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丽
摘 要: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其景观环境对大学生的意义尤为突出。大学校园景观除了具有美化校园的作用外,还是校园师生以及来访者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为出发点,探讨了改善校园环境功能、丰富校园功能价值的景观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期为当今校园景观设计在环境与功能优化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景观设计;装饰效果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0.047
1 现阶段校园概况
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背景下,从大都市的中央商务区休闲咖啡吧到大学校园的休息廊架,我们很少看到路过的人花一刻钟的时间停下来稍作休息。在校园内,我们常看到空寂无人的广场和杂草、废物堆积的草地,这是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校园环境作为公共空间中联络人与人之间友谊与情感的桥梁,其基本功能应该是休闲、放松,主要服务于学校师生。
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大学”一般指高等教育的场所。现在“大学”的含义从分类上讲,可以理解为大学、中学、小学不同的分类。
“景观(Landscape)”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自然风景或者田园景色,与“风景”“景色”相同,都有体现户外环境的意义。校园(Campus)场地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市场,以及苏格拉底开展公开辩论的公共场所。“Campus”最初的含义为“田地”,后来也指开阔的公共景观区。“校园”字义上是指具有学校属性的界定了的场地,包括建筑物和周围用地。本文研究的校园是指在相对固定的高等教育场所范围内除去建筑用地外的户外环境。
2.2 西方大学校园景观发展研究
乔丹(Jordan),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他曾在开学典礼上致辞:“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这句话高度反映了环境与人的关系,体现了建筑具有“育人功能”。因此,校园环境也具有教导、教育人的功能。
回顾古希腊造园历史,数学、几何学的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园林)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园林构成一般为几何、规则的构图。在古希腊时期,人们积极响应群众性活动以及体育赛事,这促进了早起公共建筑体育馆的发展。智者常常在广场、街道等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下聚众讲学、施教。而户外比较嘈杂、喧闹,因此,哲学家开始将讲学、施教场所转移到私人庭院,固定校舍由此出现。
意大利大学校园的发展最初以拱廊联系,内部设有休憩的坐凳。庭院内全部为硬质铺装,铺地图案丰富多样,院落中央一般设置有名人雕像或者雕塑。而庭院内植物较少,只在庭院的边角点缀几棵。校园内平面布局采用封闭的庭院模式,所有的建筑皆为合成方院,以免受到城市的干扰,以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
英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经历了两种形式:①规则式造园和风景式造园。17世纪,校园园林布局呈现对称的规则式构图,形成规整的分区,比如修建成型的绿篱、几何模纹花坛等,具有很强的人工雕饰意味。②英国校园自然风景园。其主要包含蜿蜒的河岸线、曲折的道路,地形起伏延伸,树种丰富多样,色彩装饰效果突出。
法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为勒诺特尔式园林。这种风格的园林特点主要有地形平坦,轴线支配园林,几何网格控制整体,喷泉、雕像精美,重视花坛设计。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园林。”
3 我国大学校园景观发展研究
我国校园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古代传统时期、近代借鉴时期和现代时期。我国古代的大学校园特色以建筑群景观为主,庭院景观为辅。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我国开始了近代大学的旅程;20世纪后,大学校园受西方国家的影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校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拥有自身的特点。
官学校园以国子监为代表,其校园景观受到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的影响。我国古代私学书院规划反映其教学思想,景观讲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小型空间景观的景观营造。植物造景追求宁静致远的文化特色,实现人格的升华。我国古代私学书院景观营造朴素、自然,不同于皇家园林的宏伟、繁华和私家园林的精致。
我国近代大学与传统书院有很大的关联,其沿袭了传统书院的教育境界,书院形态与传统书院相似,空间布局以院落+空间轴线式为主,整体呈现“整体西化,局部中式”的形式。我国近代大学校园整体景观将传统书院与西方校园景观向结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西结合的校园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的政策下,大学校园环境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形成了严谨、单一、大尺度的校园建设。通常,入口空间广场采用三面围合形式,建筑和景观沿着中轴线均衡布置,体现了有序和庄严的象征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大学校园景观呈现出自由的特点。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招生规模扩大,大学校园出现原地扩建和新建两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校园景观呈现自由布局、空间多样、生态环保的时代特色。
4 结束语
通过对校园景观的初步探索,结合中西方校园景观的历史发展变化比较,可以看出校园景观的功能价值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更能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更加大众化、国际化。总之,通过逐步满足大学校园景观的功能诉求,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塑造丰富有序、和谐美丽、特色鲜明的校园景观形象。
参考文献
[1]钟之谷.西方造园变迁史[M].邹洪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戴维·纽曼.学院与大学建筑[M].薛力,孙世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陈晓恬.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上海:同济大学,2008.
[4]张丽敏.简述当代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分区[J].大众文艺,2010(10).
[5]陈金陵,肖萍.书院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借鉴[J].新建筑,2006(04).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