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力度。第三,当地政府要完善法制法规建设,既要确保教师的基本权益,也要确保学生能接受基本完备的中等教育。第四,当地政府应该做好长期规划,避免“教育短视”。

(2)学校层面:增强师资,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学校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增设特色实用课程,加强学生价值观引导,提高学生管理的水平。首先,学校要着力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学校应加强与主管部门的交流,畅通教师职称评审路径,切实保障教师良好的工资待遇,促进教师教学责任感与社会使命感的自主提升。其次要优化课程设置。学校既要常规设置系统的中学课程,也应考虑地方现实需求,增设校本课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接受教育的益处。第三,学校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学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研讨,安排老师定期接受培训。

(3)家长方面:加强沟通,支持子女入学教育。做好学生家长教育观的转变工作,从多方面入手转变家长的教育观。首先要引导当地社会已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价值观的转变,使学生家长明白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会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密切相关。其次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提高沟通频率。针对家长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应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打开思路、提高认识,使其支持子女接受更充分的教育。通过政府、学校及志愿者的努力,避免“为了节约开销给父亲抽烟喝酒而强迫子女辍学打工”的悲剧一再发生。

(4)学生方面:全面培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生涯发展指导,增强学生受教育意识。学校要细化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将学风建设、学生管理工作做实做好。首先,学校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真严肃地对待学习。第二,学校既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要通过各种活动、竞赛锤炼学生的观察、交流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学校要充分利用夏令营、对口交流、国际志愿者等各种资源,让学生“放眼看世界”,在思想与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转变学生受教育意识,拉近大山里的孩子与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距离。当学生开拓眼界,发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后,就有可能点燃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希望之火。

5 结语

由此可见,云南省勐腊县虽然在过去几十年的初等教育普及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要想在高中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上取得长足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造成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笔者相信,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长期支持以及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未来会有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少年选择读高中、考大学,用自己的勤奋与学识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1] 勐腊县统计局.2010年勐腊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Z].云南:2011.

[2] 勐腊县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Z].云南:2012.2.

[3] 代燕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简述[J].学术探索,2013(9):141-144.

[4]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对基诺、拉祜、佤、傣、哈尼等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状况的调研[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13-18.

[5] 勐腊县教育局.勐腊县教育发展现状及瓶颈[Z].2010.6.

[6] John U.Ogbu.Community Forces and Minority Educational Strategies:A Comparative Study[M].1995.转引自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05:21.

[7] 李怀宇.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困惑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04(6):5-9.

[8] 罗丛艺.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及改善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159.

[9] 王锡宏.论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J].民族研究,1999(3):32-40.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现状分析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