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类数码相机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数码相机厂商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这块市场,原因就在于“大变焦是智能手机所不具备的”,所以除了不断增加注重专业化的高端相机之外,大变焦相机产品线基本上都得到了保留,而且每一年都会有新产品更新换代。
为了能够更好地存活下去,大变焦相机的焦距升级已经跨入超大变焦序列(每一年都在向前推进,似乎没有尽头),而且也开始在平衡机身外形和高品质成像之间迈向了专业化应用,特别是1英寸CMOS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同时很好地跟上了高清视频应用的潮流。但随着越来越多同类产品的出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到底会有多少人会为这些产品买单呢?这个市场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才能长久地存续下去?这是我们希望以本文与大家一同探讨的初衷。
超大变焦是很多人追逐的对象
相对而言,数码相机是摄影应用普及程度最高的工具之一,就像当年的傻瓜相机(其实数码相机也可以称得上数码化的傻瓜相机),从一开始,大变焦便成为了一条独立的产品线被众多摄影人追逐。因为涵盖大范围焦距(尤其是长焦端),拍摄应用更加便利,因此能够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
2002年前后,大变焦配置开始跨入新纪元,奥林巴斯C系列(C-720、C730都曾是当初的经典)以10倍光学变焦在市场上极为抢眼,其后松下FZ系列以带IS光学防抖的12倍光学变焦取而代之,广角端焦距也从38mm扩展至28mm,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拍摄需求。
事实上,在数码单反相机还高高在上、仅有少部分人能够玩转的时候,旗舰级数码相机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大都配置了5倍、7倍的较大变焦倍数—各品牌拥有的对比式自动对焦性能相差不大而被忽略,除了成像分辨率之外,镜头变焦性能就称为最大的买点。正是看着松下FZ系列相机的优秀表现,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开始为其镜头加载光学防抖系统,或者采用机身防抖模式,以满足更好的大变焦应用。
在这期间,尼康、佳能、奥林巴斯、松下、索尼、宾得、卡西欧、富士、美能达、理光、三星等每个相机品牌都拥有自己的大变焦系列,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潮电子》每一年都会推出相应的大变焦相机专题。不过,或许是要兼顾机身大小、成像画质和镜头焦距(大广角和变焦倍数)的缘故,直到2007年,主流的大变焦相机的变焦倍数依然停留在10倍和12倍。
超大变焦性能何处是终点?
对于喜欢长焦摄影的人来说,更大的变焦倍数总是很好的。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数码相机的镜头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2007年开始出现18倍光学变焦的产品,对此我们丝毫不觉得惊讶。而在数码相机最巅峰的2008年,20倍大变焦+24mm广角开始称为常态,奥林巴斯、佳能、尼康、索尼、松下、富士等逐渐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但这还不够,2009年26倍大变焦相机出现,2010年30倍,2011年35/36倍,2012年40/50倍……毫无疑问,超级大变焦时代来了,虽然不能阻止数码相机产业的下滑,但它们依然不遗余力的向前推进,这也让很多人担心:成像画质能保证吗?变焦速度、自动对焦性能究竟如何?今年是不是已经到头了?
但事实证明,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超级大变焦相机普遍加载了电动变焦马达,从24mm广角端到长焦端,变焦速度似乎更快,自动对焦性能的下降不明显,成像画质与以前的大变焦相机相比并没有多大变化(相比之下,成像分辨率还在不断提升,当然这也得益于图像处理性能的不断进步),变焦倍数依然在稳步推进,2014年达到65倍,2015年尼康P900s甚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3.3倍(24mm~2000mm)!或许超大变焦的升级该到头了吧,毕竟至此以后,变焦倍数并没有再向上提升,而是开始转向搭载1英寸CMOS、注重动静影像的拍摄应用。
向高画质和全能应用方向进化
一直以来,“更大的变焦倍数”似乎才是超大变焦相机追求的目标。但是单纯看重超级大变焦的用户人群会有多少呢?即便背照式技术CMOS已经大行其道,但1/2.33英寸的小画幅(降噪性能的不足随之彰显,一般ISO 800即是极限,注重画质的可以考虑利用RAW格式)始终是很多人心中的一道坎,再加上超长焦距下最大光圈也相应缩小,快门速度也随之降低,很容易就导致画面的模糊—防抖功能可以有效降低2~3挡安全快门,但对于快速移动的小鸟、昆虫,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变焦倍数逐渐达到极致,对更高画质的需求逐渐变得迫切起来。
现在的入门级数码单反、无反相机+18-200mm套机镜头的市场售价并不算太贵,虽然变焦倍数相比之下较低,但能带来更好的画质。正是专业化应用趋势、1英寸感光元件应用的成熟和消费类数码相机市场惨淡的倒逼,都迫使大变焦相机走向专业化,从而催生了一系列号称最牛旅游机的大变焦相机。
2013年下旬,索尼率先尝试大变焦相机的高端化—RX10不仅加载1英寸、2000万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还进一步提升了镜头品质和通光能力。这是背照式技术首次实现了较大画幅化,凭借其在之前创下的良好名声,在用户中反响不错。更重要的是,它拥有恒定F2.8大光圈、涵盖24mm~200mm焦距范围的蔡司Vario-Sonnar T*镜头—虽然变焦倍数不大,但操控手感极佳,应用了不少高品质镜片,成像画质不错。但也正因为这些下了大血本的高配置,令其市场售价颇不亲民,约7000元的价格(超过了相当多的无反、单反讨价)让很多人敬而远之。不过,支持电动变焦的高品质大变焦镜头拥有媲美摄像机的操控效果,在摄影市场有些遇冷的RX10意外地在婚庆摄像师用户群中获得了良好反馈。
也正是看到了大变焦相机高端化这块颇具未来前景的蓝海市场,松下也于2014年中推出拥有与RX10相同的2000万有效像素、1英寸背照式 CMOS的FZ1000。而在镜头规格上,FZ1000与RX10也颇为接近,配置了F2.8~F4最大光圈、涵盖25mm~400mm焦距的徕卡镜头,支持电动变焦,电子取景器分辨率为更高的236万像素,3英寸、92万像素LCD可以全向翻转,较RX10应用更灵活。而且FZ1000在视频应用支持方面更加彻底,首次在消费类数码相机中加入4K视频内录功能(索尼在此方面明显慢了一拍,同年推出的A7S在4K方面还只能外录),以期望能够率先获得视频用户认可。
2015年初,佳能早早公布了G3 X将上市的消息(直到年中才上市),很显然,它也采用了与RX10和FZ1000相同的2000万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应该都是由索尼供货),只是镜头变焦范围进一步扩展,可实现25倍光学变焦,焦距覆盖了24mm~600mm,最大光圈为F2.8~F5.6,虽然不是恒定大光圈,但考虑到超大变焦性能,并不弱于两位前辈。而在定位上,佳能并未像松下、索尼一样考虑全面制胜,只是支持全高清视频拍摄,满足希望拥有更大变焦性能的用户。更重要的是,G3 X拥有非常优秀的变焦、自动对焦性能,即便在视频拍摄时也能实现快速对焦,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
拥有感光元件开发核心话语权的索尼自然不甘落后,也于2015年推出了RX10 Ⅱ,其最大的变化在于加入了全新的堆栈式CMOS,虽然分辨率和画幅大小没有变化,但数据处理速度更快,降噪性能更加出众,自动对焦速度更快,不仅支持4K视频内录,还能实现40倍超级慢动作全高清视频,且与时俱进,支持Wi-Fi/NFC无线遥控、传输。
而在2016年,尼康也开始介入这块市场,推出DL24-500,索尼前不久则更新了RX10 Ⅲ。有意思的是,索尼RX10系列三款相机将同时存在于市场上,并不存在谁替代谁的事情。如此一来,1英寸大变焦相机市场就有了多达六款产品之多(松下在下半年或许会进行更新换代),蓝海开始慢慢变红。
不变的长焦情怀
在摄影界,定焦带来高画质和变焦带来拍摄的自由始终是争论的一个焦点,但事实上,如果你不是专业输出,那么拍摄的自由相对更值得考虑,毕竟现在的光电子技术已经很优秀,以前很普遍的紫边现象在如今的数码相机已经很轻微了,整个变焦范围内的成像画质都可接受。这也是大变焦相机一直以来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一机走天下”其实很简单。
尼康P900s
这是目前拥有最大变焦能力的相机,83×!涵盖了相当于35mm相机24mm~2000mm的超大对焦范围,而最大光圈为F2.8~F6.5。这也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一款超大变焦相机,较以往的尼康同类相机有巨大进步,变焦速度不错,自动对焦也较快(即便在长焦端)。在长焦端还可以启用镜头侧面的辅助按键,按住后拉焦距,能很方便地寻找拍摄对象。利用电动变焦,你可以感受到从广角至超长焦之间场景变化的快感,用于开阔场景的视频记录非常棒。当然,P900s是绝佳的打鸟工具!
松下FZ300
采用1/2.3英寸感光元件的大变焦相机现在似乎不被厂商们重视了,但FZ300是个例外,它几乎拥有松下无反相机的各种先进配置:恒定F2.8最大光圈徕卡镜头(纳米表面涂层)、25mm~600mm焦距、五轴混合O.I.S.光学稳定器(4K视频除外)、利用DFD技术的高速自动对焦、6fps高速连拍、4K视频录制、防尘防溅的耐候机身、144万点0.7倍大型EVF、3英寸104万像素触控屏,而且高灵敏度MOS分辨率仅1210万有效像素,弱光下较其他同级相机有更好的表现。FZ300无疑是真正的全能型产品。
佳能SX540 HS
它是佳能大变焦相机目前的旗舰产品,拥有50倍光学变焦(24mm广角),这差不多是同类产品中的通用标准了,富士S9800也是如此。很显然,SX540 HS是为旅行摄影而生,握持手感良好,除了前面提到的超大变焦镜头(支持变焦构图辅助功能)外,还搭载智能IS光学影像稳定器(可自动识别场景),配置了约2030万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全高清短片拍摄支持跟踪对焦,自动对焦速度较快,这也是SX540 HS在同级相机中的一大优势。
未来是一英寸相机的世界?
超级大变焦相机发展到现在,之前常见的搭载1/2.3英寸或1/1.7感光元件的产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搭载1英寸CMOS的产品越来越多,能帮助用户获得更高画质。不过,因为感光元件增大的缘故,镜头口径随之增大,为使机身尺寸维持之前的同类相机的水准,变焦倍数不再追求更大——可以预见的是,尼康P900s创下的83倍变焦记录基本上见顶。在一段时间内,1英寸大变焦相机将会成为主流,除非感光元件技术又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尼康DL24-500
看着索尼、佳能、松下纷纷进入1英寸大变焦相机领域,尼康自然不甘落后,要知道凭借多年1系列相机的开发经验,尼康在此方面绝对拥有话语权。今年是尼康在1英寸相机上的爆发年,DL24-500正是它开发的大变焦产品,拥有21倍变焦能力、F2.8~F5.6最大光圈,微距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约1cm。镜头加入了1枚非球面ED镜片、3枚ED镜片、4枚非球面镜片,能有效保证高画质。它采用双重侦测光学VR防抖,具备镜头位移式减震和电子减震,均可有效应用于视频拍摄。运动减震模式能获得与其构图的稳定取景器图像,适合高速连拍运动主体。DL24-500搭载2100万有效像素背照式CMOS和171个自动对焦点和41点自动区域对焦(与尼康1 J5相同),能实现高速自动对焦和60fps超高速连拍性能,并支持4K超高清视频拍摄。
因为熊本地震的缘故,DL24-500的上市会有所推迟。
索尼RX10 Ⅲ
我们在前面就已经说明,RX10系列的三款相机会同时存在于市场,并不存在取代的事情。依照索尼开发产品的习惯,RX10 Ⅲ在配置方面(甚至机身外形设计)较RX10Ⅱ自然不会有太大改变,同样采用1英寸、约2010万有效像素堆栈式CMOS,同样支持4K和1200p超高帧率慢动作视频拍摄,配置了最快1/32000s高速快门,能实现14fps高速连拍……为了实现产品区隔,RX10 Ⅲ最重要的变化自然是其搭载的蔡司镜头了。与前两款产品都配置恒定F2.8光圈镜头不同的是,RX10Ⅲ提升了变焦性能,覆盖了24mm~600mm的焦距范围,镜头最大光圈随之为可变的F2.8~F4(长焦端仅仅缩小了1挡而已)。当然,这同样是一支相当棒的蔡司镜头,内置8枚ED玻璃镜片(包括1枚超低色散ED、5枚低色散ED与2枚低色散ED非球面镜片),采用了T*镜片涂层和9片式圆形光圈,在最大焦距600mm时的最近对焦距离为72cm,放大倍率为0.49倍,可拍摄细节丰富的长焦微距影像。镜头采用变焦环、对焦环、光圈环三环结构,支持无级光圈变化,加入对焦锁定按钮,可实现4.5档安全快门补偿,动静皆能兼顾。
对于RX10 Ⅲ,惟一的问题或许在于其太高的市场手机,已经超多了入门级全画幅单反相机了。如果大家不是特别着急要入门产品,可以稍微过段时间再考虑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