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2016-05-30 22:42刘兴宇王克贵姬晓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0期

刘兴宇 王克贵 姬晓旭

摘要:当前我校对吸引博士研究生投身助教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其中包括学校政策及经费支持、助教管理系统、助教工作的量化考核三方面内容。而这一方案也在我校付诸实施,从教师反映以及学生成绩来看,助教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也有相关的问题需要注意及完善,具体包括助教培训、考核以及管理三方面。而面对我国高校整体研究生助教制度研究起步较晚的状况,该制度的完善还需广大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研究生助教制度;实践方案;西南交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30-02

研究生助教制度作为研究生“三助(助管、助研、助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国内高校实行多年。目前大部分高校均以聘请硕士研究生为主,其助教劳酬相对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仅承担批改作业等简单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并不明显。针对此类情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单独设立研究生助教酬金,用于聘请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担任本科课程助教。其目的是在提高研究生助教待遇的同时,增加其工作强度及内容,充分发挥教学辅助作用,进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我校背景

自1999年本科生扩招以来,我校学生人数居高不下,但教师人数并未大幅增加。其中,以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较为突出,他们承担大量的基础教学工作,平均周工作量达10学时以上,部分教学班超过100人,甚至个别课程达到180人。在此规模下,授课教师往往仅能采用以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播模式,很难激励学生参与到探究式、研讨式等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不足,对于知识的接收程度相对较低,也进一步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研究生人数的增长,我校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到1万余人,其中每年招收的博士研究生超过350名。对于大多数博士研究生而言,其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的机会较大,若在学生阶段有机会参与助教工作,将有利于其积累教学工作经验,并能帮助其顺利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助教工作对于教师、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来说,将实现三赢。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博士研究生不愿意参加助教工作,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领域。那么,如何吸引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助教工作中,并能保证其投入足够的热情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实践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本科教学的辅助作用,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我校提出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的实施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学校政策及经费支持。加大研究生助教经费投入是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重要支撑,目前在国内设立研究生助教专项经费的高校中,每年投入费用超过1000万的已不在少数。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我校于2014年修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之时,提出“我校一年级、二年级博士生担任助教者,助学金为3000元/月;未通过助教遴选者、上一学期助教考核不合格者、不愿或不能担任助教者,助学金为2000元/月”。此举将博士研究生助教的经费制度化,不仅将助教劳酬纳入研究生助学金体系,而且大幅提高了助教酬金,势必能吸引到相当数量的博士研究生参与助教工作。在实施本项管理办法的第一个学期中,共有500多名博士研究生担任本科生助教,学校投入的经费达到300多万。

2.助教管理系统。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参与到助教工作,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完成助教的遴选、考核及评价等各项工作,其中信息化系统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在现有本科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助教管理子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研发并投入使用,真正实现助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助教课程申请、助教遴选、助教考核及评价等。

(1)助教课程申请。首先根据每学期课程表自动确定助教课程相关信息,包括学生人数及任课教师等。教师登陆后,可查询到本人所授课程并能提交助教需求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工作内容、要求、时长及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等,最后由学院对其助教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将最终生成助教课程清单,其中包括课程信息、教师要求及需求数量等信息。目前我校主要配备助教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优质示范课及新生研讨课。

(2)助教遴选。如何让研究生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助教岗位,教师又能挑选到满足课程要求的助教呢?我校通过多次研究论证,最终提出师生互选的方案。研究生登陆系统后,首先将查询到所有助教课程及相关要求,之后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及兴趣特点最多选择其中三门课程提交助教申请。研究生提交助教申请后,相关课程的教师便可从中挑选适合本课程的助教。而未被选中的研究生,仍可提交其他课程申请,直到被选中为止。此举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及研究生的需求。

(3)评价及考核。对助教的评价及考核工作相对难度较大,如何能准确反映出助教的实际工作情况,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目前我校采取中期评价和期末考核两种评价模式相结合,助教考核成绩由两次评价的总分构成。其中,中期评价由任课教师在网上提交,而期末考核则由任课教师首先对助教进行总体评价,之后可按比例分配助教评价组成部分,例如教师和学生各占50%等。整个评价环节可由教师单独完成(如整个助教工作仅面向教师),也可由教师及学生按比例完成。为鼓励助教多方面参与面对学生的工作,例如研讨课、习题课等,我校将每年优秀助教的参评条件设定为学生评价比例不低于50%。另外,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助教,学校会为其提供申诉通道。而最终仍不合格的研究生,学校将取消助教资格,直到其重新参加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

3.助教工作的量化。助教考核应包括工作态度、质量及数量等。其中,在如何将助教工作量化,以检验其是否达到相应标准,我校也做出了一些尝试。教务处在调研国内多所高校助教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再结合我校助教1000元/月的劳酬标准,最终提出助教每周工作8小时,每学期工作18周的基本时长要求。在具体工作的时间量化方面,为方便助教计算,我校也给出了部分工作的计算实例,例如批改作业按照50本/周,6分钟/本,300分钟/周,15周计算,共4500分钟;答疑按照120分钟/周,8周计算,共960分钟等。除此之外,学校还专门印制了助教工作手册,要求助教每周如实记录工作内容及时长,并由任课教师签字确认。在每学期末,助教需将工作手册统一交至教务处,并作为期末考核及优秀助教评选的参考依据。

三、几点思考

在开展助教工作的这一学期里,教务处对其中16个学院的22门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认为开展助教工作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另外,从学生的期末成绩来看,例如,已配备助教的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成绩较以往学年都有显著提高。但在助教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1.助教的有效培训。助教培训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在助教遇到各类问题时,能够以教师的角度思考并予以解决。那么怎样的培训才算是适当,并能被大家接受及认可呢?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助教的培训仅包括岗前培训,研究生参加培训并合格后,方具有上岗资格。但笔者认为助教培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岗前培训只能帮助研究生了解到教师的基本职业规范、师德师风及部分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且其中大部分都限于理论知识。虽然少量学校在培训过程中会增加研讨课或习题课等实践教学环节,但总体而言,岗前培训远不够提升助教的实际教学辅助能力。因此,除岗前培训外,笔者建议学校还应该针对助教(尤其是已上岗的研究生)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例如以教学研讨会、观摩会等形式,在师德教育、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予助教更多的帮助,使其能更加自信地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另外,学校还应有固定的人员或办公室,能够及时倾听助教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并能提供相应的帮扶活动,帮助其持续改进。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及帮扶,助教将有机会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助教考核。助教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客观评价其工作能力、态度及质量等,而工作质量的考核一直是其中的难点,那么如何能够做到客观真实呢?笔者认为在制定助教考核体系时,首先应多采用客观且易量化的指标,例如工作时长、工作内容及频率等,尽量减少主观类型的指标,例如“课程教学组织好”这类学生都可能没有一个固定概念的问题;其次,评价指标的问题数量上,建议不超过10个,而学生完成评价的时间上应控制在30秒至1分钟以内。最后,学生进行评价的时间点也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学期中进行较为恰当,此阶段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时间较充裕,给出的评价结果也相对真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学生每次登陆教学管理系统时至少提交一门课程的助教评价,涉及助教的所有评价可在4至5周内完成。

3.教师的管理。在配备助教后,是否所有教师都能有效地发挥助教的作用,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呢?在我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由于个别教师对课程教学缺乏有效规划,或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去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对于助教应从事的工作不够了解,导致助教仅仅参与批改作业等工作,且工作量不饱和,最终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帮助甚微。而助教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也提升较小,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对教师的助教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助教和学生对教师及课程进行客观评价,是比较可行的办法之一。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督导组专家对教师的助教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可采用对其进行培训或暂停助教工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以达到助教的配备及使用更加有效合理。

我国高校对于研究生助教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实施过程中也还有很多不成熟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值得广大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