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丽
【摘 要】和谐课堂需处理好生生人际关系和师生人际关系,还要注重人际观培养,教会学生做人。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交友问题;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潜在教育因素的挖掘。
【关键词】和谐课堂;人际观;培养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一间小小的教室就是一个小社会。小社会里存在着两大主流的人际关系:生生人际关系和师生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人际关系,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基本要素。所谓“亲其师,近其道”是也。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生生与师生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老师们常常交流的话题。
一、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交友问题
生生人际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土壤。只有这一方土壤肥沃,才能育出美丽的花朵。“撇开友谊,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的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佐的话道出了友情对于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帮助学生经营好友谊,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下面几点,是特别要提醒学生的几点。
(一)以诚相待
每个人性情爱好不同,但是,真正的朋友都应该能够互相帮助,以诚相待,这是交朋友的首要原则。鲁迅说:诚信为人之本。拉罗什富科说: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诚相待,友谊才具备生命力。
(二)为友谊做出奉献
为他人开一朵花,会让人感到愉悦;为他人送去一整凉风,会使人感到舒服……为他人奉献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为朋友付出,能为友情增值,让友情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越南的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小男孩的朋友受了伤需要输血,由于和医生语言不通,他以为要献光自己的血才能救活小朋友,然后自己就要死去……但他依然流着泪为朋友献血,理由是:“她是我的朋友”。
为友谊做出贡献,朋友间体验到的快乐就是友情的催化剂,友谊就变得牢不可破。当朋友真的需要我们时,我们会为他做出贡献吗?
(四)把握交友原则
“朋友是另一个自我”,因此朋友可帮助你对自我的了解,肯定自我的价值,但有的也会让你误入歧途。“久入兰室,不闻其香”,因为兰香也把你熏香乐;“久入苞肆,不闻其臭”,因为你也变臭了。交友也是一样的道理,“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娘跳假神”,所以要交益友,不交损友。
二、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
心理学家艾特莫勒比思列举过这样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7%的言辞+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因此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温和诚恳的声调,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宽松愉快的气氛。
此外课堂是民主的,要使学生说出你根本接受不了的心理话。有一次我在一个差班上课,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大多数男生无动于衷,多次督促,他们仍然没有一点要动的意思,我忍无可忍便开骂:“做你们的父母真是倒霉,幸亏我没有你们这样的儿子!”
按说到了这个时候了,学生怎么说也应该拿起笔写几个字了,表示一下:老师我知道你生气了。可偏偏有人向我表示:我更生气!这名男生是这样向我示威的——他说:“谁耐烦做你的儿子啊!”
可以说这是一句相当挑衅的心里话,我以前一定会在这个环节上与学生的交流上升到争斗或者打斗的层次,最终结局是两败俱伤……试想一下,按我对儿子的要求,那我要把他修理成什么样子,他能活得出来吗?所以,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希望我有这样一个妈妈,这是心里话。我在课堂上说了心里话,学生为什么就不可以说说心里话呢?
我当时笑着给了这个学生一个拥抱说:“可我很想认你做儿子,然后至少为你补上礼仪这一课,教教你怎样与人交谈。”同学们笑了,这名男生也羞涩的笑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时需要一点幽默。
三、潜在教育因素的挖掘
学生的众生相,正面的、反面的,本身就包含无数教育的契机。教学中审时度势,挖掘出一批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能启迪学生额心灵。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所选作品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的,比较深刻地反映特定时代人物的精神风貌及他们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无疑为学生树立了人生标杆,使他们产生了模仿的激情,从而对学生产生健康的心理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把学生视为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
在教学《杨修之死》一课时,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关于价值观、人际观的思考:(1)杨修之死带給你怎样的启示;(2)如果你具有杨修一样的才华,又遇上一个像曹操一样多疑的老板,你将如何与他相处?
学生给出了精彩的回答:杨修的恃才旷物招致被杀;曹操的嫉贤妒能、小肚鸡肠以致杀修……第二个问题的交流将课堂推向高潮,大多数学生的观点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炒他鱿鱼,走人……有个学生的回答让全班心服口服,他说:“如果我具有杨修一样的才华,又遇上一个像曹操一样的老板。我会隐藏自己的光芒,认认真真工作,凡事先向老板请示,有好的建议,我会真诚的提出来供他采纳,他若不采纳也罢(毕竟公司是他的又不是我的)。如果老板的决策是错的,我一定会坚持自己,努力的说服他。我相信,我能和老板相处好的。”我将这名学生的答案粘贴在教室,并给他的人际观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不卑不亢,有钢有柔。
潜在教育因素的挖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最终与人建立友好关系。
大学生投毒的罪犯林森浩,以及杀人犯马加爵,他们的犯罪动机只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他们的惨剧告诉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关键。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少一些“杨修”少一些“林森浩”少一些“马加爵”,让我们在课堂中使学生得心灵产生感动,情感得到陶冶,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享受温暖,在做事中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 卡耐基.人际关系学[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