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兰跟丈夫结婚3年多,家庭经济条件不错,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但是晓兰一点也不觉得幸福。从初中时父母离婚开始,晓兰就一直很讨厌甚至仇视异性。
因为晓兰这种讨厌异性的心理,小家庭快要维持不下去了。她越来越讨厌丈夫,看他怎么也不顺眼。
父母离婚的情景在晓兰头脑中记忆犹新。当时爸有了外遇,妈发现了,两人开始不断吵架,最后不可避免地离婚。从小学到初中,晓兰一直是个很优秀的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竞赛,还总拿名次。父母离婚以后,晓兰学习成绩依然很好,但整个人都变了。
以前晓兰是个乖乖女,不管跟男生女生关系都不错。父母离婚后,晓兰跟妈在一起,从那以后她变得特别看不起男生,且始终摆脱不了对爸的仇恨,老想以后该怎么报复他,心理总有些压抑。
虽然在晓兰面前妈从不说父亲的坏话,也从来不提到爸,但晓兰记得父母离婚的最初一年里,半夜经常会被妈妈的哭声惊醒,还会听到妈妈对爸爸的诅咒:”你这个混蛋,只图自己快活,你害了我!还害了我们的女儿!你不得好死!”
妈从来不让晓兰见爸,因此,从初中以后就没有再见过爸了。晓兰一想起爸这个人,心里就充满了仇恨。慢慢地她觉得,全世界的男人都是那么差劲,从而对异性充满了反感、厌恶甚至仇恨的感觉。
晓兰直到读大学遇到了丈夫才有些改变。晓兰与丈夫是大学同班同学,他人很好,尤其对晓兰很温柔。刚开始她很抗拒他,慢慢才接受。热恋的时候,晓兰那些恨男人的感觉都似乎消失了,后来结婚有了女儿,生活逐渐平静下来,她又渐渐有了那些感觉。
晓兰也很苦恼,因为丈夫是无辜的,他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晓兰的事。有时候心情恶劣的时候,丈夫一碰晓兰她就恶心反胃。
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夫妻关系。丈夫很喜欢女儿跟女儿很亲近,因为对丈夫冷淡,晓兰有时也疏远了女儿。因为这些事情丈夫多次被激怒,说天底下没见过这么狠心当妈的。现在,丈夫宁愿待在外面也不愿意回家,女儿虽然小,但也跟晓兰不亲。晓兰清楚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可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她真的担心这个家会毁在自己的手里。
我们看到,心病在晓兰身上,但根子却在她父母的离异上。
父母离异其实并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尤其对正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孩子影响甚大。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仇恨男人或女人,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大量的范例表明,父母离婚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有的孩子谁也不相信了,甚至也不自信:有的孩子远离人群,成为孤雁一只。晓兰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父母关系破裂的不接受,以至于把对父亲的仇恨泛化到所有男人。在进入家庭以后,她对丈夫产生了这种移情。
据统计,我国离婚人数几年来一直呈快速递增态势。在离婚纠纷中,孩子的归属往往成为焦点。有的父母上演子女争夺战,有的则逃避责任,其中百态,不一而足。从婚姻的枷锁中解脱了的家长,至少应该静下心来看一看、想一想,家庭失衡的沉重的枷锁是不是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当婚姻维系不下去,当夫妻分手已成定局时,应该意识到孩子是无辜的,别把孩子卷入情感的漩涡,更不要对着孩子拼命诋毁对方,让孩子充当感情的裁判,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至为惨重的。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对父母心寒,对感情失望,甚至对人生失去信心。
很多人一离婚就谴责对方。爸爸跟儿子说,你可得记住,天下的女人都是狐狸精;妈妈则对女儿说。你可得记住,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父母相互怨恨、咒骂,还限制孩子与对方见面来往,这就在孩子心中播下仇恨的种子,使孩子对爱情不信任,对婚姻产生恐惧感,进而对整个人生怀有疑虑和危机感。
当然我们知道,一般说来离婚给人造成不小的伤害,双方很容易产生怨恨。但是为了孩子应该坚持一个原则:离婚后父母双方建立和善、谅解的关系,共同爱护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离异的恐惧中逐渐走向平静。在这种高境界和高智慧中维护新的亲情关系。
打算离婚和已经离婚的夫妻必须明确:离婚后子女仍是父母双方的。按照《婚姻法》有关规定,夫妻离婚后,任何一方与子女的关系都是不能改变的,只是由谁直接抚养,也就是与谁共同生活,不存在孩子归谁或者由谁占有的问题。离异以后抚养孩子的一方把持着孩子,不许孩子在两边走动。这是不妥当的,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理智的父母要想到,既然已经离婚了,对孩子肯定会有一些伤害,关键是如何将伤害降到最低。孩子是无辜的,孩子应该获得亲生父母完整的爱。离异的双方千万不能用孩子作砝码,甚至用孩子要挟和威胁对方。
如果双方再婚了,组织了新家庭,就要让两个家庭达到一种默契:都能给孩子以“爱”,抚平孩子心灵的创伤。如鼓励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并表示你理解他们的感受;不要试图在情感上争夺孩子;别在孩子面前相互贬低对方;鼓励孩子去爱,去尊敬他的父亲(母亲);没有孩子监护权的一方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别让孩子感到很特别;即使夫妻两人分开,还是要努力和谐相处,如同和其他任何人一样相处,就像需要在工作中与某人相处一样。
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少些什么,甚至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幸福,因为他(她)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妈妈都爱他(她),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