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话语中言后行为与国家身份建构研究

2016-05-30 07:28叶晓松
亚太教育 2016年32期

叶晓松

摘 要:本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运用言后行为的概念,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中发表的重要政治讲话为语料,探讨政治话语的言后行为模式,揭示政治话语的言后行为与国家身份建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言后行为在政治话语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政治话语的言后行为模式有其特有的语用特征,在政治讲话中通过言后行为构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利于国家外交目的与国家利益的实现。

关键词:言后行为;政治话语;国家身份建构

一、引言

语言哲学家奥斯汀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经过发展和完善,言语行为三分说成为语用学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然而较之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西方哲学在20世纪发生了语言转向,此后学界开始逐步在语言学维度下对政治话语进行研究。政治与语言具有不可分割性,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通过习得和使用语言来达到其政治目的(Woods,2006)。语言的行事功能决定其是政治的重要成份,因此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政治话语是可行且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然而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模糊语、预设、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应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政治话语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运用言后行为的概念,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中发表的重要政治讲话为语料,探讨政治话语的言后行为模式,旨在揭示政治话语的言后行为与国家身份建构的关系,以期拓展言后行为的理论应用范围,为政治话语的语用学分析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文献综述

孙吉胜(2009)认为国家身份的研究属于国际关系领域,但政治和意义的关系决定了语言和政治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国际关系研究不能完全忽略语言。语言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能够建构意义、话语,建构社会语言结构,影响行为体的行动。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有关身份和话语体系建构已有一些研究。方芳(2014)通过对恐怖主义媒体话语的讨论,对中美国家身份进行探析,从国家身份建构的视角阐释了媒体安全话语呈现的缘由,并提出了国家身份与安全建构的框架。而袁莎(2015)提出语言权力的概念,认为国家不仅能用物质权力达到战略目标,也可以通过发挥语言权力“以言取效”。关于政治话语中言后行为的针对性研究较少,其中何丽萍(2011)对英语政治演讲的言后行为进行了讨论,但并未得出政治演讲的言后行为模式,分析不够深入。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言后行为

言后行为是言语行为三分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斯汀对言后行为的定义是“在通常情况下,话语说出后,在听话人、说话人和其他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上产生特定的后果影响”(Austin,1962)。言后行为并不是仅由说话人完成的行为,听话人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产生效果”意味着说者和听者的配合或合作(顾曰国,1989)。言后行为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共同参与的具有互动性的过程。同一言外行为,针对不同的受众,会相应地产生不同的言后之果。

(二)国家身份建构

“身份”最初是哲学概念,后被引入社会学领域,用以阐释行为主体的政治和社会行为。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而国家身份作为集体身份的一种,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国际社会的角色(秦亚青,2003),本研究选取其作为政治行为体的概念。“身份”不是给定的,而是经过动态变化生成的。身份的生成,是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交互的结果。建构主义认为国家身份是通过本国社会文化和国际间的交互建构而成。

(三)研究框架

基于Goffman与Thomas的话语角色理,论本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以上模型框架,旨在阐释政治讲话的交互模式。实际发话者为讲话人,隐含发话者为讲话人所代表的并未出席的政府或机构。实际受话者是政治讲话的直接对象、实际受话者是讲话发出者的话语意图和信息所指向的受众、观众为其他不在场的参与者,不属于言语行为的正式参与者,为政治讲话的间接言语对象。各类参与者的角色并不是绝对单一的,其间互有重叠。对于政治讲话本身来说,一旦发出,在其包含的话语完成微观言语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了宏观言语行为。

在解释政治话语言后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加入了国家身份建构的基本流程分析。美国学者Wendt(1999)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份建构主义,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体系。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行为塑造身份。而此处的行为除了客观实在的国家行为外,也包括言语行为。综上,本模型框架符合建构主义的理论,国家身份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交互,不断变化生成的。

四、政治话语中言后行为与国家身份建构阐析

本研究运用上文提出的政治话语言后行为模式框架进行语料分析,以期更加深入地解释政治话语的言后行为与国家身份建构的关系。

(一)宏观言语行为视角下言后行为的实现

在2016年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讲话。在讲话发出后,各界对此篇讲话提供了反馈,本研究在相关报道中提取出如下三条反馈。

——中国作为: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人民网)

——对于习主席在讲话中……,美国国务院负责国际安全和防止核扩散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特里曼表示,习主席的讲话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注入了信心……与会核能领域人士表示,期待与中国开展更多的合作。(央视新闻)

——The just-concluded fourth and final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saw some serious progress…China joined in the strengthening nuclear security implementation initiative…And accept peer review of its nuclear security arrangements.(哈佛贝尔弗研究中心)

首先,第一条为人民网的报道,通过习主席的讲话,中国展现了作为大国的担当。此时宏观言后行为发生在观众层面上。其次,第二条为央视新闻的一篇报道,美国国务院项目负责助理对习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发表的讲话进行了积极的评价。此时言后行为发生在直接受话人层面上,是与会人员对该讲话的反馈。最后,第三条为哈佛大学贝尔弗研究中心于峰会后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报告称中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对中国的合作行为表示了赞许。此时,言后行为则发生在目标受话人层面上。虽然言语行为作用于不同的听话人层面上,但其产生的言后行为都指向该政治讲话。

以上均为各方针对讲话全文进行的反馈,是讲话整体作为一个言语行为发出后,在宏观层面上产生的言之后果。习主席于核峰会上发表的中国致力于关于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建设并推动全球核安全治理的讲话表明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和平、重视合作和寻求发展的态度。从各方的反馈来看,中国通过此次讲话传达出了积极的信号,进一步构建了态度积极、有合作精神、有行动力的大国身份,这对中国今后在核安全问题乃至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等领域顺利展开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有助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实现。

(二)微观言语行为视角下言后行为的实现

Searle(2001)对言语行为做出了如下的分类,即阐述类、指令类、表达类、宣告类和承诺类。在本篇政治讲话中,微观言语行为层面上完成较多的行为分别是承诺类中的承诺行为和指令类中的建议行为。在此,本研究以承诺行为为例,进行言后行为与国家身份建构分析。

例:中国将启动应对核恐怖危机技术支持倡议。我们将同有意愿的国家和组织一道,开展民用核材料分析、溯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积极组织模拟演练,共同提升危机应对能力。

在这里,习主席用“将启动”和“将同国家组织一道”做出了中国对核安全未来工作的许诺,完成了承诺行为。

——相信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继续为构建全球核安全体系贡献智慧、做出表率。(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针对中国在峰会上提出的此项保证给出了反馈,“相信中国将继续贡献智慧、做出表率”表明了其对中国所作承诺的信任。通过承诺塑造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助于中国在核安全问题上取得并维持一定的话语权,对国家周边安全以及世界的和平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构建有助于中国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在和平共赢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通过承诺构建大国身份,实现国家义务,能够使世界各国相信并支持我国,有利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家权利的最终实现。

回顾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发话人通过政治讲话作用于受话人,使受话人理解其想表达的意图,辨析出言外之力,从而达到构建国家身份的作用。从本次核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讲话的言后行为来看,中国致力于构建负责任、积极、有能力、具有合作精神、维护和平发展的大国身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政治讲话构建出一个良好的国家身份,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同时有助于别国认可其合作精神,从而加强与别国各领域间的合作、有助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并增强国家话语权。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政治讲话在发出后,同时完成了宏观言后行为和微观言后行为。国家身份是不断变化生成的,因此借由政治话语言后行为的实现,政治讲话可以逐步建构出有助于落实国家外交目的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国家身份。研究发现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崛起,致力于构建负责任、积极、谋求合作共赢的大国身份。

本研究提出的政治话语言后行为模型框架存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其系统性和逻辑性。此外,本研究的实例分析尚不够充足,还需要大量的政治讲话进行语料分析,用以验证模型和结论的普适性。政治话语与语用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未来仍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今后的政治话语研究不仅要注重理论价值的实现,更要重视研究的现实意义,通过在语言学领域对国家身份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外交与国家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Wendt,A.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Woods,N.Describing Discourse:A Practical Guide to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Hodder Eduacation,2006.

[4]何丽萍.取效行为与英语政治演讲[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5]方芳.恐怖主义的媒体话语与中美国家身份[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6]顾曰国.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1).

[7]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

[8]塞尔著,涂纪亮导读.语言哲学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9]孙吉胜.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语言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交评论,2009(1).

[10]袁莎.对外话语如何“以言取效”[J].国际论坛,2015(4).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