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五年来语言磨蚀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6-05-30 13:43叶珍
亚太教育 2016年32期

叶珍

摘 要:就目前的语言磨蚀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对其研究并不是很多。相对而言,语言磨蚀在我国的语言研究领域还算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经论文阅读和整理发现,近五年来我国学界对语言磨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词汇磨蚀研究;二是对语言磨蚀发生的机制及原因分析;三是探讨语言磨蚀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词汇磨蚀;磨蚀原因;外语教学建议

一、引言

Lambert在1980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技能磨蚀大会”上首次使用了“磨蚀”一词,语言磨蚀便作为一个新的语言研究领域被确立起来,此后很多国家的学者开始了有关语言磨蚀的研究。关于语言磨蚀的定义,目前学界的学者们对此也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通过对众多的定义比较,笔者认为钟守满和孙崇飞两人对“语言磨蚀”所下的定义是最为全面和完善的。他们认为所谓的语言磨蚀就是“双语或多语持有者因生理、心理、认知以及社会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其持有的一种或几种特定语言(母语或外语)的使用频率减少或停止,以致该种或几种语言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非病理性、代内的、可反复的、个体减退的现象”。[1]由此看来,语言磨蚀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且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纵观近五年的学界对语言磨蚀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学者们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语言磨蚀发生的机制和原因、探讨语言磨蚀对国内外语教育的建议以及词汇磨蚀方面。

二、词汇磨蚀研究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还可以进行一些言语交流,但没有词汇,人们就根本无法说话了。”[2]可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掌握好词汇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言磨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词汇的磨蚀上。而且就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于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他们主要还是将焦点放在词汇磨蚀上。通过整理现有的关于词汇磨蚀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目前学者们对于词汇磨蚀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的是实证调查的方法,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金晓兵和倪传斌(2011)通过对128名平均毕业年限在四年半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从词语的使用频率、词形、词义和词性等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词汇磨蚀的调查,发现易磨蚀的词汇是那些意象偏低,百万词库中出现频率低于430次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3]再有王键、李洪民(2015)两人,他们也对词汇磨蚀进行了探究,通过对296名中断英语学习1-15年的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中断英语学习时间越长词汇磨蚀程度越高,而且就磨蚀速度来说,呈现出先快-中慢-后快的趋势。同时他们还发现,产出性词汇比接受性词汇的磨蚀程度更为严重。[4]对于词汇磨蚀的变化趋势,倪传兵(2013)也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他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词汇磨蚀的动态过程进行研究,明确指出词汇磨蚀出现前快-中稳-后快的趋势:学生在毕业后的2年内磨蚀最快,在毕业后2-6年磨蚀较稳定,6年后磨蚀则再次加快。[5]同时还有李晓娜(2013),她对高校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调查,对数据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得出了结论:高频词汇较其他不常用的词汇而言,被磨蚀的速度更慢,而且也不易被磨蚀;同时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语言的输入以及老师的讲解等变量对词汇的磨蚀都有影响。[6]

对于词汇磨蚀的研究,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阐释,而且多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最终的结论都是以调研的数据为支撑的。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词汇磨蚀的进程和影响因素,还是比较科学的且具有说服力的。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关于词汇的研究还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很多学者在研究时选择的时间比较短,有的甚至只是做了个问卷调查或是现场测试,并没有做长期的跟踪调查;还有就是很多研究选择的对象都有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广泛地涉及不同年龄层或是不同学历的人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效度。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成果显示的只是属于被调查的一部分人暂时出现的语言磨蚀状况分析,并不能代表大部分人长期的语言磨蚀的真实状况,这就涉及到了调查研究的信度问题了。而这些研究者调查出来的研究结论,是否可信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了。

三、语言磨蚀发生的机制及原因

目前学界很多学者都把语言磨蚀被看作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语言的习得的进程。他们普遍认为,学习者在习得某一种外语的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语言的磨蚀的出现。语言磨蚀的出现是学习者适应环境时自然而然出现的结果,它的出现对学习者来说是不可抗拒、无法逃避的。就近五年的研究成果来说,学界对于语言磨蚀出现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王湘云(2011)指出,影响语言磨蚀的原因主要是有七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年龄差异、其他语言的干扰、文化程度的高低、态度与动机、目的语的文化氛围、教师的教学方法。[7]除此之外,王湘云(2011)还将语言磨蚀的原因分为内部机制(学习者的对目的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学习者的文化程度、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频率)和外部机制(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其他语言的干扰)。[8]潘永霞(2012)通过对154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结束了一年半的英语学习之后的3个月语言磨蚀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语言磨蚀还跟性别有关,她认为相比男生来说,女生的语言更易受到磨蚀。[9]再有李更春(2013)将学界已有的用来解释语言磨蚀的各种假设进行了归纳和评析。并明确指出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主要是:受蚀年龄、使用语言的频率和动机或情感。[10]而周伟(2013)认为,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主要有八个方面:受蚀前外语水平、社会情感因素、与受蚀语接的方式、外语学习方式、年龄、受蚀时间、目的语语种、读写能力,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1]

综上看来,就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来说,学者们的看法大致相似。而在这些普遍被认可的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之中,笔者认为最主要因素的还是在于使用语言的频率。众所周知,语言磨蚀并不是意味着语言在大脑中永远地消失了、忘却了,而只是语言能力出现了退化,从而导致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提取困难,而主要是因为平时对该语言的使用频率过低造成的。只要我们在平时提高语言的使用频率,遗失的语言信息是可以被重新激活的。而且语言磨蚀是有规律可循的:习得水平越高,语言磨蚀的程就度越低;先学后忘,后学先忘。因此,只有不断地使用语言,才能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和加深对语言的记忆,从而降低语言磨蚀的程度。

四、探讨语言磨蚀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建议

很多人认为语言磨蚀一直是作为阻碍因素存在于我们学习的过程之中。但是我们也无法否认,正是因为语言磨蚀的存在和对其原因的探究,给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进行教学反思,进而指导教学改革,使之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而学生而言,可以让他们采取更加有效地学习策略去减少语言磨蚀对语言习得所带来的阻挠,促进学习效率地提高。目前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也是学者比较关注的。比如:周伟(2013)从中介语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中介语对语言磨蚀的影响。他指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中介语的使用时间和减少中介语的反复性,达到弱化语言磨蚀的速度和程度。因此,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中介语的使用,争取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外语环境。[12]朱嘉春(2011)指出,我国在进行外语教学时要在适合的年龄进行,并不是越早越好;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法教育,但是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度进行;最后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课堂环境和参与语言活动的机会。[13]此外,李靖舒(2011)也提到,对于语言磨蚀,教师应该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关键阈时期,因为语言关键阈时期就相当是语言磨蚀的分水岭。一旦学习者越过了语言关键阈时期,那么他们的语言能力就稳定下来了,语言就不易磨蚀了。同时作者还指出,教师要加大课堂上的有效语言输入力度,系统地传授语言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尽量少用母语,减少语言干扰;增加课后语言接触,延续语言教育等。[14]

毋庸置疑,以上的建议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改革是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有助于我们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尽量减少语言磨蚀,提高学习效率。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学习者的输出性语言技能(口语、写作)比接受性语言技能(听力、阅读)更易受到磨蚀。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国内缺少外语的使用环境。笔者认为当学习者处于学校教育阶段时,以上教学方法或许可以降低学生的语言磨蚀程度、减慢语言磨蚀速度。但是一旦学校教育阶段结束,国内又缺乏外语使用环境,那么外语就会被学习者搁置,久而久之,其外语能力一定会受到磨蚀。因此,为了持久地保持某种外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减少语言磨蚀,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不间断地学习。

五、结语

虽说,目前我国语言学界在关于语言磨蚀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如:语言磨蚀的研究理论陈旧,目前国内研究所用的理论多数是借鉴和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缺乏自主创新;语言磨蚀研究缺乏跨学科意识,磨蚀因素和成因分析有待进一步结合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等。另外我国目前关于语言磨蚀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局限在以上三个方面,研究内容比较局限,而且他们的见解差不多都是大同小异,新瓶装旧酒,缺乏创新和突破。因此,我觉得对于今后的语言磨蚀研究方向应该更加多元化,研究方法和内容应该更加具有创新意识。比如说,研究方向上,目前学者们都是研究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在汉语的环境下的英语磨蚀。笔者认为,也可以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汉语环境下对除了英语之外的第三语言磨蚀;或外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等。研究内容上,也可以更多的涉及到语音、语法等方面的磨蚀研究;或关于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磨蚀状况的对比研究;也可以研究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或语言功能磨蚀等。在研究方法上,笔者认为,语言磨蚀的研究应该多采用历时的方法,选取更多的时间段来记录,来对比分析语言磨蚀的过程、状态和阶段性结果。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用谈话法、叙述法、描述法或是设置情境法等,不要仅仅局限于问卷或是试题测试。

参考文献:

[1]钟守满,孙崇飞.跨学科的语言磨蚀研究——从语言磨蚀的定义谈起[J].外语教学,2012.3,(2).

[2]陈万会.论第二语言词汇研究与教学地位的变迁[J].聊城大学学报,2006,(5).

[3]金晓兵,倪传斌.外语磨蚀词汇的语言学特征[J].外语学特刊,2011,(4).

[4]王键,李洪民.中断学习二语习得者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界,2015,(1).

[5]倪传兵.外语词汇磨蚀的动态研究过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1).

[6]李晓娜.影响第二语言词汇磨蚀的变量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

[7]王湘云.语言磨蚀原因与应对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

[8]王湘云.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9]潘永霞.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磨蚀的性别差异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10]李更春.语言磨蚀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

[11][12]周伟.从中介语看语言磨蚀影响因素的本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7).

[13]朱嘉春.语蚀理论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点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14]李靖舒.语言磨蚀研究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