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艳娇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地中小学校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常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方式也得到广泛实践。但由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出现的时间较短,应用尚不成熟,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仍然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1.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突破重、难点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原作内容及主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如果学生不能大量地搜集信息,光凭教师单纯地讲解,学生深入不到作品中,更体会不出文章的真谛。所以在执教时要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生、像、图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形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低年级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很难集中注意力聆听教师的讲解,学习写字或理解课文。空泛的道理讲得再多,与实际相脱节并不能让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增加一些生动的元素。在教授汉字时,可以将其来源、象形等列在一旁,或将其有指示意义的偏旁做成动画,从而更方便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也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以汉字“渴”的讲解为例,这是一个较复杂的汉字。笔者从它的造字起源、表义开始讲起,最后在帮助学生记忆的时候用一张嘴唇的图片重点强调口字旁的存在,而后用动态特效讲述笔画的书写顺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积极地响应课堂教学。而且如今是一个开放而易于交流的世界,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将自己的课件与他人共享,下载他人课件,取他人之长,活跃课堂气氛。
3.利用多媒体锻炼学生的适应性
适应性不强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是情境教学关注的重点,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到课本以外的世界,对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十分有益。学生总是习惯于一种熟悉的场景中,如果进入其他新的环境常表现得手足无措,思维定势也常因为学生墨守成规而抹杀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是为了提高小学生对各种情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不受这些因素的困扰,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通过各种不同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一定的生存之道。比如在讲授《陶罐和铁罐》一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模仿两个不同材质罐子的对话过程,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质朴都一一展现出来。通过课文可知,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之后,陶罐的古朴典雅依然存在,而持有骄傲情绪的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深刻的寓言故事蕴含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欢乐的气氛中,教会学生正确看待事物,既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和正视自己缺点”的道理,又要让他们明白只有怀有谦卑的心,这才是开展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根本。
4.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促使学生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写作对学生的束缚,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培养习作的自信心,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让写作的兴趣与自信成为一种内驱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以上精神,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作文教学更广阔和深入。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后,要求学生写一篇相应的读后感。虽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也能说出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如乱扔垃圾、污水排放、滥伐树木等,但他们对这样做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再加上“读后感”这一体裁是学生刚接触的,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因而兴趣不大。根据这种情况,我利用信息技术,下载一些有关的视频及文字资料,如沙尘暴、酸雨、雾霾等的形成原因、危害等,帮助学生了解。学生通过观看,不但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积极思考,在作文中提出了很多保护环境的建议,为“读后感”一类作文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借助情境朗读突破感情朗读难点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可由于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难以达到良好的信息传递效果。但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网络资源中的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他们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因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语文教学进入美的意境,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6.信息技术在拼音发音教学中的运用
受地方语言的影响,有些语音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学生常常发音不准。如“Z”与“Zh”,一个是平舌音,一个是翘舌音,学生发音时总是分不清,怎么办?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发音器官,然后在学“Z”与“Zh”时,出示它们的发音部位直观图及动画发音效果图。这样学生就能清楚明白地看到发“Z”的音是舌尖伸平,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流从窄缝中冲出;发“Zh”的音时,舌翘起,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稍放松让气流从缝中挤出。学生模仿力强,所以我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发音时以模仿为主。比如“d”这个字母的音,学生会很自然地模仿发音。因为是模仿,所以会有一些差距。如何减少差距使发音更准更好呢?教师可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发音时的气流特点和口形变化图设计成动画,并配上学生喜欢的解说声音,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观看过程中掌握发音要诀。然后,教师将生活中发音与“d”相同的声音,如马儿的奔跑声等声音片断播放出来,引起学生模仿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