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吹来的紅色風

2016-05-30 10:48黄强
收藏与投资 2016年4期
关键词:革命圣地杨家岭朱砂

黄强

作为新金陵画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钱松喦,20世纪60年代,以中国画《红岩》,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红岩》的诞生,是一个时代的标记,标志着传统文人画被改造成“新中国画”,这类画也称之为红色经典。

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熟悉传统笔墨技法的画家,钱松喦早年以石田(沈周)、石溪、石涛为本,对传统山水画的笔墨颇有心得。20世纪50年代,他投入到火热的时代生活中去,以传统技巧融入新观念去表现新的生活,开拓新境,形成了朴厚、明快、苍润的风格特点。

1960年9月15日开始,钱松喦与绘画大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傅抱石等13位画家进行“二万三千里”写生活动,途经河南、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革命圣地作品,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绘画风格也为之大变。

我们知道钱松喦的杰作《红岩》创作于1962年,以“红”为突破点,用朱砂的红来表现岩石,渲染革命圣地的红色氛围,是钱松喦的创造,也因此成为红色经典画的经典笔墨。在“二万三千里”写生初期,钱先生就尝试用朱砂表现革命圣地,《延安杨家岭》就是一例。这幅《延安杨家岭》创作于1960年10月,也就是“三万二千里”写生开始的第二个月。右边的巨大岩石用了红色的朱砂,尽管面积没有《红岩》那么大,色彩没有那么红,但是在此之前,中国画中尚未见以朱砂表现岩石的笔墨,钱先生大胆创新,创造性运用红色来烘托、渲染红色革命圣地的氛围。前景的墨色玉米与红色岩石形成对比,由此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当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居住的窑洞,这里是红色中国的中心,革命的摇篮,精神的圣地,激发观众无限的向往。

钱先生在画中题写“延安杨家岭下毛泽东种过的地,1960年10月”,明确了绘画表现的地点与主题。耐人寻味的是,一段时间后,钱先生重温此画,又补写了一段题跋“1938年至1940年,毛泽东居杨家岭,其所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及《新民主主义论》即在此窑房中写成,并于窑前亲自耕种。松喦又记。”

延安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此写下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著作。钱先生外师造化,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以时代笔墨写时代生活,画出了杨家岭的整体气势、地方特征、时代精神,使得其笔下的岩石、庄稼、树木、房屋成了“人”的化身,精神的寄托,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传递出强烈的时代信息,画作感情炽热而饱满,意境深沉而广阔,艺术创作中的杨家岭,比现实的杨家岭更具凝重、庄严、神圣的意象。

钱松喦先生曾教诲后人“人可老,画不可老,要日日新”,在他的创作中贯穿了这样的艺术思想,从1960年的《延安杨家岭》,到1962年的《红岩》,以及后来的《常熟田》,都体现了这样的创新意识。钱松喦的红色经典绘画也因此成为与李可染红色经典画作比肩的精品,备受藏家青睐。

猜你喜欢
革命圣地杨家岭朱砂
延安文艺座谈会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革命五大圣地 学生版画作品
黑龙江省牡丹江老年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品展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腰鼓
发展水土保持绿色产业 杨家岭村走上了致富路
朱砂记
9月12日:寻访团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含朱砂、银朱蒙药的安全性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