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芹 熊洁 刘海珊 吴健珍
摘 要 从学年学分制改变到完全学分制,授课对象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平台课程“电路”是电子信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等所属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学科基础课,本文探讨了在完全学分制的环境下,转换“电路”课程教学方法,大平台课程的教学重在加强过程控制,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等环节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完全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 电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34
A Discuss on Teaching the course of Circuit under Complete Credit System
LI Hongqin, XIONG Jie, LIU Haishan, WU Jianzhen
(School of Electric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from academic year & credit system to complete credit system, teaching class is made up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rades of different professions. Large platform course "circuit"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in may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utomati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rail transportation and etc. The teaching methods under complete credit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e put emphasis on process control for teaching tasks, cultivate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 innovation spirit and train their research ability so that they will have a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Key words complete credit system; academic year and credit system; circuit; teaching
在学年学分制下,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受到限制,一个自然班的所有学生都在同一个时间段选修同一教师的某一门课程,没有考虑到各位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学生原有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学生也无法主动选择符合自己学习风格的授课教师,因此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自己学业的管理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而完全学分制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选择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兴趣、专业需要、拓宽知识面来安排每个学期所修习的课程,毕业所需的年限也将不再统一。完全学分制通过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毕业时达到所需的最低学分就可以申请学位证书,它打破了自然班级的概念,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电路”电子信息、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轨道交通等所属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学科基础课,后续课程如“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都要用到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高校把“电路”列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丰富、比较抽象、但应用广泛等特点,学习起来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本文在完全学分制环境下,采用多模式的教学方法,来对如何提高“电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 限制授课班级人数,放开班级数目
众所周知,小班上课人数少(一般认为30人以内作为小班),教学效果比大班(超过50人以上)好很多。在完全学分制的环境下,满足修读课程条件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而“电路”课程有3到4位教师同时提供授课,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位教师名下的学生非常多,远远超出正常班级授课人数的情况。为了应对此种情况,建议在选课系统中对每位教师的授课学生人数进行限制(例如,最多40人,可以根据各学校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来设置合适上限人数),如果选修该教师授课的学生超出限制人数,系统会自动再创建一个该教师的授课班级,仍然可以满足学生们选修该教师的课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完全学分制的意义,可以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和兴趣,优秀的教师可以拥有该课程的多个序号班,某些教师可能因人数不足而不能开课,这样,教师之间就存在了教学上的竞争,因而更能促进教师认真思考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课。
2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电路”课堂上要强调电路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对“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力求做到准确、通俗易懂,对基本理论的阐述力求清楚、简单明了,深入引导学生理解电路理论的本质。例如,在讲授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时,对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每种方法详细讲解后,最好再通过一个典型的电路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然后对比每种分析方法的各自特点,总结这些分析方法的异同点,强调每种分析方法中特别需要注意、容易忽略出错的地方。课堂教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基本途径,更应该是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开拓思路,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场所。例如,在讲授电源的等效变换时,注意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的特点,这里容易出现概念偏差,可以适当找一些错误的等效变换,让学生们进行讨论,找出错误,并指明原因。适当增加课堂提问,多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以及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
3 转换教学理念,优化成绩评定标准
考试是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传统方法,能督促学生对所学教材认真全面系统地复习,并准确地检查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有效地检查教师教学工作的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导教师进一步以提高教学目的来调整教学活动。考试方法与教学方法紧密联系。过去只以传授知识为主,期末闭卷笔试成为固定的单一考试模式。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考试结果,不注重过程。因而会出现学生听课率低、作业完成率低,为了应付考试,仅在考试前通过死记硬背完成考试,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不系统,不能掌握真正的学科知识。现在要从单一的传授知识的观念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仅应该考核学生的知识,更要看重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在完全学分制下,“电路”课程由教研组3到4位教师同时授课,因此,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及考核指标必须完全一致。“电路”考试成绩分成三部分:平时成绩20%(包括作业完成质量、出勤情况、平时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测验(基本上每两章内容结束后有一次随堂测验)占20%,期末考试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核了他们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原则,由“电路”教学组的所有老师组题形成“电路”的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通过试题库随机选题构成考试试卷。平时成绩的给定也必须有严格统一的标准,细化各部分比如作业、出勤、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评分标准。考试结束后,教师批改试卷要严格依据步骤给分。成绩结果对于学生选课以及学习积极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严格统一的成绩评定标准可以避免学生在选课时选择认为管理不严、要求不严格的教师,而冷落严谨认真、严格要求的教师,可以杜绝学生以容易通过课程考核为目的来选择授课教师。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电路”授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爱上“电路”。在抽象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类比、对比的方法,能使枯燥的知识生动趣味化,抽象深奥的概念形象具体化,接近生活化,不但能减小教学难度,而且能够做到直观,使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电路这门课知识点很多,比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源的等效变换、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等等都属于必学内容,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讲重点、讲难点、抓关键,遵循少而精原则,避免不分主次地一味灌输,要着重分析重点和难点,做到举一反三,把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例题和习题讲清楚、讲透彻,提倡学生预习、复习、多做习题,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电路”这门课的一个特色是电路图多,并且随着授课的深入,电路结构图越来越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授课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就会花去大量的时间,这时候如果采用媒体教学,它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可以将板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针对重要公式的推导、定理定律的应用和必要的例题都通过板书讲解,利用教师写板书的时间间隙,学生可以做笔记,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案中包含讲课的重点、难点、电路的演变动画显示等等,要求系统性强、条理清晰、文字简明,这些内容可以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主线。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适当增加相关的动画和音效,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师生互动,具有启发性,还可以使学生能够从容地做笔记并理解授课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束语
在完全学分制环境下,授课教师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将“电路”课程的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既注重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教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情况,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完全学分制的优势,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把握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K2015020003《电路》学科平台课程建设;项目编号:A1-0601-15-0242
参考文献
[1] 陈洪亮,田社平,张峰.电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文集,2006.
[2] 程卫星,李彩云.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的新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
[3] 李筱光,杜毅.完全学分制与课程中心平台的建设实践[J].高教论坛,2013(3).
[4] 黄锦安,马鑫金,康明才.多模式教学法,夯实学科基础[J].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