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 聚焦课程 立足课堂 提高质量

2016-05-25 09:03武云飞
体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提高质量

武云飞

摘 要:通过对体育教学要直面现实、聚焦课程、立足课堂、提高质量四个层面的论述,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体育人的责任、担当更清晰、明快,体育学科、体育课程的内涵、外延、方法、手段“理”明法正,走出误区,从而气顺劲足,换来教学质量提高的春意盎然。

关键词:直面现实;聚焦课程;立足课堂;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14-03

一、体育教学要直面现实

近年来,广大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持续下滑,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堪忧,学生多年体育课上下来,最终没学会一项运动技能,这些现实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界认识和重视,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话题和问题,这些话题、问题、现实源于何处,应该由谁来买单?如果说将板子全打在体育人的身上,我认为很委屈,因为这种观点没有充分地考虑社会发展的速度与变化的因素,诸如文明素养、社会价值观、教育观等变化了;生活中体力因素少了;自我锻炼、保健意识、习惯等没能适时调整、合拍,这是主因。然而,十四年的体育课学习学生一项技能都没学会,体育人、体育教学那就脱不了干系了。而解决好这个问题,强力变革目前这个现实,又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工程,更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丝毫不容推辞的责任、担当、使命。

二、体育教学要聚焦课程

1.对课程概念、内容的再认知

体育教育工作者对课程一词再熟不过,但对体育课程概念、内容、功能践行的认知或许并不十分清晰,在如何能最大张力的凸显其功能,并落地生根于课堂的节点上,更呈现出知之不全、“少油缺盐”之态势。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学校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均为课程,体育学科的晨锻、大课间、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与竞赛的内容系统构成了体育课程,换句话说,其系统中的每一内容都是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既是对体育课程内容的界定,也是对体育教学赋予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说到这里概念清晰了,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心情也轻快了许多,但一想到实践中对体育课程的种种偏见,又使人心情沉重起来了。有些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的干部、任课教师片面的理解为体育课程就只是体育课,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只算体育课时,有的还要打折,如:年终评优、评先或职称评定排后或轮不上;晨锻安排不好,埋怨体育教师;大课间、课外活动等不理想,唯体育教师是问;运动竞赛成绩上不去,说体育教师无能等,这不但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还导致了体育教师自身也认为,除了体育课,其他的事不是我的事。大家试想,把一个系统的课程割裂开来,就等于把一个学科一个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责任碎片化,本来应该很完整很清晰的事,被人为地割裂、混淆,受不到重视、得不到认可。体育教师的职业特征是外露的活(操场、体育馆),常在少至百人、多至千人的司令台上“发号施令”,如处在上述的氛围环境中,成天搞得灰头土脸,恐怕上体育课也没有好心情,更谈不上激情,何谈上好课、育好人呢!这其中当然也不乏有好的践行者,如能将好的做法放大,根除偏见,还体育课程的全貌,必是体育教育之幸事。

铜山区在执行体育课程上对各校校长提出了四项要求,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内容如下:经常到办公室看看(了解教师办公、集中教研、备课等情况)、器材室算算(对照省厅要求作增添及管理、维护、使用情况)、司令台站站(大课间做操及活动状态)、运动场转转(体育课的学练、质量情况)。人们常从责任层面上说“一个学校就看一个校长,一个运动队就看一个教练”,各校校长亲力亲为,全面课程得到实施,带动全体教师对其认知的提升,体育教师也能真正的找到“北”了,氛围好、“气”顺了,学生的健康,体育的课程转化成了我的责任,连着你我他,如此这般就是另外的一处景象了。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了,可能一时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但毕竟是有了突破,步入了正轨,圆了体育教师良好教学的氛围梦,使之明确目标任务、责任担当、心情舒畅,主动挑起中华民族体魄强健的大任,这也是聚焦课程的根本源头。

2.对三级课程管理的再认知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构成三级管理课程。国家课程,即:课标;地方课程,即:实施意见、方案、指南,依据应为上扣国家课程标准,下按区域、学校实际需求;学校课程,即:在熟知国家课程标准,融会地方课程,贯通本校实情的基础上做出的教学文本。这从理论上讲是很清晰的,但在落实上出现了问题,特别是省、市地方课程层面断层严重,有好多地方至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课程,有的照搬照抄,上不扣国家课标,下不连学校实际需求,还美其名曰,信任一线教师,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自编教材、自订计划。试问在体育教师严重缺编,兼职教师普遍存在的现实中,怎么可能有好的课程、计划出炉?三级课程“腰上”(地方)不给力,致使国家课程标准虽好,但在承上启下传递的节点上脱节,学校课程虚无,教学处在无本无序状态,学校领导检查教学也缺少硬性的依据,何谈教学质量,这也是导致目前人们谈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孟文砚老师主编的小学地方课程《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按三个水平段编写的六册教师备课教学二合一用书,经不断修订、完善至今已近10年,初中地方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探微》也于2015年问世,并在全省推广运用的过程中,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研讨,也作为省级体育教师基本大赛、评优课的蓝本,还组织各级各类学校领导、教师对使用情况进行巡查、回访、视导,从而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铜山区将全区小学、初中既能上好课又能拿动笔的一批优秀体育教师组织起来,按水平段分年级编写了铜山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本,编者的联系方式随本发出,做到区、片、校、教师、编写教师五级联动,双向回路式的修订完善,这样,会上课的上得更精彩了,不会上课的(兼职教师)有本、有样、有师可循了。为了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地方优势,要求在每篇教案的辅备栏中,任课教师对应的二次辅备不得少于250字,课后反思不得少于200字,并一定要手写,这是硬性规定。在每学期教学计划中预留一个单元的校本特色计划空白栏,供各校根据校情自行编写,有力的促进了“一校一品”特色的形成。

综上就是对“三级课程”管理的诠释与认知,也只有如此,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有初步的保障,当然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在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道路上一定会不断的解决好这些问题。

三、体育教学要立足课堂

笔者曾看到一位体育教师写的题为《瞧,这些孩子怎么了》的教学案例,讲的是这个老师去上课,看到几个孩子你追我赶、又跑又叫又跳,简直是玩“疯”了。但当上课铃声响起,他集合队伍准备上课时,这几个“疯孩子”却都要请病假。反差之大,使这位老师懵了,他不禁反思,为何孩子们喜欢玩,他们却不愿意和我玩?他们热爱活动,却不热爱我的活动?喜欢体育,却不喜欢我的体育课?我该如何改变其现状?如何告别“黑暗”?答案就是只有脚踏实地、立足课堂、法正技精,才能迎来“光明”。另一则是《我让学生笑醒了》,讲的是一位兼职体育教师的事,由于兼职体育教师常把体育课当作自留地,让学生做自己的作业,几次以后学生就不干了,写信给校长,校长发火了,引起了学生们胜利的笑声、掌声。这位教师只好硬着头皮去上体育课,没有备课,也不太会,宣布课的内容要求等常常出错,学生各种表情的笑;上身西装,下身运动裤,学生嘲笑;没带哨子,口令卡壳,喊不准,无力度,学生哄堂大笑……他不禁反思,课堂我准备好了吗?我进入立足课堂的状态了吗?

从以上两则案例反思立足课堂,不单是口号、提法,重要的是变革行为,招数有三:

一是科学做好教学计划,书写好教案。俗话说“无根不生,无本不立”,一堂好课就像一部受人喜爱的电视连续剧,首先有一个优秀、精彩的剧本,这个剧本就是我们立足课堂的计划、教案。工作中常听到许多怨声,省、市没教学方案,就是有也是大而化之。怨声可以理解,但问题不容回避,突破不容质疑,体育精神也不可示弱。殊不知制订计划、教案是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业务,书写教学文本(计划、教案、反思、总结、活动安排、文章、课题)是当仁不让的份内事,不能等、靠、要。还有的教案归教案,实施归实施,成了“两张皮”,有人检查或上公开课就重视、认真写、按本上,过后则是另一番景象,如此等等都是没有真正立足课堂的表现,也是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与业务部门重管重查的。

二是技能不断精良。体育课堂是技艺型、劳作型、超越型的课堂,体育教师应是个坚强刚毅的人、刻苦攻艰的人、坚持恪守的人、攀峰夺关的人,要像孙大圣那样72变,可谓终生追求,学艺无涯。说到这,不禁要问我们的同仁,你的艺、变储存了多少,有什么能让学生心服、镇住场的绝活?想起我们这些老体育人一见面,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搞什么的”,明知是搞体育的,这话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想问的是你的专项特长是什么,对兼课教师而言也应重提,这说明了人们对技能、专长、绝活的追求与渴望,学生对我们教师更是如此,有相当一部分人别说技艺、绝活,恐怕连“四肢”也不“发达”,如此下去怎能立足课堂,教好学呢?因此,要对照、反思,要像唐僧师徒那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成正果,这既是为人师的历练过程,也不失为人生的哲学。如:耐久跑教学,学生怕累,不想跑了,如果此时教师能随机和学生一起跑一程,以身励生,传递“正能量”,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呢?好多老师没意识到,还有的不屑一顾,更有的可能自己本身就跑不动。

三是教学技能。精辟的、穿透力强的讲解,准确无误、优美利落的动作示范,一定是课堂教学基本部分的开门红,学生在惊叹、羡慕、好奇中自然想要学习、模仿。教学中教学组织的形式、方法选用的科学合理,学生定会乐此不疲,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学的明白,练的清晰,一处处的学练场景,一点点的掌握技能,都有教师、学生的互动交流。在向着更快更高更远的目标达成的进程中,在经历了失败、成功的人生追求、人生哲学的演绎中,教师指点迷津、合理安排,有共性要求,又能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既能摘到桃子,但总要“跳一跳”,这样的立足课堂定会魅力四射、精彩纷呈、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收获叠加。

四、体育教学要提升质量

说到课自然就要提到质量。当今对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差标准还处在讨论热烈、众说纷纭层面,不同时期各种好的课型也不时的沉浮、翻新,导致基层的老师有些茫然,心中无底。根据长期在一线搞教学教研的体悟,笔者认为高效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应为:“以教对、学会技能为核心,促成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一体化的最佳达成。”有人可能会纳闷,教体育的怎么能教不对,这不太小儿科了吗?其实很多人恰恰就在这个“教对”上首先栽了跟头,能运用对的方法教学恰是学生学会技能的“敲门砖”。如:立定跳远、站立式起跑、投掷实心球再简单不过了,细看看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有多少学生的动作真正的规范、舒展、娴熟?单说这个“小三门”的技能掌握如何,教对与否,就值得重新审视,重新认知。学会,主要看学生本次课所学技能掌握、运用的程度。有人说光谈学会不行,还要加上会学等,难道学会中就没有会学的因素吗?没有勤学、好学、会学、互学的因素,技能怎么来的?课堂上一切行为必须围绕技能这个核心转,如:在体育课中组织教学、技能形成、身心发育、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达成的四个规律的理念与方法精化选用等,有人说体育就是动中的教育,这不无道理。认知、技能、情感目标的融合、达成,一定是以动为主要形式,在学练、掌握技能的载体中生发的,那么技能的形成靠什么,没有从了解、知道到认识,再从践行、思考、创生到认知的良好的深化过程,哪来的技能规范与运用能力,在动的进程中。在学练、练学、用学的过程中,发生了数不清的师生碰撞、交流、提升,生生互动、配合,人的心理变化,竞赛中意志的较量,恰似一个情感与社会适应调节、碰撞、交融、出彩的大风雨操场。可以说技能目标的达成离开了认知、情感“两个小兄弟”就会落单,什么也达不成,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体系。因此,牢固践行以教对、学会运动技能为核心,抓住了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一体化的最佳达成,就是抓住了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牛鼻子,也是破解目前学校体育现实问题的主要途径。而且,提升体育课质量要坚持。扭转当下体育课质量不高的局面,并能在高的层面上持续或持续提升。没有对体育课质量理念的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为自我理念,再变革为自我行为是不现实的,要和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场地器材等心连心,要和攻坚克难,出力流汗,默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心连心,而这个“心连心”的过程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正如我们的体育运动一样:要像竞走运动员那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能腾空;要像跳高运动员那样,不停追求,一次一个高度,起跳给力,不断超越。果真如此的坚持恪守下去,那定会破局有望,现象可变,目标可达,体育教育事业必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猜你喜欢
提高质量
做个“偷懒”的英语教师
浅谈农村学校的语文教育研究活动
提高造林工程质量与对策
处理好四对关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点滴思考
上好美术家常课,绽放真诚自然美
查问题找策略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