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缤 郑涛 于爽
【摘要】村镇供水安全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关系到农村的发展水平。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村镇供水工程建设情况、供用水量、水质状况、管理方式等情况现状,分析了当前村镇供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开展村镇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村镇供水;现状情况
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目前我市村镇供水方式以单村方式为主,这种供水方式存在着水质不安全、用水不方便等问题。为保证我市村镇供水水质安全,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展我市村镇供水现状调研、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是刻不容缓的。
一、村镇供水及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
我市农村以地下水作为农村居民的主要供水水源, “十一五”以前,只有少数的农村具备管网供水能力。按照市政府相关要求,我市自2006年至今先后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截止2013年底,完成建设集中供水工程250处。2014年启动实施市政府批复的《天津市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方案》,采取城市自来水延伸、集中联片供水和供水设施改造等多种方式,解决2542个村,221.1万人饮用水问题。
二、村镇供用水及供水工程现状
1. 供水方式
天津市现有村镇3782个,人口380.8万。村镇供水采用的供水方式主要包括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村镇自产水源集中联片供水、单村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等方式。
2. 供水工程
目前,天津市村鎮供水工程,除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供水外,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建有村镇供水工程13814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2659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1155处,。主要供水设施包括生活供水机井3208眼、供水管网5.008万公里、山区储水池15069座。
3. 水质状况
我市村镇供水水质状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06项要求,水质达标。集中在环城四区、滨海新区、蓟县、宝坻区、静海等,共有517个村,62.0万人。
第二类是供水水质基本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23项指标要求,共有1067个村,79.2万人。
第三类是个别水质指标不达标,超标的项目主要为氟化物、微生物两种情况,共有2198个村,239.6万人。
4. 管理方式
目前,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方式,除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供水的517个村镇的供水由供水企业运行管理外,其余3265个村镇的供水厂(站)的运行管理大多是按照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来确定。其中,供水由村集体管理的2409个村,涉及供水人口236.6万人;乡镇政府或乡镇水管站管理的512个村,涉及供水人口41.4万人;区县水务局或区县水利站直接管理的344个村,主要在静海采用集中联片供水的村镇。
三、现状存在的问题
自2006年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水质安全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所限,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相对较低,村镇供水水平同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氟化物和微生物指标超标问题依然严重,问题如下:
1. 水处理设施配套不完善,设备简陋不能满足要求。
据统计,我市大部分村镇供水厂没有水处理设施: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厂基本上没有配备水处理设施;在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的670处集中式供水厂中,51%的水厂无水处理设施,43%的水厂有处理工艺,都相对简陋,水处理工艺较简单。
2. 缺乏必要的水质检测设备和严格的检测制度。
我市日供水量大于200吨的村镇供水厂中只有13%的水厂配有检测仪器,87%的水厂无检测仪器。加上管理机制和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既使是对水质进行检测,其检测频率和要求经常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缺乏固定的资金渠道,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据调查,我市农村供水大部分不收费,收费的水厂水价也偏低,大多数水厂为节省运行经费采取定时供水。目前村镇供水设施的日常维修养护经费基本由村委会或区县水务局承担,没有资金用于运行维护和更新改造,导致有的水处理设备无法运行或干脆停用。
村镇供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百姓居民的健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开展我市村镇供水现状调研,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将提高我市村镇供水水质合格率,形成较为完善的村镇供水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和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英华,王庆华.确保农村供水安全的对策[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2):117-118.
[2]寇立娟.确保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水价分析[C].现代水务,2010(6).
[3]金良贵.浅谈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饮用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5):206.
[4]张玲玲.农村饮水安全论文集[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7-82.
[5]李仰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9(1):32-33.38.
[6]杨爱峰.浅析农村集中供水工作的发展[J].吉林农业,20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