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村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研究

2016-05-30 07:20:43张军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个体作文

作文是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抒发情怀以及个体精神升华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个体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强烈的个体代表性。因此对农村语文作文教学而言,在个性化作文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现人格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个体化作文为研究视角,对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以后的农村语文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农村学校个性化作文教学对审美的呼唤

从农村作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农村学校作文教学模式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个性化与审美性两个方面。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目前的困境一方面与农村学校的传统教学理念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有关。农村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和模式最终造成农村学生在个性发展和审美情趣建立方面较为落后。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强化农村学校作文个性化教学,在个性化作文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当前农村学校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学生个性化作文中的审美特征

(一)亲历性

宏观教育环境的变革使得素质教育被推向前台,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这使得学习过程具备了较强的亲历特征。同样在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中,审美体验的获得离不开客观形象和情感的经历与感悟,并且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其在作文过程中亲历性的审美体验不可或缺。审美是个体对事物的感知、感悟,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因此审美具有亲历性特征。

(二)个体性

审美的个体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发生体验时所产生的审美感悟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是其内心世界对事物个体理解的外在表露,具有独立性特点。从作文的内涵来看,作文是个体独自完成的、个性化的真情流露,是将自己的审美理解运用文字、以自己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作文过程中的某些观点、主旨、文笔、语言等都是自己的主观表达,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这无疑体现了个性化作文审美的个体性。

(三)情感性

学生在个性化作文中的审美体验是其在审美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投入情感的参与,即主体对自己情感的觉察和认知。作文本身是一种体验转化形式的过程,而体验本质是一种情感性的经历,因此说作文没有情感投入就不是真正的体验。审美的体验则是个体对美的追求而合理引导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并将其融入到作文之中,这体现了个性化作文审美的情感性特征。

(四)直觉性

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对审美的直觉性有过这样的描述:“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直觉时的特质。”由此可见,审美体验无疑是具备直觉性的,它在人思维中通常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是直接领悟本质,这说明审美是直觉而非反省。

(五)创造性

从审美的本质内涵来看,审美感悟是产生于自由、开放、抽象的世界中,是人实现创造的心理过程。个体对事物产生的审美情趣是与众不同的,由此而产生的内心感悟也非循规蹈矩,而是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的。从某个方面来看,审美可以看做是个体对事物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跟着感觉走动,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创新体验、迸发出的新奇灵感,最终这些以文字形式形成的作文就具有了个性、审美性与创造性,最终形成一篇好的作文。

三、农村学校个性化作文中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在确立主题与个体观察中培养审美能力

农村学生相对而言在生活经历方面较为简单,见识到的新奇事物较少,因此在农村学校个性化作文的审美教学中,可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通过细心的观察来获得更为丰富的形象感悟。通常语文教师需要在作文教学中适当地教导学生更多的审美学习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比如观察法、比较法、自我发现法等。此外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个体观察来丰富学生内在意象的储藏,在观察中让学生进行自由想象。通过观察,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以观察感悟为基础实现作文立题,在确立主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知是非、真假、美丑等情感价值。

(二)在互动选材中培养审美能力

凡是用来提炼、表现主题的事物和观念都可称之为作文材料,材料是构成作文的重要素材,因此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应重视素材的选择。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真实的材料,激发真情实感,通过真实材料培养学生具有个体化的审美情感;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典型材料,鼓励和培养学生用美的眼光选择新奇材料的个性意识,常用的方法有联想法、多角度思维法、借鉴法;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生动、形象的材料,进而从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感觉。

(三)在语言运用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语言文字是构成作文的重要因素。作文是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将抽象的思维和情感转换成为具象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固然重要,但语言不可或缺。在作文写作过程中,个体的不同必然使语言不尽相同,而且情感表达亦不相同,这不仅能够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而且还在个性化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真实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审美语言的教学引导中,着重从语言的意蕴美和色彩美两个方面进行。

(四)在个性阅读体验中培养审美能力

从语文教学来看,作文并非孤立环节,其与阅读相辅相成,因此在农村学校个性化作文的审美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和阅读训练。首先在审美中阅读,鼓励和引导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去阅读,获得美妙的体验;其次在阅读中体验,针对不同的阅读素材,语文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最佳阅读方法来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会;再次在体验中表达,通过阅读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并将其转变为个性化的文字语言,最终在一定的要求下构建成为作文,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丽.学生审美体验与学生作文训练的有效整合[J].作文教学研究,2015,(5).

[2]邵秋霞.初中生个性化作文的写作思维定势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6).

[3]刘宗林.农村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2,(4).

(张军 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734000)

猜你喜欢
个性化个体作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