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浅探

2016-05-30 07:25:26杨燕斌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素养资源

新课标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提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新要求。语文教育由于其基础性、工具性的特征义无反顾地充当起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排头兵。本文在分析中学生当前提升语文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来探讨语文信息素养的概念,论述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三大内涵:巩固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强化学生的语文信息意识,增强学生语文信息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其中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具活性、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的能力,尤其在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商业贸易和社会交际中,均体现为对信息资源、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早在上个世纪末,美国教育部经过调查,形成一份人才素质报告。报告指出:信息时代的人才除了必备的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品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与信息时代特征相适应搜集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方法的能力,即“信息素养”。所以对学习者进行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搜集使用信息能力成为当代社会对未来教育提出的一项必然的要求和挑战,并且也是信息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无独有偶,2002年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也提出:已配备电脑的学校,可教授学生使用键盘录入文字,教会学生尝试使用信息网络、图书馆等多种信息渠道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养成收集、分析、评价、优化和发布信息的素质。这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语文教育勇敢地担负起培养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重任。

目前语文界对语文信息素养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更不用说提出学术界认同的准确概念。著名的教育信息化专家祝智庭把信息素养的内涵细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信息素养、学科信息素养、特殊信息素养和科学信息素养。由于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因此,笔者根据专家学者的论述,并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实践认为,语文信息素养应处于信息素养之下第二层次的内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收集、分析、评价、优化和发布语文信息的素质,即语文学科素养。具体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素养,语文信息意识和语文信息能力。其中基本信息素养是语文信息素养的基础,语文信息意识是语文信息素养的前提,语文信息能力是指在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中所应有的搜集语文信息、整理语文信息和发布语文信息的能力。

然而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仍对学校教育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使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们也已然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并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学校改变以前设单一基础型课程的状况,相应增设拓展深入研究课。但是因为面临中高考的压力,许多学校仍把考试课程教学放在首要地位,而之前所开设的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形同虚设。基于现代社会学习需要的语文信息素养更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通过了解,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过不同程度接触网络的经历,但是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仍很差,其表现在学生运用电脑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聊天、玩网络游戏、阅读网络小说、看网络视频等,没有全面理解信息时代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功能,更不用说适当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语文学习服务。同时,他们利用网络时代信息工具的收集、处理、利用语文教育信息的能力也很差。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对操作系统了解甚少;对电脑办公软件了解也不多;更不用说利用数据库和语文学习网站进行语文学习信息的检索和处理;至于对收集到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更无从谈起。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充当好学生提高语文信息素养的引路人。

首先,巩固学生基本信息素养是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基础。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用,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逐渐增多,表现出基本的信息素养:学生能够比较熟悉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偶尔会运用word等极少数办公软件,有些懂得网络资料的下载和上传,甚至个别会收发电子邮件。学生有了一定的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为提高语文信息素养打下基础。笔者一方面要求学生不要把信息课作为副科来看待;另一方面在语文课给学生补充教授按照学习主题查找、收集相关材料的方法。比如笔者在教学《乡愁》时要求学生搜集国内外关于乡愁的诗歌或故事。笔者也给学生推荐一些语文学习网站,如洪培新语文网、三槐居等,让学生不会觉得在信息的宝库面前束手无策。当然最重要是加强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的信息的侵蚀,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的免疫力。

其次,强化学生语文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前提。

在信息化浪潮奔袭而来的今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生活处处都有语文的范围也因此得到拓展,网络技术让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学生如何抓住生活中各种信息包括网络信息选择出自己需要的语文信息资源,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语文信息意识,培养学生成为信息时代的“淘金者”。学生只有具备语文信息意识,才能把握住对自己语文学习有用的东西,才能从信息社会吸收对自己语文成长有益的成分。

第三,增强学生语文信息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核心。

语文信息能力应包括语文信息搜集能力、语文信息整合能力、语文信息发布能力。传统生活中信息来源多出自书报、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媒介,它们的信息在正式发布前一般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真实性。而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任何人或集体都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发布任何信息,从而造成信息的良莠不齐。网络上语文信息资源也是一样,因此我们在选择语文信息资源时需要对所选取的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价,这就需要语文信息搜集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辛辛苦苦找到的语文资源还要进行鉴别,真是麻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学生鉴别语文资源的过程,不但是加深对资源的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性质、真伪和价值的分析、判断的过程。比如笔者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节课时,要求学生收集与贝多芬的相关材料特别是音乐作品,有些学生就把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全部收集,笔者就指导学生围绕本文的面对不幸永不屈服的主题,从九大交响曲选出《命运交响曲》并欣赏从交响乐中感悟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从而加深对贝多芬顽强品格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语文信息收集是一个沙里淘金、去伪存真的信息提纯过程,更是语文信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信息的整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对选取的语文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最符合需要的语文信息进行整合,并使之有序化,为之后语文学习做好准备。它将所获取语文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并加以归纳,使原来分散的、单独的甚至是零碎的语文信息资源变成能对我们学习语文有用的信息资源。比如笔者在教学《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课文时就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按图文资料、文字资料、视频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了解一点航空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信息发布能力是指将整理好的语文资源应用于语文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对语文信息资源的利用就是将收集、获取和处理后的信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教学《北京胡同》一文时,一开始学生只是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原原本本地念出来,笔者便指导他们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摘录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然后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来做关于胡同的知识介绍。果然学生在介绍北京胡同的资料就鲜活多了。

总之,信息社会的来临给语文教学不仅仅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为了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提高学生语文信息素养便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我们应该利用学生已有信息素养基础,强化学生语文信息意识,增强学生语文信息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克艳.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8.

[3]徐雪慧.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教育部基础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杨燕斌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中学 351254)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素养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资源回收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中华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 03:22:42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商周刊(2018年14期)2018-07-14 02:41:08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