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读者梅先生在单位年底体检的时候被诊断为H型高血压病,这是他第一次听说有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疑惑之下,他问医生:何为H型高血压病?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H型高血压病是诱发“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规定,伴有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升高(≥10微摩尔每升)的高血压病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病,明确规定高血压患者需要常规筛查H型高血压病并进行规范治疗。
H型高血压病是诱发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H型高血压病患者引发脑卒中的风险较单纯性高血压要高出数倍。我国H型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在高血压患者中占到75%。“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中国每年有28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且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人数高达150万人,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每年达上百亿元。目前脑卒中的发病趋势呈年轻化迹象,40岁左右的发病人群增多,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但是H型高血压病尚未引起基层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多数医院尚未把同型半胱胺酸独立列为检查项目。
五大因素易诱发,鉴别方式其实不难
研究发现,导致中国人脑卒中高发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遗传及环境的影响。我国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普遍升高。Hcy是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的有害中间产物,如果它在血液中≥10微摩尔/升,就可能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血管的通透性,引发动脉硬化。更为危险的是,它是引发脑卒中的“帮凶”。然而,虽然有众多高血压患者伴有Hcy升高,但他们对此却知之甚微。
引起Hcy升高的原因,一是蛋氨酸摄入过多,即动物蛋白摄入过多;二是维生素B6、B12与叶酸摄入不足,尤其与叶酸摄入不足密切相关;三是肾功能不全致含硫氨基酸排泄障碍;四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五是与遗传代谢有关。
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血浆中Hcy浓度每升高5微摩尔/升,脑卒中风险将增加59%;Hcy每降低3微摩尔/升,脑卒中风险降低24%。高血压患者做H型高血压病的鉴别方式很简单,到医院抽血化验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即测定Hcy值。检测标准是,成人空腹血浆的Hcy浓度≥10微摩尔/升即为超标。
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缺一不可,补充叶酸有必要
H型高血压病应当规范治疗,患者不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同时还需要补充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国内已有降压药和叶酸的复合制剂应用于临床。
叶酸的来源与植物的叶子有关,它最初是从菠菜叶中分离出来的,拉丁文名称是“Folicacid”,意思是“叶子里面的酸”。按照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成年人每天吃400~500克蔬菜就不会缺乏叶酸。含叶酸丰富的蔬菜有菠菜、芹菜、芥蓝、绿菜花、卷心菜、莴苣、青菜、韭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芦笋、绿色嫩豆等。但很多人烹饪时习惯将青菜炒烂、炖烂,叶酸、B族维生素等就被破坏。水果中也含较多叶酸,包括猕猴桃、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杏、杨梅、葡萄、草莓等。此外,豆类、菇类、肉类和全谷当中也含有一定量叶酸。但H型高血压病患者最好服用叶酸片。
食物补叶酸要找好“帮手”
从日常膳食中补充叶酸有讲究。首先要找好搭配“帮手”。要多摄取含有维生素C的果蔬,因为有维生素C相伴,叶酸会比较稳定,并且维生素C还有助于增加体内叶酸的储存量。另外,每天喝上一些牛奶、酸奶等乳制品,也能有效提高叶酸的生物利用度。
烹调要合理。叶酸是一种怕热、怕光的维生素,新鲜蔬菜在室温下贮藏2~3天,叶酸会损失50%~70%;烹调过程中叶酸的损失可能高达50%~90%。所以,鲜蔬菜不宜久贮和高温加热,也不宜油炸或煮得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