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致使链视窗的英语作格动词教学研究

2016-05-30 18:11许亦兰
亚太教育 2016年32期

许亦兰

摘 要:作格动词指既可以从实施者的角度对事件做致使关系描写,也可从受事者的角度进行非致使关系描写的动词。作格动词在英语语法中很常见,并不能忽略。而我国很多学生却作格动词的用法并不了解,如果从传统的角度介绍作格动词并不利于学生掌握,因此有必要找出新的教学视角进行作格动词教学。本文首先对英语作格动词的相关研究及其定义进行回顾,然后从Talmy的致使链视窗分析作格动词,最后着重探究如何从该视窗下进行英语作格动词教学。

关键词:致使视窗;作格动词;作格动词教学

一、引言

根据牛津英汉字典的定义,作格动词是指在不改变词义的情况下同时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的动词,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与作不及物动词时的主语一致。如:(1a) She grew flowers in her garden.(1b) Flowers grew in her garden.

动词grow在(1a)是及物动词由实施者she发出的该动作;在(1b) 中是不及物动词,并且其主语flowers与(1a) 中的宾语一致,并且其基本语义不发生改变。

而作格(ergative)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作格语言中,指那些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和及物动词的宾语在句法或形态上相同的语言。在1968年,Lyons等人开始对动词的及物性,作格性以及作格与宾格作了相关的论述。Perlmutter(1978)在关系语法中首先明确提到无受格动词。1981年,Burzio把Perlmutter所说的无受格动词纳入管辖与约束理论之中,重新命名为作格动词。Dixon在1994年也出版了《作格性》一书。相比而言,国内对作格动词的研究则晚些。1987年,吕叔湘粗略地提及到了现代汉语动词的受格语言与作格语言之间的关系;杨素英(1999)对汉语的显性作格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自此以后,许多学者发表了对作格动词的见解,如汪立荣(2002),余澄清(2013)、王立永(2015)等。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学界对作格动词的认识,但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作格动词却不多。本文以Talmy(1984)提出的致使链视窗为基点,分析英语作格动词的特点。

二、致使链视窗下的作格动词分析

在传统意义上,致使观念是指“是与否”的范畴,即一个动词或者是致使性动词如:die,fell,或者是致使性动词,如:kill,drop等。而Talmy在1976年就提出致使关系(Causation-chain)并不是单一的“是与否”的概念,而是包括三种关系,即事件致使(event-causation),人为致使(author-causation) 和施事致使(agent- causation)。(F.Ungerer & H.J.Schmid,2013:226)

事件致使(event-causation)是指整个事件由其它事件引起的,但并不涉及有灵主语。例如:The price increased.其它外在因素导致“价格上涨了”;但是这里并没有用语言形式将事件的施事者表达出来,而只是描述了事物的一个状态。人为致使(author-causation)是指某一事件是由某人非意志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例如:The baby broke the glasses by mistake.整件事是由实施者baby引发,但他并不是故意导致事件的发生,而是不小心所造成的。施事致使(agent- causation)是指一件事由施事者故意的行为所导致的。例如:Mike opened the window to breath fresh air.窗户打开了是由施事者Mike所引发的,并且他有意为之。

Tamly还认为许多涉及致使的事件都应该看成由更基本的阶段或次事件组成的复杂序列(ibid:227)。例如 “John broke the window with a stone”这个句子是施事致使句,对这个句子所描述致使事件进行认知分析,包括下面的次事件:

阶段1:施事者决定行动,即John决定去打破窗户。

阶段2:施事者使身体运动而引发致使事件,即John屈膝、捡石头、松开石头。

阶段3:相互致使连接的中间次事件,即石头从空中飞过。

阶段4:导致最后结果的直接原因,即石头有力地砸在窗户上。

阶段5.最终结果,即窗户破了/The window broke.

观察这五个次事件的相互关系,我们发现每一个次事件都以致使关系与下一个次事件相联系。以作格动词break为例,从致使链视窗进行分析:

(2a) John broke the window. (2b) The window broke.

在例句(2a)中,说话者只提到了阶段1(施事)和阶段5(最终结果),而中间的阶段则被隔断。这种只有施事和结果的“不连续”视窗开启,成了描述一个致使事件的最自然的方式。而例句(2b)中,只有阶段5(结果)开启了注意视窗。因为说话者最关注的窗户的最终状态/变化,而忽略了其它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根据动力驱动概念和能量传递概念,上图中圆圈代表生物/物体,空心箭头代表实物体的互动,实心箭头代表能量吸收的地方,实线代表突显,虚线代表背景(ibid:181)。当涉及到三个动作成分链时,我们很容易把第一个成分看成施事者,把最后一个成分看成受事者,两者之间的工具,则充当能量传递的中介。说话者会有时忽略工具这一作用,而直接表达施事者以及最终动作的承受者,如(2a)所示。在某些情况下,动作链的头并没有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而是隐藏了,而主语的地位则给了动作链中语言表达出来的成分,在例句(2b)中动作链中的window。至于宾语的选择,在(2a)中宾语为window,工具(the stone)本身就是直接作用在受事(window)上的。而(2b)却有所不同,因为该句只限于单成分的动作链window,这一成分是主语,也是动作链的末尾,在这里能量被消耗。也就是说,没有能量继续消散,没有再与其它的事物建立物理上的接触,因此也就没有认知背景,及句法宾语。这就从认知上解释了“ The window broke”句中的动词是不及物的。

三、基于致使链视窗的英语作格动词教学

我国几乎所有的英语语法和教科书等,均未将含有作格动词的句子结构归为特殊的一类,而是将其归为“主动句”“主动表被动句”,甚至有的语法书认为该句式是不完整的。例如高中生通用的《星火英语语法全解》,将spread归为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这一类动词中,The news that a famous singer would give a show spread quickly. 而spread 本身就是作格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并不是主动表示被动意义。

笔者就作格动词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5这五本书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调查。在这套英语教材中,作格动词的两种用法都出现频率都很高。这也就说明作格动词的用法并不是可以忽略的语法现象。然而这并未引起英语教师的注意,常常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种主动表变动或是一种惯用法。因此,学生往往不能把握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例如遇到当“我们到达那里,我们发现花瓶打碎了”类似的翻译时。学生经常翻译为被动:When we got there,we found the vase was broken by someone.学生并不了解break本身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表示结果状态,不需要用被动表达。再例如适当形式填空时,The number of new students______ (increase)from 2000 to 3000 last year.学生也会采用increase的被动形式,而不是increase的不及物用法。

英语作格动词对中国学生而言是较难掌握的,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作格动词,首先可以从宏观上可以用致使关系来解释作格动词,让学生对作格动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作格动词的定义和释义不能太抽象,而是应该尽可能的具体。之前所提到的牛津字典中所给出作格动词的定义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并给出恰当的例子。在对作格动词进行释义时,可以将致使关系引入教学当中,方便学生理解如:

(3a) Mother cooked the meal. (3b) The meal cooked.

Cook在(3a)中是及物动词,而在(3b)中是不及物动词;虽然the meal在第一句中是及物动词的宾语,而在第二句中是不及物用法的主语,但其语义是一样的,都是受事者。对初高中生而言,教师可以将抽象的作格动词与学生对所熟知的生活事件对这事件进行分析,则便得十分容易了。例如上述事件中则包括以下的次事件:

阶段1:妈妈决定去做饭

阶段2:妈妈煮饭,切菜,炒菜……

阶段3:饭在电饭锅里煮,菜在锅翻滚……

阶段4:饭菜不断在加热

阶段5:最终结果

饭做好了/ The meal cooked.

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当说话者只关注事件的最终结果(第5阶段)时,而不关注其它因素时,可以用作格动词“cook”的不及物特征的主动形式表达,即the meal cooked,但需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主动语态,而是中动语态,即主语是受事者,而谓语动词采用的主动形式。当说话者关注动作的发出者以及其它的因素,则可以用作格动词“cook”的及物特征的主动表达,The mother cooked the meal。通过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作格动词的本质及特征。

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微观方面进行作格动词教学。首先,当文章中出现作格动词的及物用法时,在介绍及物用法时,同时增加不及物的用法,将两种用法进行对比,以便于学生认识这种动词的用法。在介绍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时,对致使关系进行讲解。其次,要使学生掌握英语作格动词的典型特征,教师可以对作格动词的相关句法特征进行强化并可以对英汉的作格动词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作格动词并非只有英语才独有的一类动词。汉语中也有不少的作格动词,如:增加,提升,美好,发展等。例如:

(4a) 学校加强了安全措施。 (4b) 学校的安全措施加强了。

这样的例句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作格动词的理解。英汉的作格动词的及物用法都包括了行为,使役和结果状态意义,不及物用法都只涉及结果状态意义。另外,英汉作格动词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如,英语多用单词词素:cook、break、freeze;并且可以通过添加词缀构成作格动词,如:-en(strengthen),-ify(beautify)。而汉语则多采用双词,如:增强,弱化,改善,打碎等,而且不能添加词缀构成。

另外,老师可以对一些近似范畴: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与中动动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学生分辨作格动词。因为中动动词和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在句法表面上极为相似,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类动词。英语教师可以从定义、搭配、时态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例如:

(5a)The door opened. I found that the ice was melting.

(5b)The door opens easily,but the suit-case wont lock.

如例(5a)中,作格动词(open,melt)表示事件的最终结果,具有动作性,不与副词搭配并且用于各种时态;而例子(5b)中动动词(open,lock)只是说明受事主语的内在本质和性能,不具有动作性常与副词或具有否定词的情态助动词连用,常用于一般现在时。学生对作格动词和中动动词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老师给予更多的例子,并相应的给出练习,加以巩固。

在一断阶段的学习之后,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作格动词的用法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复习课上,英语教师可以自己归纳出课本中的作格动词并整理,以便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如中学常见的作格动词:continue、improve、begin、change、increase、tear、break、grow。并且在课堂中或课后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练习。

四、总结

作格动词的标记性很高,但并未得到教师相应的关注,而学生也就对该动词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把作格动词单独列出来介绍。从传统的转化生成语法或功能语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动词动词,并不利于他们掌握。本文从致使链视窗出发,分析了作格动词的及物性致使关系描写,以及不及物性的非致使关系进行描写。而采取哪种用法主要取决于我们所关注的因素,即突显因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作格动词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英汉对比的方法,尽量减少汉语负迁移。将作格动词与易混淆的中动词进行比较,加强其辨识度。最后,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增加对作格动词的输入频率,增加一些针对性练习,以加深学生对作格动词的认识。

参考文献:

[1]Bussmann H.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London: Routledge:37-39,1996.

[2]F. Ungerer &H.J.Schmid. 2013.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79-229,2013.

[3]Talmy.L.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Cognitive Science:49-100,1988.

[4]余澄清.无受格动词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