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筑牢四大品牌 全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上水平

2016-05-30 10:48王俊海陈秀峰
求知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区价值观群众

王俊海 陈秀峰

近年来,西青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提升亮点、铸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全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上水平,为全区加快“五个新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舆论保证。

一、筑牢学习品牌,助推理论工作创新

1.打造网络学习平台。我们在编发《党员干部学习参考》《网络舆情参考》等传统学习刊物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理论”模式,开通“西青理论学习微课堂”,将党的重大理论“化整为零、分期导入”并深入阐释解读,成功吸引年轻党员关注“微课堂”,打造出网络理论学习“强矩阵”。自开设以来,已累计推送118期、356条学习信息,成为党务工作者的好帮手。

2.扩宽理论宣讲平台。采取基层荐、系统推、大赛选等方式,建立了以区委党校教师为主体、基层宣讲员为补充的20余人组成的理论助学队伍,及时为基层提供学习辅导、理论授课、形势政策宣讲等学习服务。全面实行“菜单式”点讲模式,围绕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宣讲内容上实现了量身定制、按需输送。每年宣讲超过200场次,累计服务党员干部群众6万余人次。

3.创新基层学习平台。指导各街镇结合工作实际,创造自己的理论学习品牌,打造出精武镇群文讲堂、李七庄街联村党课、西营门街王顶堤村“三网一台一报”学习平台、张家窝镇QQ在线学习、王稳庄镇理论学习“三个一”(学习周刊、教育微信、宣讲队伍)、中北镇“书香溢满中北”、大寺镇“活力大寺传统+微信”版、杨柳青柳苑里“民嘴讲堂”等特色学习载体,广泛调动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学习热情,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同时,全力推动“理论超市进基层”项目,在基层开展专题讲座,满足基层党员干部提升理论素养的迫切需要。

二、筑牢宣传品牌,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1.打好文化外宣牌。充分挖掘年画、精武、赶大营等特色文化资源,强化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注重讲好西青故事、发出西青声音。围绕年画文化,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合作推出《记住乡愁——杨柳青年画传家宝》纪录片,与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联合摄制了《美的溯源·探寻杨柳青年画的故事》系列报道,在全国和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引起强烈反响,不断提升了全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打好媒体融合牌。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网上与网下两个舆论场,加大与新华社、北方网、今日头条等媒体的合作力度,相继开通了“天津西青”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手机客户端、北方网西青频道、“爱西青”头条号,打造了指尖上的“微政务”,推动各类媒体在我区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天津西青”手机客户端作为天津市区县党委政府推出的首个党政手机客户端,下载用户已突破6万人;全区80余个政务公众号形成“政务发布”微矩阵,累计发送信息10万余条,阅读量超千万次。

3.打好舆论引导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项目引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主题,开展了民俗文化西青采风、京津冀主流媒体西青行等活动,提升西青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去年以来,在国内主流媒体刊发稿件近千篇,一批重量级稿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打好舆论主动仗,探索形成了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第一时间启动预案、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报送舆情、第一时间开展引导、第一时间形成舆论矩阵的“五个第一时间”舆情处置机制,充实用好核心网评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有效处置了一批突发舆情,维护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筑牢活动品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耕厚植

1.坚持以图文宣传涵养价值观。组织开展“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围绕创文主题,充分融入杨柳青年画、剪纸、运河等西青特色文化元素,制作张贴宣传画1.6万平方米,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认知认同。启动建设9个街镇级主题示范公园,以灯杆、亭廊、绿地等自然区域和基础设施为载体,将核心价值观内容巧妙植入,与环境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集价值观宣传教育和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公共场所,让群众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受到教育和熏陶。

2.坚持以活动载体引领价值观。以国家级、市级、区级好人选树和“感动西青”模范人物选树活动为重要载体,坚持自下而上组织、层层选拔推荐,多渠道、多角度挖掘区内典型,广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在全区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2015年大寺镇王村村民姜威威当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精武镇陈万宏当选为“CCTV2015年度中国法治人物”。目前,我区“国字号”道德先进人物达到9名,市级先进人物达到83名,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3.坚持以主题实践融入价值观。做响“文明志愿者爱心行”“我们的节日献爱心”等志愿服务品牌,开展政策宣传、义务查体等30余项便民服务,全区志愿者数量突破15.2万人,队伍达到1000多支,涌现出“童心小米罗”“桑榆未晚”老年生活会馆等一批优秀典型,使志愿服务走上常态化轨道。以道德讲坛、快乐营地为重要载体,持续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岗位标兵”“家风家训分享会”等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助力公民提升思想道德。其中,李七庄邓店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施“三个三”工程,培育文明乡风》的经验做法得到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集中宣传推广。

四、筑牢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强区建设

1.强化阵地建设。免费开放了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无偿为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补充书籍和文化娱乐器材;免费为群众举办系列民族戏曲演出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化幸福指数。完成全区街镇文体中心建设,杨柳青镇文体中心荣获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5个街镇被命名为“天津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建9个街镇级公共电子阅览室、30个文化书屋和90个社区文化室,成立邓店“十月书画社”“中国楹联博物馆西青分馆”等基层文化阵地,努力将我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天津市试点项目。

2.强化载体建设。坚持在队伍上抓提升,连续四年实施群文社团提升工程,全区基层群众文化团体发展到1300多支,其中规模较大、活动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强的队伍达到400支,使群众真切地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基层群众文化队伍长效发展机制正积极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坚持在活动上抓特色,在连续17年举办好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文艺大舞台等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策划组织了群众文化艺术节、中国·杨柳青木版年画节等区级群众性文化活动,逐步打造出“发现精武·文化六进”“中北群众歌曲大赛”等街镇级群众文化品牌,将全区的骨干群众文化队伍和文艺社团组织充分调动起来。

3.强化项目培育。大力推动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引进开发更多新项目,全力支持区内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企业申报国家级、市级文化项目,加快凌奥创意产业园、津版传媒·慧谷产业园、中北运河商务休憩区等国家级、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52个文化产业项目被评为区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18个项目入选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市各区县前列。101汽车文化广场等多个项目获得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去年底,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猜你喜欢
全区价值观群众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我的价值观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