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静 盛利涛 盛利芳 于栋才
【摘要】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地处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旧县镇西店村,1987年被河南省地质矿产厅地质调查队发现,1988年开始建矿开采。经过了近 30年的开采,浅部的矿产资源已经匮乏。由于矿区勘探期间受规范及勘探技术的限制,虽然矿体深部未尖灭,但没有施工深部远景钻孔,对矿体深部延伸程度控制不够。按照热液矿床成矿特征,矿体向深部有较大的延伸空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根据葚沟矿段的地质特征结合矿体形成原因,构造控制情况,推测深部找矿的方向。
【关键词】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地质特征;深部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概况
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地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隆断区,大庄—中胡背斜北翼,在地质发展的过程中,本区进入地台阶段后,经历了元古宙裂谷发育阶段,形成了熊耳群巨厚的中酸性火山岩沉积岩系,此后进入长期平稳发展阶段,使得古生代的地层大部分风化缺失,从中生代开始,强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沿着地台的边缘发生了一系列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又称为A型俯冲作用),致使区内岩浆频繁活动,造成了区内断陷盆地和隆起相间的情况,同时也为矿区的矿床形成提供了较好的地质条件。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熊耳群、蓟县系下栾川群、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矿区的金矿体都蕴藏在中元古界熊耳群中基性—酸性火山岩中。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着本区的矿体。构造和岩浆的频繁喷发为本区Au的富集提供了热源和大部分的矿源,地层含矿的主要形成条件则是断裂破碎带。
本区位于华北地台的南缘,马超营大断裂从矿区的南部通过,矿区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又非常的频繁。区内的断裂构造发育,各种方向的断裂互相交错相切,叠置于褶皱之上,形成了本区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太古代太华群褶皱形态复杂,群体连续性差。大庄—中胡背斜为区内最大的褶皱,该背斜形态简单,宽缓开阔,轴向北东,向北东倾伏,倾伏角30°左右。该褶皱轴线区内长度约7000米,背斜核部由鸡蛋坪组的流纹岩组成,两翼由鸡蛋坪组及马家河组构成。轴线西段略向北偏转,在康家沟一带被马超营断裂所截。区内最主要的断裂为近东西向断裂,并且规模比较庞大,马超营大断裂为区内的断裂主体。:近东西-北西西向展布,区内出露长约20000米,形成了宽几百米至上千米的构造破碎带,断裂带主要由挤压片理、流劈理、糜棱岩及千糜岩和构造角砾岩、断层泥及构造透镜体等组成。断面南倾,倾角在55°~70°之间。由化探重磁数据可以推断,马超营断裂断深在3000米左右,由此能判断出马超营断裂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台缘基底断裂。马超营断裂经历了多期次的地质运动并伴随着多期次多阶段的热液蚀变作用,断裂带内金及多金属矿化比较常见;该区探明的或者发现的大中型的金矿床都集中在马超营断裂带北侧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中。
本区岩浆活动非常的频繁,性岩、中基性岩、酸性岩在本区均有出露。安山岩、流纹岩、花岗岩、英安岩为本区的主要岩性。中生代燕山期构造岩浆旋回与本区成矿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是由大规模的酸性岩浆侵入,形成了本区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在空间上依然受马超营断裂带的控制。本期岩浆活动与区内金矿化关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岩体对金矿的控制特征。
2.矿区地质特征
葚沟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比较简,主要为长城系熊耳群火山岩,鸡蛋坪组上段及中段及分布在矿区西部伊河河床及沟谷中的第四系。
本区主要有近东西向、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的3条断裂构造,其中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规模最大,活动频繁,蚀变活动比较强,形态比较复杂,横贯了整个矿区,是本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为成矿后期的破矿构造。
近东西向断裂构造(F4):F4断裂构造为区内的主要控矿断裂,控制长度1060米,走向70°~100°,倾向北北东或北北西,倾角为40°~80°,断裂带宽12~25米,平均24米,西宽东窄是本断裂带特点。在走向、倾斜均是舒缓波状,比较明显的膨大收缩现象。断面非常明显,与围岩界线比较清晰,断面上擦痕比较明显。在85勘探线、88勘探线该断裂分别被近南北向的F22断裂构造和北北东向的F18断裂构造切错。根据以上构造迹象可以推断F4断裂构造经历了不同期次的构造变动。断裂带内以碎裂岩化、方铅矿化、绢英黄铁矿化、多金属硫化物、绿泥石化为主。
北北东向断裂构造(F18)F18断裂构造在葚沟矿区的中部,走向上波状起伏,破碎带宽1~2米,破碎带主要由构造角砾岩组成,角砾棱角明显大小混杂。成分主要为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部分为流纹岩及少量的矿化碎裂岩角砾。断面倾向南东东,倾角70°左右,断面上盘为鸡蛋坪组上段的流纹岩,下盘为鸡蛋坪组中段的安山岩。F18断裂切过F4断裂,致使F4断裂在错移100米左右,导致了矿带和矿体的不连续,从F18断裂切错矿带、错断矿体和F18断裂没有矿化等综合情况表明:F18断裂形成晚于F4断裂,为成矿期后形成的破矿构造。
近南北向断裂构造(F22)F22断裂构造在地表表现并不明显,断裂走向近南北,略向西偏转,区内控制长度约300余米。断裂破碎带宽3米左右。破碎带中构造角砾岩发育,断裂的带上盘为鸡蛋坪组中段的安山岩,下盘为鸡蛋坪组上段的流纹岩。根据断层上下盘岩性可以判断为该断层为逆断层。F22断裂切过F4断裂,使得F4断裂在向南错移40米左右,导致了矿带和矿体的不连续,,从F22断裂切错矿带、错断矿体等特征表明:F22断裂形成晚于F4断裂,亦为成矿期后形成的断裂。
3.矿体特征
葚沟矿段金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的F4断裂构造带中,F4断裂构造带共发育了IVN矿带、IVS矿带和IV3矿带3条矿带。其中IVN矿带控制着ⅣN2矿体和ⅣN2-1矿体;IVS矿带控制着ⅣS2矿体和ⅣS3矿体;IV3矿带控制着Ⅳ3矿体和ⅣN1矿体。由于ⅣN2-1矿体、ⅣN1矿体和ⅣS2矿体规模小,连续性差,达不到工业指标而不再阐述。ⅣN2矿体、Ⅳ3矿体、ⅣS3矿体其主要矿体特征分述如下:
ⅣN2矿体特征:ⅣN2矿体主要赋存在IVN矿带内,出露于76~87勘探线之间,矿体长约440米,矿体赋存标高00米~574米。走向为70°~100°,倾向北西-北东,倾角45°~80°,平均68°,矿带内岩石主要为碎裂岩,蚀变以钾化、硅化、黄铁矿化为主,其次为绢英岩化和萤石化。矿体沿走向、倾斜其膨缩及分支复合特征十分明显。顶部界面比较规则,与围岩界线比较清晰;底部界凸凹起伏,变化较大。矿体变化规律强,矿体的膨缩,分支对应性较好。矿体的底部边界未封闭,最下部中段工程控制见矿情况良好,说明矿体具有进一步向下延伸的前景。
Ⅳ3矿体特征:Ⅳ3矿体主要赋存在IV3矿带内,出露标高为00米-480米,为压扭性构造,地表出露不明显,矿山投入生产后在探矿、采矿期间公司地质技术人员发现了该矿体的存在,Ⅳ3矿体连接ⅣS矿带与ⅣN矿带(一般也称为南北贯通构造),走向大约44°~62°,倾向北北西,倾角63°左右,平面上呈现为舒缓波状的“s”形,矿带内构造角砾原岩主要是流纹岩和安山岩,形状为棱角状及次棱角状,与围岩接触带内常见构造泥及糜棱岩化,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钾化、硅化、方铅矿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及绿帘石化蚀变。F4断裂带形成时期,由于南北应力的挤压作用,沿着ⅣS矿带与ⅣN矿带形成了Ⅳ3矿体,并且成为了连通ⅣS矿带与ⅣN矿带的构造。Ⅳ3矿体矿化连续性较好,矿体的膨缩,分支都具很好的对应性。最下部中段工程控制见矿情况良好,说明矿体有进一步延伸的前景。
ⅣS3矿体特征:ⅣS3矿体分布于74~84勘探线之间,呈不规则薄脉状,长约340米,矿体赋存标高000米~565米。走向约94°,倾向北东,平均倾角为65°,在走向上矿体连续性相对较差,在倾向上呈尖灭再现的形式出现。碳酸岩化碎裂岩组成了矿体的上部,构造角砾岩组成了矿体的下部,主要有黄铁矿化、绢英岩化、钾化等蚀变。其中黄铁矿化、绢英岩化与矿体形成的关系十分密切。该矿体存在于碎裂岩带内,在开采上有一定的难度。
4.深部成矿预测及下步找矿方向
1、Ⅳ3矿体矿化连续性较好,最下部中段工程控制见矿情况良好,且矿体底部未封闭,根据矿体的连续性推测该矿体有进一步向下延伸的前景,应加大深部工程对该矿体的控制程度。
2、ⅣN2、ⅣS3矿体在矿体的连续性上要优于Ⅳ3矿体,且00中段工程控制见矿情况较好,根据热液矿床成矿特征,矿体向深部有较大的延伸空间,应对0米标高以下矿体的含矿性进行工程控制,施工深部坑道,以求加强深部矿体控制程度,扩大矿床规模。
综上所述,该矿区矿体向西侧伏,厚度、品位变化较大,深部工程稀少,中段控制情况有限,应加大对矿区矿体两端及深部的找矿工作,查清外围矿体的变化规律,为以后矿山发展提供资源。
参考文献
[1]赵国民,雷淮.河南省嵩县前河矿区Ⅳ号矿带葚沟矿段金矿勘探地质报告.河南省地质矿产厅,1995
[2]张浩然,崔学武等.河南嵩县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局部地质概况.科技致富向导,2012
[3]姚松明,杨少龙等.河南嵩县前河金矿床葚沟矿段IV3矿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科技致富向导,2011
[4]姚松明,盛利涛等.前河金矿田葚沟矿区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矿产与地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