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染上梅毒 你要知道这些事

2016-05-27 11:16
人人健康 2016年5期
关键词:足量梅毒青霉素

近10年来梅毒病例的增加,跟人们性观念的开放、不洁性行为增多有关。梅毒早期发现可通过规范、足量使用青霉素得到有效治疗,但临床上有不少梅毒患者症状不明显,直到术前验血排查,甚至是到了病程后期身体其他器官受损才发现。这种发病的隐蔽性特点可能跟患者滥用抗生素的既往史有一定关系,而从预防的角度看,避免不洁性接触是远离梅毒的关键。

与滥用抗生素有关

其实现在的梅毒与几十年前的梅毒,病原体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为何隐性病例会增多呢?这与医疗卫生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旧社会缺医少药,特别是对梅毒有疗效的抗生素,普通人在当时并不容易获得。相比之下,现在人们想买青霉素并不是难事,甚至存在盲目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比如,有些人患了感冒、喉咙或身体其他地方有点小炎症就会自作主张使用抗生素。

对不知道自己体内有梅毒潜伏的患者来说,滥用抗生素有时可能“歪打正着”,对体内的梅毒起到了抑制作用。但因用药不规范、不足量,所以对体内的梅毒“打得不够彻底”,反而可能使其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继续“潜伏”得更深,长年累月在体内悄悄蔓延,直到后期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统才发现。

不洁性接触是感染主因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其95%以上。因梅毒的病原体对人体泌尿生殖器官的皮肤黏膜有很强的亲和力,只要有极细微的破损, 就可乘机钻进去使人致病,而且越是早期传染性越强,随着病程的进展传染性会减弱。而除了性接触之外,母婴垂直传播以及通过血液,比如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

临床上,梅毒患者的年龄分布很广,从婴幼儿到成年人甚至高龄老人也屡有发现。因此,为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现在无论是男女老少,医院都会把患者的梅毒血清检查列为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有人认为术前查梅毒“多此一举”,甚至质疑医院增加此类检查项目是对患者的歧视,有借机敛财的嫌疑。

对此,应从医疗安全的角度来理解术前排查梅毒的必要性。信任自己患病的亲人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术前排查梅毒对患者也是一种保护。一旦出现意外,医护人员就能及时采取更全面的治疗。

避免不洁性接触

只要洁身自好,注意卫生,梅毒是可以防范的,无须恐慌。结合梅毒的传播特点,可以采取如下的预防措施:

1.日常要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接触。做好这一点可大大降低感染梅毒的风险。 2.鉴于梅毒有多种传播途径,在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建议在公共浴池和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旅店,尽量少用、慎用其所提供的公共洁具。

3.已知道自己患上梅毒者切莫讳疾忌医,应及早主动就医,但莫轻信江湖术士滥用药物治疗。在正规医院,早期患者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足量、持续用青霉素可杀灭梅毒螺旋体,得到有效治疗。

4.为保护亲人,出现疑似梅毒病症的患者应让与自己亲密接触者知情。除了自己积极治疗、做好隔离外,与已确诊的患者有过亲密接触者最好也做血清学检查,以排除染病的可能。

猜你喜欢
足量梅毒青霉素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评价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利用标准及策略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一V”语法结构探究
注射青霉素前为什么要做皮试?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