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2016-05-26 23:57薛静
考试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材内容

薛静

1.在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有其独特性,也就存在局限性,让学生围绕一个任务共同探讨合作交流,在互相切磋中,学生的思维会触类旁通,豁然开朗,一点即燃,或许创新见解就弹出来了。这样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便成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获取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起来,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课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为学生提供环境、条件、刺激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积极的鼓动者和参与者。教师成了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成为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课上,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①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②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③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④尽量让学生自己读书;⑤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发表见解;⑥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⑦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把这些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这本就是数学意识的重要特征,而教材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的内容,它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通过科学组织材料,指导学生整体、综合地观察和探索客观世界,因此“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沃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每一个实践活动或综合应用的主题,都为学生创造了内容丰富而情节生动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倍感亲切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能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教材所选用的主题来说,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气象、旅游、体育、卫生、购物、饮食、存款、房屋装修等,可以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我想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能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并且充分而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比如,在一次组织四、五年级同学参加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活动,在车上,就让同学们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租车方案,孩子们在实际应用中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对生活中的数学的认识。

4.构造问题情境,提炼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贯穿于数学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而问题情境则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平台。构造真实、可感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着调动各自既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可引起学习主体的内心冲突,动摇其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在数学问题在相互分享质疑中达成共识,在数学思想方法提炼中感受成长。

5.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经历数学应用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例如:在学生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研究生活中的大量实例理解数的意义,学习数的读写法,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购物,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变化规律和运算定理。学生在利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理解和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激发求知热情。

6.加深对教材的研读

小学数学教材是确定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之一。教材中的数学内容一般都是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呈现给教师和学生的,对于教材编写意图、内容组织形式、知识之间的内容联系,内容呈现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教材研读才能把握。教材研读要求教师用整体联系的观点来读教材,把教材读“厚”、读“全”,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思考教材编排的前因后果,抓住数学的本质,拓展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教材研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6.1立体式研读。就是从教材的文本内容与表达形式、知识结构与内在规律、习题的针对性及其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教材某一知识点做全面、整体的研读,有利于教师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教材对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

6.2宽延式研读。就是从纵向上解读教学内容,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在小学段知识领域乃至义务教育知识领域中的位置与作用,了解教材知识的编排特点,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6.3纵深式研读。就是从横向上来研读某一内容,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把握好知识延伸拓展的“度”、理解数学知识的核心思想、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过程展开进行预设,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因素。通过教材研读,旨在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宽延式),把握知识的核心思想(纵深式),以及把握知识的教育价值(立体式)。

教材研读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只有三种方式相互结合运用,才能对教材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理解,否则,就会使教材研读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或理解有所偏颇。这也是我们联系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