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君 夏兴 刘超群 陈安 李新华
摘 要: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运动解剖学》教学分为理论及实验教学两部分,其教学设计有别于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运动实践。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知识,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摸索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运动康复;《运动解剖学》;教学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是针对高等院校体育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提供了运动实践的理论依据和训练方法,也为学生们在后续专业理论课程(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习打下形态学知识基础。
我国现代运动医学始于1953年,中央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的前身)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研室。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进步,及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医学和体育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对于运动医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医学院校开展《运动解剖学》教学,怎么突出《运动解剖学》教学特点,是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
一、探讨《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
(一)《运动解剖学》教程设置特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运动解剖学》在教材各章节编写中分为:人体组成结构基础、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及人体的发生与生长发育。其中就将《正常人体解剖学》中人体九大系统的内容包括其中。在第一章里增加了《组织胚胎学》的细胞结构和四大组织的具体内容。着重强调体育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运动系统学习中,将体育运动中专业术语、及关节、骨骼肌运动训练效果的解剖学依据进行重点讲述。
因此,《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内容需要在以下几点区别于《正常人体解剖学》,凸显“运动”的重要性。
1.具体骨骼肌在讲述位置、附着点、及收缩产生的运动过程中,结合对应骨骼肌力量与伸展性练习的动作和方法。
2.作为骨骼肌训练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其形态学、生理学特点,进行骨骼肌针对性、抗阻力、匀速、全幅度训练原理及方法教学;提出柔韧素质概念,强调发展骨骼肌柔韧度能增加人体各环节运动幅度大小,按照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交替进行等原则进行有效练习。
3.其他八大系统,在讲述各系统器官位置、结构特点后,注重体育运动对其影响的介绍。
(二)《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1.多媒体教学能很好的运用于运动解剖学教学。传统人体形态结构的学习需要大量形象直观的教具及挂图。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教学后,多媒体实现了大量图片展示、文字描述功能,随着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出动静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运动解剖学》理论教学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认识人体结构,解决运动训练的实际问题。因此我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提出案例,通过课前预习提问、小组讨论,总结、课中演示完成教学。如仰卧起坐动作,提问:参与训练的肌有哪些;手放在不同位置时,腹肌承受的负重差别,哪种方法训练效果更好。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课堂上通过制作的ppt进行详细的讲解演示。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主动探求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训练中的问题。
二、《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运动解剖学》隶属于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教育需要培养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教学过程中要解答关于:某个体育运动有哪些关节参与,哪些骨骼肌提供动力,哪些训练能增加运动的力量和运动幅度,等相关专业问题。
(一)《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常见弊端
开设在医学院校的运动解剖学容易套用医学教育模式,导致实验教学体育专业性不够。出现人体结构讲解详细,而运动实践的讲解不够等弊端。开设实验课时,仍然以观察组织形态、骨、关节、骨骼肌、内脏等教学标本为主。虽然能强化学习相关医学形态结构,清楚认识人体构造。但脱离了与运动实践结合的教学目的。
(二)改革《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
根据运动解剖学教学目的,突出实验教学重要性。目前,实验课占到整个教学环节的50%。安排实验教学包括实验室示教,及室外实践实验两部分。实验室示教可以直观学习人体骨的形态、关节构成、骨骼肌的附着位置。室外实践能体现出运动解剖学的运动特点。把学生带到户外运动场地。分析动作完成所需要的人体各环节的运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动作名称的确定,描述动作要领,分解动作开始到结束的各阶段,如立定跳远包括预蹲、蹬地、腾空和落地缓冲四个阶段;上肢运动包括向后摆臂和向前摆臂2各阶段。最后分析各阶段各环节运动状况。户外实验课的优越性在于能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克服常规室内教学学生被动听课的缺点。
三、《运动解剖学》考核
理论考核占70%,实验考核占30%。理论考试包括解剖学知识及运动专业术语的考核。而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技能考核和平时成绩。实验考核突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的特点。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中教师规定几个动作,要求学生讲解动作完成过程中关节、肌的参与情况。进行动作分析,并完成动作分析制表。这样的考核注重提高学生应用解剖学知识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
《运动解剖学》是一门融合医学与体育运动知识的新型学科。怎样把两者有机结合,服务于艺术、体育等。还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旨在培养更多的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冬梅,刘桂华,董荣.运动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J].体育科学研究,2003,7(3):34-37.
[2]宋卫红.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教育探讨,2008,7(7):729-731.
[3]戚正本.类比推理法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0,18(2):66-68.
[4]王磊,王尊.康复治疗专业中运动解剖学课程的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1,10(19):1002-1004.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