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栗浩亮
摘 要:为进一步促进了本科生科学素质的提升,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以“创新、创造、创业”理念为指导,通过“专题+专业”、“项目+品牌”方式,形成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文理贯通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实践借鉴。
关键词:“三位一体”;本科生科学素质培养;实践与探索
一、“三位一体”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原则和目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学会理性思维不仅成为大学生们必备的研究工具和常识性方法,更是将来胜任职业要求的必备条件。化学化工学院“课程教育、实践训练、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注重教育的目的性和人本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突出强调学生的参与面、受益度和影响力,不仅使得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得以大大提升,还拓宽了非化学专业本科生对自然演变、科学实验、化学生物等领域的认知,极大改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差、主见弱、怯羞问”的状态,形成“勤动手、敢思辨、善作答”的良好学风。
二、“三位一体”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具体内容
(一)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教育保障体系
通过成立由学院领导牵头,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教务办、团委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聘请一批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培训导师。修订《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实施办法》、《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类导师制试行办法》,制定《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关于奖励获得省级以上专业技能奖项学生的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推进了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有序、深入和持久。
(二)“专题+专业”,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学院着眼于第一、第二课堂的同步推进,以“专题+专业”方式,面向全校开展自然科学科普系列讲座及趣味科普实验,普及化学为主的自然科学知识,弘扬自然科学精神。我们将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如豆腐制作、无字天书、喷雾作画、烧不断的棉线、指纹检测等,激发学生(尤其是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化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学会解释和描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2012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讲座69次,覆盖全校19个学院,累计达到10000余人次。开展趣味科普实验50个,参与人次2000多人,其中非化学专业1000多人,文史类本科生700多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成为参训学生的惯性思维。
(三)“项目+品牌”,拓展创新创造思维
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为平台,结合化学专业特点,学院积极开展了实验大赛、制药工程设计大赛等系列比赛以及专业化科研训练,通过教师指导培训,小组竞赛,选苗育苗,为各类比赛提供优秀的作品和选手,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创新创造思维。近五年来,学院学生以申报并获得资助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项,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基金训练校级项目54项、院级项目28项,参与学生300余人。通过“项目+品牌”形式,打造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名片,激发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创造的热情,增强科学素质教育的吸引力。
三、“三位一体”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一)学生自然科学素养逐步提高,科学理念深入人心
立足学院,辐射全校,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科普趣味实验、“生活中的化学”趣味展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环保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人次上万人,促进“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形成,学生意识中的科学元素逐步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深入人心。
(二)学生参与科研实践蔚然成风,各项竞赛屡获佳绩
学院本科生申报并获得资助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项,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基金训练校级项目54项、院级项目28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级三等奖11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三)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不断强化,优秀人才层出不穷
2012年以来,学院本科生先后获得全国师范生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高教社杯”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师联盟第三届师范生专业大学生课堂教学比赛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云南省“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铜奖2项。为千余家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小学、党政机关和科研部门培养了“基础实,能力强,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推免硕士研究生45人,考取包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院所在内硕士研究生57人。
参考文献:
[1]刘莹.高校基于提升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课外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析——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217-218.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