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祥
富于特点、亮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研究》
陈德祥
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副校长、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韦日平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研究》(以下简称《新进程研究》)一书,2015年1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明确强调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原则,研究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历史准备和理论成果,系统阐述了新进程中的三要素(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理论范式和基本方法等问题,科学分析了新进程的特点。可以说,《新进程研究》是一本政治性强和富于科学性、创新性的学术专著,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历史研究的特点和亮点。
首先,该书政治导向鲜明,凸显了社会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中更是应当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亮剑”。在当代中国,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空前的活力,有利于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也还存在一些怀疑、甚至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思潮。对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社会思潮,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正是基于这种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作者在《新进程研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要以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第四章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中又强调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还应当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使命感的视野去研究。这种政治导向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既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历史知识和理论知识,又有助于他们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批评,从而更加高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强大正能量。
其次,多维度系统研究富有科学性,彰显了学术价值。改革开放30多年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报刊文章数以千计,其书籍也是数以百计,要在众多的论著中有所创新,着实不易。我认为,《新进程研究》是一部值得重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力作。这是因为,相对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著作或是以历史进程为研究主干、或是以主要领导人物为参照来说,《新进程研究》一书的作者突破了这种研究思维的框框,从多维度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从而更深入地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作者在《新进程研究》一书中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历史准备、形成的理论成果、辩证统一的三要素(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以及其理论范式、基本方法和特点等七个层面进行了系统阐述。这部新著作正是通过以上七个方面深入系统的阐述,全景式地描写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历史全貌和现状特征,因而使其富有科学性,彰显了其学术价值。
再次,从对比视角研究富有创新性,显现了理论价值。从对比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是《新进程研究》一书的又一大特色。作者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历史准备”中,通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30年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历史的新见解:“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条件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第二次结合”(历史准备)。又比如,作者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理论范式)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对比,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共同主题”的观点。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回答了学术上的一些困惑。因为,明确了这个“共同主题”,才能把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其他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予区分,也才能把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别的国家、地区的发展、丰富区别开来。同时,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共同主题”,可以从学术的角度为续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语)提供学理的支撑。再比如,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特点”中,在纵向上,通过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在横向上,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与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越南、古巴、朝鲜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特点。以上的对比研究,既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研究的视野,又使这本新著富有创新性。(作者系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教授)
责任编辑:何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