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鹏 李洪力 陈静波 李国亮
摘要:汽车被动安全开发,需要进行大量的整车碰撞和SRS验证,周期较长,过程复杂。随着GB、C-NCAP等评价要求的提高,往往需要投入高昂的开发费用,而进行汽车碰撞安全的CAE仿真计算,并进行结构优化模拟,逐步成为研究汽车耐撞性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汽车侧碰进行建模,根据仿真结果对基础车型进行评价,并通过结构优化提升车体结构耐撞性,为后续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侧面碰撞;CAE仿真分析
汽车结构耐撞性主要考虑整车碰撞过程中,基于GB法规、C-NCAP评价规则要求的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等乘员生存空间保护,体现在两方面因素:生存空间碰撞侵入量、加速度或侵入速度。因此汽车设计中,必须保证车身结构吸能变形性能的稳定,进行实车碰撞试验来检验汽車被动安全性能,投入费用较高,整车需求量也较大。CAE仿真分析有着方便性、成本低、可重复、周期快等特点,可以就汽车设计进行快速验证和结构优化建议,从而有效的提升设计效率,保障汽车结构的安全性。
1.侧面碰撞仿真模型建立
根据企业建模标准并结合GB 20071-2006《侧面碰撞的成员保护》的要求,建立汽车侧碰模型,如图1所示:
1.1模型建模
根据实车数模分别对白车身、底盘、动力、CCB、转向、排气、冷却、开闭件、座椅等系统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定义、连接设置、建立各总成的碰撞模型。在LS-DYNA软件中,考虑多应变率的影响,材料类型主要采用MAT24,根据BOM选择不同牌号并赋予属性。实际碰撞中发动机、变速箱、轮毂等刚度较大,较其他部件变形较小,采用MAT20材料定义为刚体,缩减计算量。根据连接类型,点焊采用MATl00HEXA,二保焊采用RB2连接,玻璃胶、结构胶、减震胶分别进行设置,并建立运动件的各类铰接关系。
1.2整车搭建
各分总成模型建立后,根据号段规则对节点、部件等分别编号,最后采用PATCH方式,建立总成间的连接。整车模型接触主要包括,整车自接触以及MDB壁障与整车模型的接触,焊接、涂胶等接触特性在各分总成里面各自设置。通过区域配重调整仿真模型与整车质心基本一致,根据实车碰撞标准进行轿车与壁障碰撞姿态调整,由此建立整车侧面碰撞模型。
1.3边界及输出定义
跟据GB20071-2006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定义壁障的初速度为13.89m/s,即50Km/h;建立B柱相对应区域的加速度计,来输出碰撞过程中相应的变形数据;根据碰撞实际计算时间控制在150ms。
2.仿真实例分析
侧面碰撞基本过程较短,车体基本在数秒内停止运动,而与车体碰撞变形、假人损伤相关的时间基本在150ms内,因此对碰撞结果主要在此区间进行评价。
2.1碰撞结果分析
侧面碰撞过程中,车辆静止,壁障以50Km/h速度,以R点为中心横向冲击车辆侧面,伴随门、B柱等的侵入逐步增大,整车开始运动,直至与壁障速度相同,达到侵入极值。对于乘员假人,相当于从静止状态,受到门、B柱饰板等的挤压开始运动,直至达到门饰板侵入极值的过程。由时序分析可知,整车速度极值与门侵入极值是不一样的,在此过程中,与假人直接相关的便是门、B柱饰板等的侵入量,考虑实车测量、门与B柱变形的相应关系,取B柱上相应特征区域点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碰撞动画进行时序分析,0ms,移动壁障刚好接触到汽车;20ms,门侵入速度达到极值,侵入量持续增大;30ms,车体侵入速度快速上升,门相对侵入量基本达到最大;40ms,车体侵入速度达到极值;55ms,车体相对侵入量达到极值;80ms,门、车体速度反弹,整车侵入量保持稳定,车身变形基本停止。此后,整车仿真碰撞过程稳定,直至结束。
将CAE仿真计算结果记录在表l中,可以发现该款车型B柱相对假人各指标区域,变形较大,侵入速度较高。如此,无法保障侧面碰撞中假人的生存空间,对损伤值影响较大,约束系统匹配开发的基础条件较差。
2.2碰撞结构优化
针对碰撞变形情况,需要对B柱、门槛、座椅安装横梁、后地板横梁等进行优化加强。主要方法有:
(1)对B柱顶端,顶棚横梁搭接区域适当加强,上部形成有效支撑。
(2)B柱中部过早折弯是整体胸部、腹部变形量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对B柱补强板适当优化加强,使B柱加强板在壁障撞击下整体挤压,变形连续不发生突变。
(3)从变形动画可见,门槛地板区域侵入较大,影响主驾座椅姿态,需要对门槛梁适当加强,并通过后地板横梁、座椅安装横梁等结构优化,材料提升来形成对门槛的有效支撑,使冲击力非碰撞区域有效传递。
通过结构优化,仿真计算结果见表2,对比原模型与优化模型,相对侵入量与绝对侵入速度均有明显改善。
3.结语
本文根据侧碰法规,建立汽车侧面碰撞模型,通过CAE仿真分析,针对车体变形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结构优化达到提升车体结构耐撞性的效果。CAE对缩短车体结构设计周期,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效果明细,优化方案可为汽车被动安全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