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服务化的述评

2016-05-30 10:48胡述芬李正文王娟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务化服务型制造商

胡述芬 李正文 王娟

摘 要: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企业由单纯提供产品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过程,同时是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入融合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我国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严重滞后。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是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制造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制造成本的上升使得传统制造的利润越来越低,随着服务意识的增强,顾客已不再满足仅仅获得优质的产品,而更希望获得良好的服务。这种环境促进了全球制造业形态的转变,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一些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开始向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链高端环节转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推动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服务化逐渐成为制造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策略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国内外制造业服务化的探索

1.服务化的概念

(1)国外关于服务化的概念:国外学者对服务化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指是指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包括附加服务)向提供物品加服务构成的“产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这样,传统的产品或者是物品、服务的观念,被物品-服务包观念所取代。

White等学者的服务化(servicing)定义。White指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类似地,Reiskin 等把服务化定义为“ 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现实经济中的 Xerox从复印机制造商向“文档服务公司(document company)”转变,IBM从大型机和个人电脑制造商向信息服务公司转变就是很好的例证。上述定义中,制造业企业被重新界定为“服务提供商”,而不是“ 物品制造商”,这意味着功能是顾客价值的来源。此外,认为服务化就是“卖物品的功能或服务,而不是卖物品本身”。而Toffel则认为,服务化是一种与传统销售模式相对应的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制造商向顾客出售的是物品的功能而不是物品本身;制造商保留它所生产的物品的所有权;顾客根据物品的使用情况向制造商付费;制造商维修物品而不向顾客收取费用。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Toffel认为并不奇怪,因为服务化毕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范式。

zalavetz认为的服务化(tertiarization)的定义。Szalavetz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这些内部服务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开发、设计、后勤、扩展训练、岗前培训以及价值链管理,还包括组织开发和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及金融服务。简单地说,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并且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逐渐提高。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作为产出无形成分的服务,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和销量。

(2)国内关于服务化的概念:从国内文献来看,郭跃进(1999)最早介绍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厉无畏(2002)、周振华(2003)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孙林岩等(2007)提出了服务型制造业的概念,指出它是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新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它是基于制造的服务,是为服务的制造。何哲孙、林岩等(2008)从供应链的角度比较了传统制造业与服务型制造业的区别,认为“服务型制造从网络关注点、盈利模式、网络内流动属性、组织形态、价值分配等都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网络,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模式”。刘继国(2007)指出,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投入角度看,服务的比重增加;另一个是产出角度看,服务的产值比重增加。而现有的研究包括刘继国本人主要把焦点放在制造业服务化的产出层面。袭著燕等(2009)从企业管理的微观层面提出了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的路径模型。

2.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

世界经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服务经济蓬勃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产业结构逐步向服务业倾斜,这也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数据上,1995年~2000年全球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约5%左右,而2000年~2009年增长速度迅速提升至9%左右,2007年和2008年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分别是20%和13%,服务贸易的增加明显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和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现在制造业服务化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通过产业间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业务逐渐成为企业新的营业增长点和主要的利润来源。

二、评价与展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当前全球制造行业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经过改革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但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在核心技术占有率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制造企业大多处于产品组装阶段,缺乏自主知識产权和核心竞争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变化,如何有效利用外部条件,尽快改变中国相对落后的发展状态,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21-51.

[2]刘继国,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07(3):119-126.

[3]林文进,江志斌,李娜.服务型制造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6):1-6.

作者简介:

胡述芬(1991.12—),女,汉族,安徽省安庆人,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企业管理专业。

李正文(1992.05—),男,汉族,河南省周口人,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企业管理专业。

王娟(1987.01—),女,汉族,山东省莒南人,现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会计硕士专业。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化服务型制造商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美国篇)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受挫的汽车制造商在通向全新未来的十字路口止步不前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天翌全系列卫星天线制造商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高通24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