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鹏 余洋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启发智慧、情感交流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手段。不同学科教学语言显示一定的学科性。美术教学语言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有视觉性。美术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着很强的可视性,不仅表现在勾勒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上,也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其次,具有审美性。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过程,“美”的教学语言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虽然其他学科也强调语言美,但美术教学语言(包括语文)要求更高。此外,美术学科专业术语繁多,教学中的各环节及各教学领域都会有所涉及众多专用术语、专业名词、专业概念等,失去专业术语,美术思维就受到限制。
一、美术课堂存在的教学语言问题简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有着潜在的要求。就美术学科而言,要面向全体学生,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注重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学论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应对。而事实却事与愿违,在运用美术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从本质上有所改变,用语意识缺乏"深度",如理念陈旧、缺乏情感升华等。现从课堂中提取相关问题进行列举|:一是美术作为一门侧重实践性的学科,课堂中技能技法的讲授是一线美术教师高度关注的教学环节之一,而采用示范的教学方法也是最受老师们喜爱的,课堂上多数学生被动临摹,缺乏主动思考;二是多数美术教师并没有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落到实处;三是美术教学评价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四是由于侧重美术技能技法的讲授,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升华。
此外,美术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的运用过于“口语化”,缺少专业术语表述、演示不规范或专业术语过于玄乎等。
二、美术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方法
(一)课堂导入用语方法
有效的导入语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切入点,对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着引领的作用。因此,除了提高信息强度,加强直观性,语言的简洁性及艺术性也格外重要。通过多种语言形式,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在最短的时间内主动进入教学情境,汲取知识的养分。
(二)知识讲授用语方法
尹少淳教授曾指出:“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的教学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不考虑学情的基础上,只重视知识的一味灌输。在讲授的过程中,确保信息传递有效,也就是学生可以完全听进去才是重点。现主要归纳为一下几点:首先,不同学习领域的语言密度不同。这里以同一学段“造型·表现”、“欣赏·评述”两大领域为例进行分析,不论是课标要求还是课堂教学需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相关课程在语言运用的频率上显然大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但即便如此,讲授的过程中也不能全凭教师一说到底,若学生不能有效的接受信息,教师的苦口婆心也是无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语言的密度无关于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其次,针对不同学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别。以义务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及高中阶段“美术鉴赏”学习模块为例,同为赏析课,但不论是“赏”,还是“析”,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随着学龄段的变化均有所变化。这必然与学生的心理及生理成长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语言的表达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高效的汲取新知识。
(三)示范演示用语方法
示范与演示作为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其概念常被混淆。教师的用语策略自然也就难有区分,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关于示范用语。首先,对示范过程中关键词及关键步骤的强调必不可少。美术课堂上教师示范的过程很难如想象中一样“一气呵成”,在低年级学生课堂中显得尤为明显,教师示范的过程中应有所注意。其次,适当停顿在讲述过程中同样是必备的。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考验着教师示范的有效性程度。换言之,教师需要留有一段空隙时间供学生思考及提问,再进行讲述。再者,认知性的语言是示范前所需要。认知性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对所需要学习的对象有理性认识的过程。
关于演示用语。首先,演示用语条理化。其次,演示前要有提示性的语言。尹少淳教授曾指出一次好的演示总是从介绍开始,其意为在进行演示之前教师应该有一个简短的介绍,目的在于透过此类简短的介绍,教师可以向学生透露与演示相关的术语或关键词,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即将进行的演示中。最后,演示的过程要与教学语言同步。
(四)作品评价用语方法
美术学科中评价环节的作用举足轻重,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早已不适应当今美术教育教学的评价需求。同样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我们是否可以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定的三个维度一般,尝试运用多维度的标准去衡量。此外,对于评价标准也没有如数学或英语一样有着精确的评分细则,感性认识占据着主导因素。因此,不同的评价主体观同一美术作品时会出现不同的评价结果。“多主体”的评价可以完善评价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同时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还应考虑不同的学龄段或城乡发展教育水平。
三、教学语言的优化途径
首先,教学语言要规范。所谓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也和行为一样对学生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透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汲取知识信息甚至获得学习动力和美的体验。因此,强化教学语言规范意识、及时反思教师教学用语相关问题、克服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就很重要了。其次,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语言为外在,思维为内在。而在课堂上也同样是这样,教师教学语言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美术课堂上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表达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相关知识的积累。而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及普及,教师需要就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简单评估,适时调整自身教学知识的结构比重,针对不同的知识对自身做出合理定位。如对于本体性知识一般侧重于深度、对文化科学知识则一般侧重于宽度等。美术教师可以美术课标的相关要求为依据,适时地对教学语言进行调整以满足美术课堂的需求。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