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已经经历十年不平常的路,如果说十年课改的最大收获是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说十年课改带来了教育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势不可挡。我们的教育已从过去那种单一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变革为多种方式并举、多种方法并存的局面。可以说,当前的教学处在思想比较活跃的时期,处在教学正变革的前夜。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仅就新课改的目标来说,整个课改的推进并不是很顺利,课堂教学改革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语文考试改革严重滞后,我们的教学考试改革还在原有的层面上徘徊不前。
对整个教育教学来说,任何考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什么样的考试,就会有怎样的教育。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取消考试无疑是不可能的。要想有所突破,我们就必须在考试题型上下功夫、做文章。多年来,我们的考试题型还一直是以知识的考查为核心目标。我们的题型还只是字词考查、阅读理解考查,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来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思维能力,没有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这样就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失去前进的动力。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内容,语文教学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阅读就应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考查学生面对材料的提取能力。就语文教学来说,笔者认为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这也是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根本。何以这样说呢?信息能力的考查可以看出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学生快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考查出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通过对学生的信息能力的考查,还可以评定出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文考试不单单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获得有价值的结论的能力。其次,信息素养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换代异常频繁,如果我们只是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让学生学习,如果我们只是重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却不知道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会使我们语文教学失去根本。目前,许多大学生、研究生不会写论文,写不出有独特见解的论文,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不知道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不会研究问题,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都与我们语文教学的偏差有关。可以说信息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研究能力也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的学生不会查阅文献,文献意识差是论文抄袭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文献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要想使学生将来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要想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社会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具备资源意识与基本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加大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在语文试题中,我们少放或者尽量不放那些客观性的试题,我们要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材料,让他们阅读,并从中进行一定的推理研究,并写出研究报告。
由此可见,研究能力是我们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我想语文的基础性也就体现在我们学生的这种基本能力之上。学生将来可能不是作家,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是在培养作家,而是在培养公民。而我们的考试题目却更多的是在考查学生的文采,但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却严重不足,思维能力没有在考试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的研究工作离不开提取信息,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呢,却没有培养和考查这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面的让学生理解文本,却不知道综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我们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没有培养学生的的研究意识,学生的综合能力、概括能力等都没有在语文考试中得到体现。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而不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国外语文考试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法国的语文考试笔试为四小时,有三个问题供考生选择,考试文章类型大多是辩论性文章。文学评论和其中文学评论是写一篇以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分析辩论性文章分两部分,一是就文章内容回答问题,二是针对一段或数段的写作。文学评论的考试也包括两部分,一是回答问题,主要是阅读和方法上的问题;二是复合评论,写一篇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内容是大纲规定要考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语文考试都将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作为主要内容。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将思维与概括能力综合起来考查,让学生透过许多文本分析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去我们的语文考试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大多是文学写作,也就是说写作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的学生将来所面临的不是单纯的写作,而是实际的语言工作,他们将来大都从事各行各业工作。而如今我们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不会写论文,不会做研究,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这种语文考试没有考查学生的信息能力,导致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缺乏,研究能力较差。这也是造成我们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不会写论文,不会搞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拿当下作文考试来说,我们传统的作文考试常常以文学考查为主,这种文学性的考查,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采,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却很难从中得到考查,特别是思维的深刻性很难在作文中得到体现,华丽的外衣下面是苍白的内容。同时,无论出题者还是阅卷者,都将目光放在文采上,却很少考虑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作文的内容都是要学生表现文采,而文学性的东西在社会上容易找到,我们有一大部分学生可以套作文,仿制作文,但是在文中很难看到学生的真情实感,很难看到学生的真知灼见,有的只是华丽的外表,似曾相识的观点,雷同的结构,这样就出现了那种绣花枕头似的文章,好看而不中用。同时这也给那些投机取巧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那些大量的模仿复制的作品泛滥成灾就是一个明证。千人一面,千曲一腔的作文比比皆是,语文考试走入八股考试的泥潭中去也就不足为奇。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从改革我们的语文考试做起,只有我们的语文考试转变为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转变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来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一个大的转变。
( 闫新武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中心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