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说好‘普通话’,也要讲好‘四川话’”

2016-05-30 10:48陈晖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结构性农产品农民

陈晖

2016年2月2日上午,四川省委《关于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即“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这是省委“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秀彬,解读、梳理“一号文件”中惠农利农的“干货”。

四项内容首次写入“一号文件”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几项“首次写入”,比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这次省委“一号文件”有哪些“首次写入”?

杨秀彬:省委“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重点工作,较好地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我们把这称之为“既要说好‘普通话,也要讲好‘四川话”。

今年首次写入省委“一号文件”的内容,从板块来看,有四项:

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

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到2019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等。

在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方面,提出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加快建设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编制“十三五”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和专项、区域规划等。

在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提出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等。

这些首次写入文件的政策,都是我们在经济新常态下,贯彻中央新要求,落实发展新理念,结合我省实际情况,针对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创新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工作重点

记者: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安排部署。如何理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秀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命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着力重点。省委“一号文件”在第一部分第一条中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目前,从我省的实际情况看,重点是调结构、树品牌、促融合、补短板、降成本。比如,在农业结构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在农产品品牌上,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地域品牌和全国知名品牌;在产业融合上,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补短板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特别是解决农产品流通“起初一公里”难题;在降成本上,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做文章,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投资回报率、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总的来看,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要且紧迫,必须花大力气去推动。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杨秀彬:从目前来看,我认为重点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难题:

第一,农民持续增收的难题。去年农民收入增速6年来首次回落到个位数,从收入构成分析,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大宗农产品国内国际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下,增长空间进一步缩小;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近5年增速回落了10个百分点,增长回落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财产性收入增幅很大,去年达到21%,但在收入构成中占比很小,仅为2.2%;转移性收入受“黄箱”政策(黄箱政策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妨碍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政策措施,记者注)的“天花板”限制,以及补贴方式转向“存量不变”“增量调整”,国家对农业大规模补贴的空间变窄。可以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于支持农民持续大幅增收难度加大。

第二,脱贫攻坚的难题。“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1000万,贫困发生率从20%下降到6%。但是,我们要看到,尚未脱贫的380萬农村贫困人口是经过精准识别确定下来的贫困户,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到2020年,全省88个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贫困村要全部退出,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任务尤其艰巨。

这两个方面的难题,是农业农村各方面诸多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反映农业农村工作的综合性指标,也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号文件”惠及6000多万父老乡亲

记者: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前提下,我省如何立足实际,讲好“四川话”?

杨秀彬:历年我们起草省委“一号文件”都始终把握一条,就是要结合我省“三农”工作实际,讲好“四川话”。比如,在产业发展上,强调继续培育一批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大力推广“农业共营制”等新机制、新模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基础设施上,深入推进1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等;启动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和“四大板块”新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农民增收上,提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强化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大规模开展绿化全川行动,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四川特点。

记者:我省连续13年出台省委“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农村工作。文件以强农惠农富农为政策导向,都直接或间接惠及广大农业农村,那么,今年的“一号文件”,能让6000多万老乡们获得哪些实惠?

杨秀彬: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从农民群众能够直接获得的实惠来看,有七个方面:比如,文件提出要用5年时间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基本都得到培训;要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县或示范县;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要支持农产品烘干、仓储、分选设施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要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化到户,让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收益;要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农民融资困难问题;要优先解决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基本住房等等,这些都是含金量很高的政策,都是广大农村老乡们能够直接受益得实惠的政策。

记者:近年来四川深化农村改革,始终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要内容,今年提出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行动,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秀彬: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都离不开人这个关键要素。这些年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始终抓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关键环节不放松。今年明确提出要用5年时间,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基本都得到培训。从培训的对象来看,既包括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也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还包括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以及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从培训的内容来看,既包括农业种植养殖等生产技术,又包括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还包括农业质量品牌等经营管理知识。目前,我省有家庭农场近两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9000家,工商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5万多个。大致估算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群体,要基本都得到培训,人力、物力投入很大。中央下的决心很大,我们一定要认真细致组织好、落实好、开展好这项工作,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真正发挥作用,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责编:刘艳梅

猜你喜欢
结构性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