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宇琪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现代综合性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意识导向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艺术设计创作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为己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应注重自身素质的综合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已滞后,艺术设计急需创新,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 本文对文化修养与艺术设计二者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素质;艺术设计
一、关于文化修养含义
文化修养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
要想提高文化修养,必须深入广泛的人文阅读。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博览群书,自然能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广泛阅读能使人得到精神的充实和灵魂的完美。读书可以使人更清醒的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前人的经验永远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艺术鉴赏能培养品德,提高思想,陶冶情操;它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经常聆听一些有造诣的文化学者的艺术设计报告,参与一些文化艺术节、设计艺术节之类的活动,积极参与书法竞赛与展览、诗歌美文朗诵会、演讲比赛与辩论赛等,使个体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直观性是艺术美的显著表现,它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象,在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我们应该多去欣赏诸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可逐渐提高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要做到敏于观察勤于思考。艺术设计家要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艺术是生活的能动反映。离开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可能有深刻的艺术创作。中国古代艺术家都比较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懂得生活才能谈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家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新的内涵,在自然生活中寻找生命的契合点,作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思考,提炼出感性形象。发现的目光要求艺术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艺术敏感是艺术家重要的素养,发现的目光是艺术家的基本素质,因为艺术家的主体精神与社会自然生活的交融构成了艺术的表现内涵。人的精神在發现中找到自己的回响,找到自己要表达的意象,找到独特的审美。艺术设计家应该不断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二、关于艺术设计的含义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从人类诞生开始至今设计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而存在。人类第一次制造工具设计也跟随产生,原始先祖的陶泥盆、泥碗的器形和装饰美化它的图案是设计的先声。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越来越专业化和规范化,已经被细分出许多门类,例如,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舞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无论从事平面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或者是其他设计工作,除了掌握本专业门类的知识外,其他相关边缘学科的知识也必须懂得,如设计心理学、视错觉原理学、印刷排版知识、色彩原理、营销知识、材料学等,这也是艺术设计是综合性极强学科特点的体现。但所有这些知识的涉猎都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作底蕴,那就是人文情怀大前提下不断提高的深厚文化修养。有了文化修养这块基石,艺术设计知识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知识的掌握才具有了实际的意义。
三、文化修养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一是在艺术设计中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设计创新能力。艺术设计创新能力是创新性思维的实践表达,属于人的最强大的本质力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产生特殊重要的作用。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形成开放性思维,打破思维定式。对艺术设计大学生而言,文化素质的提高会明显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的思维活动能突破狭窄的专业领域,获得更加宽厚的创新思维平台。同时,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活跃程度大大提高,这对形成创新设计必须的开放性思维,冲破思维的定式和旧事物的束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性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哲学的方法论是关于辩证法的科学,它能使学生获得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掌握并运用准确高效的判断和分析工具。在现代设计史上,设计风格不断涌现,都以批判和反思为旗帜,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设计风格,发展了设计理论,丰富了设计内容,达到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这种创新的批判精神,能使学生产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形成兼容并包、吐故纳新的继承和发展,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可帮助学生形成感悟性思维和想象感悟能力。人文素质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奇特的想象力,灵活内心的敏锐感觉和悟性,并由此孕育创新的灵感和冲动,能使思维变成抽象与形象互动、判断与直觉互补、理性与感性互促的运动过程,并通过创新能力的发挥,使设计成果在实践表达的层面上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二是艺术设计因其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学科特性,兼具了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象的思维特征与审美特点,成为融合文理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综合创造素质能力的首选科目。艺术设计意味着创造,创造性的设计形态产生于创造性的思维,研究探寻艺术设计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与训练方法,并实施到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随着艺术设计教育向流行的、现代的、通俗的、西方的内容倾斜,已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一些变化”:从“自我”出发,遇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乐于索取而不愿奉献,怀疑一切等。即艺术教育的结果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有关,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使受教育者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的情操,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何避免与人的心理、精神教育脱节,这也就自然地触及艺术设计教育在整个文化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取向问题。
结语: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修养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可以看出,我国艺术设计在当今国际社会中的现状,也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和进一步探索。艺术设计在培养人才方面真正切实地实施起来,还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需要进一步探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但是,我们可以预期的是,通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我国艺术设计领域一定能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彭澎:《设计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
[2]赵菲:《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郑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