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佳 汪洋
【摘要】:林徽因的诗歌中,展现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绪寄托在她感知的意象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歌咏、爱情的吟唱与生命的体悟,使得“情”有了依托,“境”也有了灵魂。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善于从中国古代建筑、绘画艺术中吸取灵感,在表现手法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呈现出圆融而又朴素的意境,在美学上抵达艺术之“真”。不过单就意境而言,林徽因的诗歌仍属于“无我之境”的层次。
【关键词】:林徽因;诗歌;意境;审美
林徽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在女性作家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她的诗歌创作在艺术手法上已经明显呈现出启蒙现代性特征,同时又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本文对林徽因的部分诗歌文本进行解读,评价其诗歌的内容、意境、及美学价值,打破现存对林徽因创作才能及个人涵养的误解,寻求对其诗歌文学价值的再认识。
一、自然景物生发诗意情感
林徽因留学归国后,与丈夫梁思成着手中国古建筑遗迹的探寻和研究,足迹遍布河北、山西、重庆等多个省份。野外考察的过程中,林徽因沿路创作了大量诗歌,将旅途中的自然景致在笔下铺展开来,同时也记录着诗人当时的心绪心情和生活状态。《山中一个夏夜》是林徽因那个时间段所创作的典型诗歌代表。
山中有一个夏夜,深得
像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得;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得风尘蹑着脚
像是走路一样,
躲过两处得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得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像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像在祈祷,无声的在期待,
幽馥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深得没有底的黑夜、密密的松林、满山的风、山谷的流水等自然意象非常朴素的呈现在笔下,耳畔的声响是夜的细语,愈发衬托出山中夏夜的静谧与深沉,而诗人似乎也坠入深不见底的黑夜中,任由心绪无边无际的驰骋,自由自在却又交织着孤寂和惆怅。 《八月的忧愁》描绘了一幅色彩多样而又富有层次感的乡村图景,黄水塘、白鸭、油青的高梁梗……八月的乡村闲适明净,但是也略显单调,林徽因在诗中自问“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似乎有一种淡然的愁绪涌上心头。
阅读林徽因一生各个时期所写的诗句会发现,自然风景和心绪心情始终是交织交融,互为烘托的。诗人善于借景抒情,所以诗中出现了大量具体的意向,自然景物意象尤其多,表现了对自然的歌咏、爱情的吟唱与生命的体悟。[1]在林徽因的笔下,自然景物是清新淡雅的,表现出诗人朴素简洁的审美趣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旨趣一脉相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人文艺术,都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参悟,所谓“道法自然”、“大道至简”便是这种朴素世界观的体现,古文人修身养性也追求“致虚极,守静笃”的超脱境界,而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達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从庄子的《逍遥游》到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唐朝李白诗歌的浪漫飘逸到宋朝苏轼的热情奔放,自然景致在诗人笔下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是增添了灵动的色彩,被赋予了与诗人相同的气质与灵魂。林徽因的诗歌无疑继承了这种文化基因,她的作品融入了对大自然的赞美的同时,体现了天地万物莫不相通的生命哲思。林徽因对生命的存在和逝去保持着超然、达观的“至乐”态度,与庄子“齐生死,等物我”观念不谋而合。[2]
二、 建筑、绘画艺术融入诗歌表达
以土方、石块等材料垒积起来的建筑物,除了能够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等方面的使用价值,还是设计者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建筑物自身的外在形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交融,以及历经时空岁月后的沉淀,均在无限扩大建筑物自身的内在张力,而其审美内涵上也更加丰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形式多样。雕梁画栋的宫殿、飞檐斗拱的高塔、曲径通幽的园林建筑,使得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有着迥异的风格,表现出独特的民族性。
林徽因是一位古建筑考察者和研究者,她随丈夫梁思成从事中国古建筑的野外勘测整理,足迹遍布山西、河北等省份,让沉寂于荒野的中国古建筑瑰宝重新绽放光彩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而作为一名作家和诗人,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的观察切入了文学视角,建筑赋予了她诗歌创作上的灵感,而诗歌创作也提升了建筑物的内涵。诗歌《深笑》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读完此诗,古塔檐边的风铃声似乎仍在耳边回响,意境悠扬隽永,诗句赋予了建筑灵动生机的色彩,而建筑也让诗句增添了古朴厚实的韵味。 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写道:“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凤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兴衰的感慨;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细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 [3]在林徽因的诗歌中,建筑是诗意的建筑,而诗歌因为建筑而表现出造型意境上的美感。
绘画方面的造诣和修养,也融入到林徽因的诗歌创作中,使得她创作的诗歌具有绘画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与文学在表现手法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苏轼认识到中国诗与画存在相通的创作规律和审美内涵,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谙之画,画中有诗。”林徽因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诗歌中河流、山川、星光、村庄、花朵、古建筑等具象犹如一幅幅画卷舒展开来,立体呈现在眼前,诗中的景物色彩丰富,或明丽或沉郁,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绪心情。“新年等在窗外,一缕香,枝上刚放出一半朵红。心在转,你曾说过的几句话,白鸽似的盘旋。”早春的窗外,零星的一半朵花悄然探出头,新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窗外的景物让诗人若有所思,心绪如白鸽似的盘旋。阅读诗句,读者眼前似乎也已经打开了一扇窗,同诗人一起感受到春寒的料峭与早春的生机。
善于在诗歌中营造画面感,如同传统的中国水墨畫,表现出幽远的意境,这与林徽因早前的家庭教育及求学经历密切相关。林徽因十四岁时在家替父亲编家藏字画目录。1924年,林徽因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又进耶鲁大学的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她参加了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细腻纤巧的图案也出自她手。林徽因在绘画方面的修养和造诣,使她通过借鉴传统绘画的技法丰富文学创作并实现新的转换。[4]
三、情感质朴抵达艺术之“真”
寓情于景或者说情景交融,是林徽因诗歌的重要特征。阅读林徽因一生写下的60多首诗歌,很少发现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而是将抽象的情绪寄寓于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中,在诗中创造一种意境,含蓄地表达个人情感。因为意境所拓展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尽的,诗人在更自由的创作空间里任意驰骋,因而这种表达是面向自我、朝向灵魂深处的,也是质朴真诚的。在李庄躲避战乱期间,林徽因创作了诗歌《无题》,品读这首诗,让人体会到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以及此刻的愁绪和忧伤。
什么时候能再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诗歌开篇自问“什么时候能再有”,此后展现的是在一片寂静中,诗人站立在溶溶的春风里,眼前的山、小河流默然静立,一切显得娴静优雅,不由得让人内心充盈着希望与梦想。之后,登上城楼,那一声钟响似乎把诗人召回现实,不由得感叹,过去与现在已隔着遥远的时空,山河也换了年岁。而这钟声,让诗人想起了昨天的人。只是,这个人又是谁呢?也许只有诗人自己才会知道。整首诗没有直白地表露内心的所思所想,但多个自然景物意象其实已拓出了大量的留白,丰富了诗歌意境,也寄托了诗人质朴的情感,而留给读者的则是无限的回味空间。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林徽因所写的众多诗歌,便是对这种艺术审美的诠释。
然而,就诗歌意境来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近代国学大师在其学术著作《人间词话》中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林徽因的诗歌,显然多写有我之境,虽情感也是真挚的,但是客观评价,她在感情上囿于自我,大多数诗作都没能摆脱“小我”的局限性。在她的诗句中,山川、河流、村庄、蓝天等不是彰显它们本身的自然“美”,而是附着在诗人的个人情绪中,诗中的自然景物欠缺灵性。从美学意义上来赏析,自然景物首先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在这个前提下,通过诗人的参悟,自然景物才外化出情感与气韵,展现出自然的灵性美。魏晋南北朝时期谢灵运笔下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单单一个“生”和一个“变”字,便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春景图,而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淡泊只是由此外延出来;东晋陶渊明诗句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经意间的一抬头,发现远处的南山呈现在眼前,让人由此生出悠然和喜悦;王维诗句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也都是展现自然景物本来的样子,而将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无形中升华出朴素的美感,真正的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艺术表现方式,但在美学层次上尚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左春桃.林徽因诗歌意象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1)
[2]姜炜.西方之眼东方之魂——论中西精神资源对林徽因文学创作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0(6)
[3]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A,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9)
[4]赵慧静.林徽因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