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芳芳
摘 要:政治伦理自古至今一直都在延续,它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也是为了维护统治并根据社会治理中的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的统一。在古代中国,政治思想一直没有脱离伦理的影响,伦理学本就是研究道德的学问,政治伦理更是将政治管理与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形成更为合理的维护统治方式,这些政治伦理有时就如社会关系一样,千奇百怪而又非常微妙。回首历朝历代,无一不在探索,而其成败也只能让历史去见证,让后人去评价。
关键词:诸葛亮;七擒孟获;政治思想伦理
《三国演义》乃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用于借鉴不可多得的瑰宝之一,而其中经典人物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历史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无论是在谋略时沉着指挥作战,或是在用外交辞令、选人用人、管军治军、南征北伐、后勤关系处理等诸多方面,诸葛亮都表现出了非凡的谋事能力、智慧及与才能,并成为后世经典。如研究并推演了有强烈战斗力的军事八阵图、治军有序、以攻心战平定南蛮叛乱等,这些军事活动大多是在诸葛亮思想筹划指导下有效展开的。他的思想筹划中所蕴含的政治伦理值得我们探索,更值得我们借鉴。
一、诸葛亮的思想中所包含的基本政治思想伦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了不起的战略家和军事家,他的战略中包含了许多政治伦理,其作风中又体现了他及强的人格魅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彪炳史册,为后人所崇拜和敬仰。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国家社稷为核心的价值观,及忠国利民的道德价值观深深值得我们探索与借鉴。
其一,诸葛亮不仅心怀立国之志,并且择主明确,能够坚持等待时机。诸葛亮虽然一直隐居,但对天下之事却非常关注。他了解各个优势,当刘备第三次专程前来拜访时,他抓住时机,用了一首《隆中对》与刘备分析道:“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这番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诸葛亮早先就有强烈的国家政治思想,而他本身也是在等待天时地利人和。
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随时可以帮他举荐,况且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可说底盘较稳,实力较强;再说曹操,曹操拥有百万之众,已明显属于强者。此二人,诸葛亮都没有投靠,最终选择了白手起家的刘备,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外部原因,孙权属于家族世袭,不宜灵活施展,曹操本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不正言不顺,而刘备举大义之师,匡扶汉室,又心系百姓;二是诸葛亮个人原因,首先诸葛亮绝不会希望凭借哥哥举荐这裙带关系谋求官职,他宁肯隐居也不会去;其次诸葛亮怀才而隐,其未遇伯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先是推辞,再而接受,使刘备心中更为珍惜,而这也是诸葛亮所等待的。他常以管仲乐毅自诩,甚至水镜先生赞他可胜姜子牙,这些所比较的人都是有名的谋士及政治家,所以诸葛亮的志向很明确,辅佐明君,施展才能,建功立业。
其二,诸葛亮背负起先帝重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披肝沥胆的忠义伦理。《三国志》中,因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使得刘备尽起全国大兵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却被陆逊击败,元气大伤。刘备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迫,并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前一句话明确了对诸葛亮的信任,后一句话让诸葛亮看情况办,而诸葛亮当场就表了态,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其实诸葛亮接手的是一堆烂摊子,手上大将都相继老去,尤其荆州这个重要的军略占地又已失去,夷陵大战的失败又使蜀汉的兵力损伤过半,其综合国力已大打折扣。而此时蜀汉面临的外部局势更加严峻,北边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强吴伺机而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蠢蠢欲动,如果此时蜀汉政权更迭,局势不稳,若再发生内乱,亡国就在眼前,此时担子最重,然而诸葛亮为了刘备安心,毫无气馁之心,义无反顾地接下了重任,并竭尽全力辅佐后主。为了确保蜀汉的安全,诸葛亮南下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采取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战略,保住了蜀汉的鼎足之势。直致日夜操劳,思虑过度,劳累交加死在定军山的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竭尽其能,自始至终未辜负刘备,可谓竭诚尽智,重情重义。这种忠贞之义不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典范,可谓历朝历代都深深需要,并深受其忠义伦理的影响。
其三,诸葛亮的“德治”与“法治”合二为一的基本政治思想。诸葛亮修身以德为本,集忠诚、奉献、严于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谨慎等综合素质于一身,事先后二主尽心竭力,身居丞相之职而终身不置产业,死后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街亭之失,勇于自责,上书自贬三等,这些都表现了他高尚的道德人格。诸葛亮治国,也同样是以德化为首:“为君之道,以礼为先,诛罚为后”,刚入蜀国辅佐刘备之初,诸葛亮针对蜀国数股势力并存的状态,他以德化人,最终使刘备旧属,刘璋旧部和益州土著势力均为他们竭智尽力。三足鼎立之势形成,蜀汉政权建立后,诸葛亮治理荆州和为蜀国丞相的20多年里,其“以法治国,以法治军”的思想日趋成熟,并得到充分实践。“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使蜀汉“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蜀汉在三国中偏居一隅,实力最弱,但能够在战争中维持鼎立局面数十年,诸葛亮“德法并施”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二、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在七擒孟获中的实践与体现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亮尽心辅佐刘婵,并立志北伐,以兴复汉室。但此时蜀国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说:“南方不服,实乃国家大患,臣当亲临大军前往征讨,然后北伐,以图中原,重兴汉室,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蜀必先平定南夷而后北上。
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地形及其部落从史书上进行了深入了解,诸葛亮平定南夷自然是志在必得,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用了擒贼先擒王这一招,制服南蛮大获全胜,但是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能保证日后的安稳与归顺,他看准了这才是平定的难点所在,他说:“若留外人(指蜀军将领),必须同时留下足够的军队,兵留下来又没有粮吃,这是第一件难事;蛮夷刚刚战败,父兄死伤者甚众,若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这是第二件难事;更何况,蛮夷累累有叛变杀戮的罪行,自知罪孽深重,若留外人,相互之间都不相信,这是第三件难事。今天我打算既不留兵,又不运粮,但是却能使南中地区服从我方,知道尊卑上下,就彼此相安无事了。”从这段话中可知诸葛亮是要南蛮归顺的情况下进行自治便可,这是诸葛亮作为一个统帅,顾全大局长远的考虑角度。然而孟获并未服输,也不想归顺蜀汉,想要真正平定蛮夷,只能打攻心战,遂下令军队在同孟获作战时不能伤害他,只能生擒,采用“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最终“七擒七纵”,让孟获心悦诚服,并保证永不叛乱,与蜀汉永世修好。
三、诸葛亮收服孟获政治手段中也充分体现了其政治伦理
首先是从武力进攻这样的策略上升到“服心之策”,达到知尊卑上下的目的,这一策略在诸葛亮运用后,成为历代中央政权派出治理大小官员的信条,这样的政治手段充分展示了尊崇信念,尽量避免生灵涂炭的思想政治伦理;其次是重用当地民族的威望人物自行管理,这成为当今民族区域自治的借鉴史源。道家理论尊崇“无为而治”,诸葛亮将这种伦理通过政治方式体现的淋漓尽致,不仅使自己抽身而出,同时使南中地区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再是诸葛亮“择人惟诚”的人才坚持观,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多次交战免不了生灵涂炭,其实他也可以找一个能够代替孟获的管理人,但他却唯孟获而坚持,这其中当然有孟获自己的才能、威望优势。人无完人,孟获定有不完美之处,但诸葛亮不仅对其赏识更对其坚持,诸葛亮曾说孟获“实为俊杰”,这一论断正表明了诸葛亮对孟获的赏识与尊重。这与刘备当初赏识并坚持用自己,让自己大为感动,愿意竭尽全力、披肝沥胆并为其打天下的道理一致。四是“尽掩其亏”的遮蔽政治思想。其一白帝城托孤后,蜀国实力本就已衰,诸葛亮南下平定南蛮,一是为了北伐解除后顾之忧,其次更是因为诸葛亮已至中年,而后无人可接,加上蜀汉有为的将领相继老去,新人又未得到大力补充锻炼,实为国内谋事及作战的双面短缺,诸葛亮为人忠诚,已答应刘备竭力兴复汉室,趁自己还能上阵,还有几个将士可用之时,他必须尽快出征,抓住蜀国目前这仅有的作战优势;其二,每次战胜孟获之后,从来不说自己兵卒的损失问题,可是实际上后几次作战中,诸葛亮的确损失了不少兵马,这对诸葛亮是一个兵力的问题,因为他后期还要北伐中原兵将需要的更多,但任何时候诸葛亮都是一笑而之,使人根本感觉不到他对兵力损失或者匮乏的犹豫之心,他掩饰的非常好;其三,他之所以要以攻心为主,不仅因为民族自治好发展,还是因为人才空虚、兵力不够,不能在此耗用过多将领、兵力,同样他又掩饰的非常好。五是可持续发展的“维和”的民族观及国家观。诸葛亮认为,战争自古以来就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平定南蛮叛乱的作战形式和由此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并不能解决后期尊崇蜀汉的所有问题,要想持续长治久安,还必须帮助南中发展经济,促进当地社会进步,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和力量,同时也可以将此段时间作为整顿军队、恢复力量的一个过渡。在平定南中叛乱的过程中,诸葛亮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特别是在“七擒七纵”孟获以后,诸葛亮其本人及其军队又都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和尊敬。
诸葛亮在帮助南中发展经济过程中,因地制宜帮他们发展了建筑行业,同时,诸葛亮对南中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很重视,恢复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其次他还利用这里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了制盐和冶铁这工业,尽量使轻工业和重工业趋于平衡发展。诸葛亮在短期内恢复了此处社会秩序,采取“和平政治”与“服心政策”并施,“法治与德治”兼容并举,尊重当地发展客观规律,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诸葛亮的才能与智慧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其美名流芳百世,千百年来云贵一带少数民族对诸葛亮一直怀着敬仰之情。
诸葛亮的小屋中挂着的那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用历史的角度去看可以说确实是诸葛亮一生的典型写照。淡泊明志,反映了诸葛亮独善其身与清静无为的淡泊情操;而宁静致远,则反映了他希望治国济世平天下的远大志向。再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攻心”战略是保持南中地区长治久安最有效的办法,诸葛亮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南中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其独到的研究见解和战略角度取得了这场“攻心”战的胜利。在一千多年以前,诸葛亮详审内外形势,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和原理贯穿作战与管理,用适地、适时、适人的方法来治理合发展南中,确是难能可贵。其“服心之策”的战略观,“择人惟诚”的人才观以及“维和”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冠朝.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评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张保同.东汉思想文化走向与诸葛亮的政治系想[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3]陈涛.简析诸葛亮人物形象[J].东京文学,2010,12.
[4]候济民.《三国演义》的总分总故事结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8.
[5]张俊荣.三国蜀汉政治集团管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8.
[6]左安源.诸葛亮“智绝”形象阐释[J].宁波教育学院报,2013,4.
[7]石国辉.斯人已去,遗爱犹存——诸葛亮思想略探[D].兰州大学学位论文,2009.
[8]李暄.蜀汉少数民族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08.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