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怎么发年终奖

2016-05-30 00:27
凤凰资讯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纱厂年终奖大洋

每一个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都会给工作人员发点儿红包和礼品,作为年终奖励。这个规矩源远流长。

民国年终奖主要也是发红包 民国时代,商店的伙计、作坊的工匠、公司的职员、当铺的朝奉,一般都能拿到年终奖。奖励的形式,跟现在一样,主要是发红包。红包有大有小,看受奖人的级别,也看发奖人的器量,更要看当年单位的效益和大伙的工作表现。同在一个工厂上班,经理到年终能拿到分红,还有上千块大洋的年终奖,小职员和普通工人肯定拿不到这么多,几十块大洋或者幾块大洋已经很不错了。

那时候,绝大多数的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也就是见习期还没结束的新手,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老板只管食宿,不给工资。可是,年终奖却少不掉,碰到出手大方的老板,有的学徒到年终能拿到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即使老板再小气,年终也会摆上一桌,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作是年终奖。

现在有些民营企业,怕员工跳槽,押你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每仨月甚至半年才发一回工资,本来该在春节放假前发放的年终奖,留到来年上班后再发。民国一些老板也这样干,河南开封冯玉祥主政时,火车站对面有一绸缎庄,老板姓马,被伙计称作“马三赖”:赖货款、赖工资、赖年终奖。他给伙计发年终奖,是每三年才发一次,而且都要拖到正月十六才发,因为正月十六是结束年假、开始上班的日子。

对伙计们来说,平时活儿再累,给的工钱再低,也不能走,一走,压了三年的年终奖就没了,怎么着也得领完钱再走。可是到了三年后的正月十六,终于拿到年终奖的那一天,眼看着平日小气刻薄的老板递过来一大摞沉甸甸的现大洋,心里一高兴,就把跳槽那茬儿给忘了,继续卖力气干活儿。

民国纱厂的年终奖很诱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刻薄,民国很多大工厂给员工发起年奖来既及时,又大方。

例如上世纪二十年代的郑州,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已经通车,早先的内陆小城变成了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棉花交易异常繁荣,纱厂、棉厂和打包厂像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近十万名工人来到这座城市谋生。

当时的工作很辛苦,工人们在车间里流水作业,清花、梳并、纺纱、缫纱、织布、打包、装货……纱末飞扬,空气恶浊,每天都得在恶劣的环境里劳作十个小时以上,得肺病的女工特别多,但是相对于其他体力活儿而言,这里的回报也非常丰厚:一个普通女工只要不缺勤,每月可以挣到十几块大洋的工资。

按照当时的行情,她们如果去做保姆,每月只能拿到两三块大洋(鲁迅曾经给定居北京的母亲雇过三个保姆,每人月薪均在三块大洋以下),即使壮年男子去拉黄包车,辛辛苦苦一个月也不过只能挣到十块大洋左右。

除了每月的工钱,年终还有一笔较为优厚的奖励。像郑州的立兴棉行、三井洋行、铃木洋行、集盛元花行等大型纱厂,年底会给工作一年以上的熟练女工发放四十块“中交票”——交通银行发行的银元劵,其实际购买力基本上相当于同等面额的银元,相当于两三个月的薪水。当时郑州纱厂的女工之所以轻易不会炒老板鱿鱼,就是因为年终奖很可观,辞工的损失太大。

工人们拿到了丰厚的红包,过年时就可以使劲消费一把了。我们翻看民国报纸,年终版面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在此春节期间,各工厂正发年赏之际,……可望销售更多数量。”说明民国时代的年终奖同样可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雇主怎样给仆人发年终奖 刚才我们提到民国保姆的月薪只有两三块大洋,按照民国前期物价,一块大洋的购买力最多相当于现在一百元人民币(同样一块袁大头,在民国的购买力相差甚远,上海物价极高,大洋价值较低,一块银元只相当于人民币三十元左右;东北、陕西和贵州等偏远地区缺少硬通货,商家视银元为上品,大洋购买力是上海的两倍以上),两三块大洋也就两百块钱左右。两百块钱够干什么?甭说养家糊口,养活自己都困难。

当然,雇主对保姆一般都是包吃住的,但即便如此,两三块大洋的月薪也少得可怜,为什么民国雇主可以凭借如此低的薪水雇到人呢?首先是因为民国农业崩溃,农村兵匪横行,农民单靠土里刨食已经无法维持生存,进城务工的人非常多,保姆市场供大于求;其次则是因为做保姆除了包吃住,每年春节还可以拿到远远超过平日薪水的红包。

我们以鲁迅家的保姆为例,每年元旦一到,老太太会赏给她们三块大洋“年节钱”;到了旧历年的春节,保姆们给老太太磕头拜年,每人还能再拿一笔五块大洋的压岁钱。有一年冬天,鲁迅从上海回北京探亲,又单独封给保姆们九块大洋的红包。

民国还有一种风俗,叫做“持片拜年”,即拜年不必亲自到场,只需要派个仆人拿着自己的名片去一趟就行了。每当这个时候,代替主人拜年的仆人就可以赚一大笔钱——他每到一户人家,就会发一张名片,而每发一张名片,都能拿到几百文甚至几千文的赏钱。假如主人交情很广,其仆人一上午得拿着名片盒子跑一百多家,挣的赏钱抵得上大半年的工资。摘自《河北青年报》

猜你喜欢
纱厂年终奖大洋
悬浮屋
华商纱厂经营困境及对策——以大生纺织公司为例(1922—1925)
要为“乡人”谋一条生路
古人也有年终奖
五四时期劳动问题的双重面向——以厚生纱厂招工事件为例
五行真经(6)
前往大洋深处
第十章 前往大洋深处 (上篇)
上海纱厂工人代表大会万岁
年终奖影响春季跳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