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英语课堂

2016-05-26 00:11石南山
考试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教师

石南山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使学生充满活力,教师充满激情,让教学更精彩,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怎样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呢?

一、转变观念,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因而往往出现“严守纪律,不准讲话”、“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现象,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纪律是有了,教学却毫无生机和活力。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是在用旧观念教新教材,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插嘴、议论等“违纪”现象不能接受。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才能思路开阔、弘扬个性。要建立这种民主关系,家长、学生都应打破对权威的崇拜,教师则应打破自我权威的崇拜。只有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无所不知的,他们才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只有让老师明白在当今时代自己不应再是一桶水而应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才能降下自身的权威地位向别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缺少对学生的民主态度,也就离开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其潜能的信任,这样的教学就变成一种一厢情愿。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突破所谓“纪律”和”秩序”的种种束缚,正是英语课堂应有的价值追求。唯此,才能使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持续不断地高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生命历程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二、注重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如果放在知识的清晰上,那么这样的课不叫成功的课,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呢?教师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知识本身,而应该放在学生的思维上。”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敢问爱问是培养能力的前提,会问善问是培养思维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思考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安于现状,主动质疑的情况很少,且所提疑问大多浮于表面,缺少探深度,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可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课堂上,质疑与智慧碰撞出的火花就会点燃英语课堂生命之火。下文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Unit3 Reading为例,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

1.在互动中感受“生命”。“生命化课堂”是生生不息、师生互动的课堂,师生要在各自的互动与体验中进行沟通与理解,以各自的经验和方式,相互传递各种信息与思想,共同体验课堂互动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思考怎样用最新的理念潜入学生的心灵,怎样用最巧妙的语言和方式激活学生的天性,让师生在彼此的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气息。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越轨”,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异想天开,提倡大胆争论。在教Unit3 Reading之前,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国家不同节日、婚礼、送礼物等日常生活习俗的资料。课上:I ask them whether they know any other ways of greeting each other.(Introduce the pictures in Welcome to the unit) Then,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discuss other different custo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Introduce Reading)。初步了解几个国家不同的问候方式,从而引出本课话题(文化差异),如节日和婚宴等,目的重在激活学生所了解的文化差异的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本堂课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重点即文化差异的阅读做铺垫。

2.在合作中提升“生命”。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教育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课堂上教师应在民主、和谐、平等的对话中与学生共享知识、分享思考与理解。学生应在交流、合作、研究和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展示其独特个性和生命智慧,体验感受心灵震颤、精神发育、情感净化这种有意义的“内在的人格成长”,提升“生命”的内涵。在阅读课文后,我指导学生分组,一组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学生提出了不少好问题,如:

1.In the West, when is the polite time to open a present?Why?

2.Why do the people in Korea take a live hen at the wedding ceremony?

3.What will people in Korea do if hens lay eggs at the wedding ceremony?

4.What drink is not permitted at a wedding in Brunei?

5.How do people in Brunei point?Why?

6.Brits have to take off shoes before entering ones house in Brunei.(true or false)

7.What British festival are Peters American friends not familiar with?

8.What does Ma Li think about learning culturaldifferences?

学生再次回顾文章信息后,以组为单位设计与文章内容有关的问题,并回顾文章对所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竞赛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3.在拓展中激发“生命”。挖掘、拓展和延伸课程资源,能使每个生命的种子在课堂上发芽、开花,激发起“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补充课文内容,深化文章主题,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完课文后,学生兴致很高,我趁热打铁提出这个问题:If we go to a foreign country for vacation or business in the future,what should we do when faced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让学生运用他们在本节课所学的各国文化差异知识,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文化差异,使课堂达到高潮。

4.在反思中感悟“生命”。“生命化课堂”倡导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各个层面。基于此,教师应倍加珍惜课堂中的每一分收获与体验,不时地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层面的生命体验用深刻的语言记录下来,反思教与学中的点点滴滴,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这篇课文讲述了三个不同国籍的人在网络聊天室里以聊天的方式交流世界各国不同文化、风俗习惯。我之前上过几次,大都是按照旧的思路,让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学习词汇,学生已经熟悉这套模式,上课没有热情,课堂氛围不浓,效果不好。为此,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学生对这样的话题应该有兴趣,我就要求他们查找与西方国家的婚礼、礼物、生活习俗等相关的资料。并且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不同的小组布置了不同的搜索任务,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分享。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同时,我找出适合本节课所需的课外资料补充本节课的内容,扩大课堂容量。在这些图片和肢体模仿等比较形象和直观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其保护自己国家文化的意识,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

三、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首先,切实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每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都要经过一个较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有留出充裕的时间,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抓住要领,才能从容组织语言,选择表达方式,才能真正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先拥有自己的思维时空,在此基础上交流想法,各抒己见,只有这样,课堂讨论才能真正发挥功效。其次,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态度。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地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我们要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强化这一倾向。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深入思考,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帮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和态度,体验愉悦的成功心理,感受思维劳动的乐趣。

总之,构建生命化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英语课堂不仅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更传递人的情感、生命的脉动。英语老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唤醒教学的生命活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体现“生本”思想,让英语教学沐浴人性的光辉,焕发生命活力,如此构建以生为本的英语生命大课堂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