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沉沦

2016-05-30 02:43刘国臣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

刘国臣

【摘要】:迅速膨胀的现代城市在占领人们现实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在压缩着都市人的内心。纵观村上春树的作品,通常表现出日本后现代都市背景下个体迷惘,寻求出路的孤独感与疏离感是其特有的精神符号。书中将人的异化通过男女之间的随意的结合,直击人们现实的内心,构建了一个剥离的异世界,将人内缩的精神孤寂感扩大化,引起现代都市人心灵的共鸣。

【关键词】:人的异化;消费性感情;人与人的距离

人是具有社会性,是需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得到存在肯定。人也是需要在环境中建立一定的熟悉感从而得到精神的寄托,使心灵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寻羊冒险记》书中的“我”被物质世界所挤压,每天重复着单调而无聊的生活。随着“稳定”的生活步调,“我”逐渐对现实丧失了热爱,对生命失去了热情,世界开始被迷惘与荒凉覆盖。

人的异化表现凸显在畸形的交往方式,消费式的快餐感情,最为突出的就是“我”与三位女性的交集。小说以一位女性朋友的逝世為开端。“她的名字我已经忘了。虽然可以把死亡记载的简报再抽出来看一遍就能忆起,不过事到如今名字已经不重要。我忘了她的名字,只不过是那么回事而已……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要是在街上偶然遇见的话,一定也很奇怪吧。从前,在某个地方,有一个跟谁都可以上床的女孩,那就是她的名字。”②女孩通过与不同的男性建立关系而获得所谓的存在感,却连名字都难以留下。这种变形的交往方式,使双方都难以建立爱的联系,生命中难以留下深刻的记忆。记忆是钝化的,身体的交流难以打破孤寂的圈禁,双方仍如路人般陌生。这种生命的追求太过于无望而空虚。正如我在度过这段岁月的一段独白“那时,我二十一岁,再过几周就二十二了。眼下没希望从大学毕业,却又没有足够的理由离开大学不念……我觉得整个世界在运转不休,唯独我滞留同一场所不动。”③时光仿佛凝滞住了,生命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重。呼吸停止在某一时刻,现在与未来虚幻的难以捉摸,这种无能为力使生命变得焦躁不安。

随之而来的是“我”妻子的离去。妻子只是以一个人称代词“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她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消失,像是两个人从未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而“我”却仍旧按部就班地生活在曾经所谓的“家”。“我”试图寻找一丝她存在的痕迹,希望可以使内心安稳些。但是“我”“逐个拉开她的卧室抽屉,哪个都空空如也。她把什么都席卷一空。原先逼仄地摆在卫生间里的零零碎碎的化妆品、卷发夹、牙刷、吹风机……整整一抽屉饰物、手袋、挎包……”④所有的一切风卷残云般得都被“她”带走了,没有一丝眷念。甚至就连两人的合照都被撕成一半,只留下“我”的存在。“她”决意什么不留下,“我”也只有接受。“或者如她期望的那样,只好当她一开始就不存在。她不存在的地方,她的长筒裙也不存在。”⑤爱人是每个人后半生的家人,这种羁绊是类似血亲般的存在,可是长久的生活却没有建立稳固的关系。“我”和妻子不愿相互牵绊,虽为相处四年的夫妻,“我”和妻子却如陌生人似得淡漠。

出现在“我”生命中的第三位女性,是一位耳朵异乎寻常美丽的女郎。她拥有三重身份,普通的“她”唯一特别的就是耳朵摧古拉朽般的美丽,耳朵就是她打开自我世界的纽带。她通过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工作以及与不同的男人发生关系,试图在寻找内心认同感。“我”对于“她”的耳朵有种奇异的执着,使人感受到“我”内心的孤寂和变异。“我”和“她”因为一种需要而作为暂时的伴侣,这种关系的建立就只是以身体作为交流的媒介。两人曾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非常简单,她说,‘因为你需要我。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你只活了你自己的一半。她说得很干脆,‘另一半还留在那里根本没动。‘唔‘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无相似。我掩住耳朵,你只活了一半。不这么觉得?”⑥只活了一半的我与掩住耳朵的她,同样都只是残缺的一半,两人相遇之后,就可以组合成一个整体。这种孤独自我世界的寻觅最终以这样奇异的关系结合在一起,似乎心心相惜,但又难以维持,最终这位女孩以永远不会相见的结局而消失在我的生命里。

“我”的世界里,男女之间从本质上透视出一种不安定的社会氛围。“我”与女孩固定上床,却不是固定唯一的关系。男女之间没有稳定纽带,匆匆相遇而又匆匆离去,每个人都只是过客。女性只是以一个模糊的人称代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来是标识人的标签都被“我”忽略了,所谓的这种交际实际已经是变形的。人最深切的要求就是克服分离,通过爱与被爱,在与他人的关系得到肯定,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人情感的温度,从孤独的内心中解脱出来。这里孤独的男女都充满了对爱的渴求,孤独内心的干涸需要爱的滋润。可是他们内心难以找到解放完整自我的出口,每个人都只是在消费自己。只要时间合适,双方就可能发生联系,没有道德伦理的约束,完全是一种本能的选择。他们的孤独源自性与爱的分离,这种没有感情的交流,所留下的只能是徒增空虚。这种温暖是不可寻觅的,人们永远陷在一种恶行的循环中。村上春树以性爱为表现,使之成为人际之间保持联系的一种最深刻的交流途径。在村上的笔下性是一种亲密的交流方式,是一种情感上相互需要的表现。在这个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世界里,性的交流不仅仅在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是孤独的人相互汲取温暖的方式。男女关系的建立是人类得以繁衍和社会得以和谐的基本,可是这种基本在“我”的世界里是不稳定,没有依靠的,这无疑就是在动摇传统的人类观念。这种无谓的寂寞已经在吞噬人的感官,人逐渐变得机械而紧缩。

《寻羊冒险记》中的“我”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面对钢筋铁骨的城市丛林,无法真正地去关怀一个人。那种被环境挤压而扩大的孤独感,使我的足迹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场所,去满足生存的需要。没有热情的追求和生命的蓬勃,所充斥的只是无聊和寂寞。丰富的物质条件难以填充心灵的空虚,过分注重物质本身就是精神世界坍塌的体现。生存与死亡不再有意义,甚至死亡或许成为将孤独打破的绝好方式。人的异化就在人际关系的映衬中表露无遗。“我”无异于一具躯壳,没有灵魂,简单地维持生命而谈不上生活。这种疏离的情感折射出人在现实世界难以得到解脱的病态心理。孤独就像是深不可见的深海,每个人都在这里挣扎,沉沦,村上通过这种构建这种孤独世界给同处在孤独世界中的人留下一丝心灵的慰藉。

注释:

①《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38

②《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5、6

③《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9

④《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26

⑤《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26

⑥《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51

⑦《寻羊冒险记》(日)村上春树∕著 林少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p301

参考文献:

[1]张卉.《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孤独意识》.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6月5日

[2]赵若涵.《寻羊冒险记》.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