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趣味性带动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2016-05-28 10:02张维平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课程高效课堂

张维平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在历史课堂趣味性上做足文章。

关键词: 新课程 趣味性学习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著名历史研究员袁腾飞曾说:“一个好老师,不仅追求一堂课结束后,孩子们究竟记住了些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是否对你讲述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中学历史老师和大学老师不一样,不是研究历史,而是普及历史知识;尤其在农村学生心目中,历史属于副课行列,从心理上就有懈怠。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且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其中兴趣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这就需要老师在历史课堂趣味性上做足文章。笔者谨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怎样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减轻他们的负担。

一、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建设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境导入课堂教学,以便将学生带入角色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欣赏《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要求他们听完后回答:歌曲中这位老人指的是谁?1979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邓小平和经济特区复习了上节课《改革开放》主要内容。另外接着提问1992年这位老人在南海边写下诗篇指什么时,明显看到学生带有疑问的眼光,这就为本节课邓小平南方谈话重点内容设置了伏笔,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接着让学生带着发现问题的思维,萦绕着美妙的旋律走进本节课的学习,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

二、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中考升学考试中,虽然语数外是考试的重头戏,但是历史科目所占比例也不容忽视,又因为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在一天中占用了大量课余时间,因此历史的学习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至关重要,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历史教材和其知识特点为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利素材。如场景的恢弘,人物的再现,历史进程,等等,都可以通过语言的渲染,实物、图片、模型等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多媒体的利用为创设历史课堂情境提供了方便。如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考虑到学生爱看电影、电视剧这一特点,便让学生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段,并让学生简要复述几个情节。通过屏幕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学生如临其境,然后指出,这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如何呢?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变又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扣住了学生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

另外,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小品、话剧等,让学生亲自感知历史,把握历史人物的心理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授“焚书坑儒”时,我摘要了电视剧《秦始皇》中丞相李斯和皇帝的对话台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凳子在讲台前扮演。效果良好,学生亲自经历了该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消极影响。再例如学习《战国七雄》时,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突出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七国中最彻底、成效也最大的一次变法,我在课堂上穿插讲了“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表现了商鞅取信于民,坚定实行新法的决心,也表现了不畏权贵,同旧势力做斗争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意义就能深刻认识。

三、激励性的小组合作探究能有力提高课堂效率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成果,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途径。

每节课我都将学生分为六个组,每组设立组长,然后在小黑板上画一个粗壮的树干代表整个班级,再在树干上用彩色粉笔画上六根较粗的树枝。并且标记上每一组的代号。进而分配本节课每组要完成的任务,并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各组。展示阶段每小组回答正确一道问题便在他们组的树枝上增添一片树叶,看最后那一组的树叶更多,最多者获得赞扬和全班的掌声。整节课下来,之前的光树干已经枝繁叶茂。通过这种几乎没有成本的激励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了求知的快乐,感受了合作的伟大力量,也在展示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

四、趣味性的课后总结,提高了学生归纳总结的效率

课堂内容的总结,常规做法是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复述,然后完成课后练习,这种学生机械的参与,效果不太明显。我小结课堂内容的做法是调动学生用顺口溜和歌诀的方式归纳要点,加深学生记忆。如果学生自己归纳有困难,则在网上或其他资料上为学生提供。

学到八年级《工业化的起步》时,“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比较零散,且不仅是本课的重点,还是各次考试中常涉及的知识点。于是我们用顺口溜加以小结:三年经济得恢复,现代工业要起步,穷白面貌要改变,“一五计划”展宏图,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川藏公路到脊梁,沈阳机床成绩大,工业落后始改变,齐心迈进工业化。通过该小结,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而且掌握了“一五计划”的背景和影响。八年级《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第一届中央政协会议内容较多,知识较琐碎。在总结本课时,我们编了如下歌诀:1949年9月在北平,首届政协此举行,《共同纲领》施方针,国家性质定准绳,国旗国歌此确定,首都定名为北京,建立英雄纪念碑,革命先烈人人敬,选举主席毛泽东,“十一”登上天安门,五星红旗升起来,从此当家做主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教师每节课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把兴趣当做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让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趣味性相伴。就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入库寻宝,化繁为简。从而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氛围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课程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