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根9号院中的葡萄农夫

2016-05-25 00:21谷子
党史纵横 2016年4期
关键词:葡萄

谷子

1980年,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1981年6月23日,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回到了北京市西皇城根9号院——一个与中南海毗邻的普通院子。直到逝世前,华国锋都生活在这里。他在院中种植了许多种类的葡萄,还有苹果、樱桃、李子树等果树,整日与果园相伴,勤劳耕作、细心培育,像一位农夫一样“修剪”着岁月的“枝杈”,平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27年。华国锋的政治生涯与历史曾经那样紧密地相连: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关头,华国锋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特定时期影响党和国家命运走向的关键人物。

成为毛泽东亲定的接班人

1921年,华国锋出生在山西交城一个制革工人家庭。1936年,年仅十五岁的华国锋参加学校组织的军事训练,为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做准备。七七事变后,他投身抗日运动。为表达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他改名“华国锋”。1938年6月,他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10月,华国锋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期间,华国锋在家乡先后担任交城县牺盟会秘书、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兼分区农民部部长、中共交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兼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等职务。他带领群众坚持敌后抗战,配合八路军主力消灭日伪军、顽军。为发展壮大当地抗日武装力量和开展抗日工作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华国锋历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晋绥边区第八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阳曲县委书记、晋中区第一地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组织扩充和加强交城县武装力量,发展民兵武装,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揭露蒋介石、阎锡山发动内战的阴谋,同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坚决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汾孝战役、开栅保卫战、黄崖战斗、古交战斗等战斗,为山西解放战争胜利和人民政权建立与巩固作出了贡献。

1949年,华国锋随军南下,来到湖南工作。这一年华国锋28岁。在湖南,华国锋历任湘阴县委书记、湘潭地委书记、湖南省委委员、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湖南省副省长、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湖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为湖南省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调任中央工作,是华国锋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1971年年初,华国锋从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任上调至中央工作。此前,他已经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工作了整整22个年头。从首任湘阴县委书记到湘潭县委书记,再到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华国锋凭借深入群众、务实求真的民主作风,从基层领导职务到步入核心领导岗位,谈不上平步青云,却是一步一个脚印,稳重而踏实,最终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注。在与毛泽东的几次接触中,毛泽东对华国锋这个不是同乡的家乡干部印象很好,他曾公开评价华:“讲老实话,是老实人”。对华国锋在湖南的工作成绩以及为人品行,毛泽东都是满意的。这让他有了培养重用的打算。他把华国锋从湖南调到中央工作,近距离考察。

来到中央工作后,华国锋出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开始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华国锋协助周恩来处理林彪集团的问题,帮助一些被林彪集团迫害、打倒的老干部恢复工作。1973年,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华国锋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主管农业工作。1975年1月,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华国锋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同年2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在中央工作的四年,华国锋的仕途之路颇为顺畅,职务迁升很快。在那样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许多人已经能够看出来毛泽东对华国锋的政治期许和未来安排。

进入1976年,党内老一辈领导人与“四人帮”的较量到了针锋相对的激烈程度。因为之前曾作为接班人人选的王洪文,因为搞小团体,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渐渐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所以逐步得到毛泽东大力扶植的华国锋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周总理的逝世给病中的毛泽东很大的打击,他不得不加快确定接班人的节奏,经过反复的权衡与考虑,毛泽东最终做出了选择。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一、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二、经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负责中央军委的工作。同年4月,毛泽东再次提议,中央政治局通过,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至此,华国锋成为毛泽东亲定的第一接班人。对于这样的结果,已经“靠边站”许久的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是欣慰的。因为毛泽东在关键时刻,终究没有将党和国家大权交给“四人帮”集团,没有让江青等人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这对党和国家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有利的。而华国锋的这一身份,使得他今后终结“四人帮”的行动成为可能。

祭雷霆之势粉碎“四人帮”

粉碎“四人帮”是华国锋人生中最大的亮点。在党和国家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华国锋与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老同志一起,采取果断措施,对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人实行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对于当年粉碎“四人帮”的经过,多年来,史学工作者有诸多角度的撰文,对其详加描述,读者们从中能够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任何的文字描述都没有华国锋本人对其回忆更具说服力。1999年,张根生(吉林省原省长、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对华国锋有过一次面对面的采访。在访谈中,华国锋对当年粉碎“四人帮”的前后经过做了回顾。口述内容如下:

毛主席1976年因病逝世,我们全党都很悲痛,但是四人帮不顾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在这一时期他们更疯狂地进行阴谋篡党夺权活动。这一年周总理去世了,朱总司令去世了,邓小平又被打倒了。他们认为我是他们夺权的主要障碍了,他们没把我放在眼中,又拉又打。我心中很明确,绝对不能让他们一伙夺取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但要把握好时机。

政治局常委只剩四人了,王洪文、张春桥占两人,叶帅和我也是两人。而且在七六年(1976年)2月7日,毛泽东又决定让他(指叶帅)养病休息,由陈锡联代替负责军委日常工作。当时谁也不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在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任命我代国务院总理的通知中加了上述这么一句。我估计这和江青“四人帮”和毛远新造谣污蔑叶帅反对“文化大革命”有直接关系。在政治局委员中,除“四人帮”外,大都是反对他们的。

我和叶帅比较熟悉。在1970年林彪搞的第一号命令时,把叶帅分散到长沙住了较长时间。我与他接触较多。1975年8月,叶帅接见(广东省)梅县地区县委书记时,专门叫我去参加见面。他是我们党德高望重的老帅,在部队有极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对他非常信任。在这紧急关头,和“四人帮”势不两立,我早已考虑很久,下决心要搞掉他们一伙。9月10日,先找先念同志交谈当前形势、四人帮动向,认为与他们的斗争要早日解决,这是没法避免的,早比晚好。请他去看看叶帅交换交换看法。9月13日,先念去参观植物园,顺便去西山看叶帅,开始叶帅对李来的意图搞不清楚,也不敢多说。二人互相问候后,便说到院中走走,看看园林。边走边说,回到屋中交谈,主要谈了“四人帮”的情况、看法,没深谈(有的出版物上竟说叶帅在10日曾到华国锋处商谈粉碎四人帮问题,是无中生有的揣测而已)。

“四人帮”大肆宣传“按既定方针办”是毛主席临终嘱咐,是别有用心的。乔冠华要在联合国大会上(9月2日)发言,稿子上也有这句话。我在审查稿子时,改为“照过去方针办”的原话了。张春桥不让向下传达,怕引起震动。实际是怕暴露他们篡改毛主席指示的阴谋。

这以后我亲自和叶帅取得联系,交换看法,做准备工作。我们一致认为要采取非常手段解决,我与汪东兴几次研究,叫他做准备,挑选可靠人员。我也和吴德、吴忠(卫戍区司令员)谈过,叫他们防备迟群、谢静宜利用学生闹事。叶帅和聂帅、王震、杨成武等部队同志,也有酝酿准备。

后来发现张春桥的弟弟张××是总政宣传部副部长,到坦克六师进行活动,促使我们早下决心,在10月6日,通知晚8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毛选五卷定稿问题,通知姚文元也参加。坐在怀仁堂内会议室中的只有我和叶帅,汪东兴具体指挥行动。抓住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时,是我亲自分别向他们宣布中央决定隔离审查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妄图篡党夺权的罪行。

江青是在中南海住处抓起来的。同时抓了毛远新,北京卫戍区抓了迟群、谢静宜。事后便立即通知政治局委员到玉泉山开会。我叫叶帅主持,他要我主持先讲,我宣布了“四人帮”已被隔离审查,并且着重讲了“四人帮”阴谋反党夺权、疯狂活动的罪行。

为了保证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不被他们篡夺,不让他们的罪恶目的得逞,因此必须采取坚决的措施,粉碎他们的阴谋,严惩他们的罪行。叶帅介绍了对“四人帮”逮捕的经过,而且着重讲了全党、全军都坚决反对他们一伙的反党罪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对他们采取非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宣传舆论部门都被他们控制了,还有上海一伙反党分子已经发了大批枪炮,为了避免流血伤亡,稳定全国局势,被迫采取的特殊手段。这是正常情况下绝不可采取的办法。

我先提议请叶帅担任党中央主席,他德高望重,两次挽救了党,叶帅则起来说提议要我担任中央主席、总理、军委主席。他说这是毛主席指定你当接班人的,我已经79岁了,你年青比我小20多岁,你有实际工作经验,为人实在讲民主,尊重老同志。后来一致通过叶帅的提议。

从大国领导人到葡萄农夫的转变

从国家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华国锋在住所院子里支了两个很大的葡萄架,最多时栽种了几十个品种的葡萄。为了将这些葡萄种植好,他特意到北京郊区,跟一位葡萄园师傅学习葡萄种植的技艺。华国锋学习得十分认真,他常常戴着草帽,站在葡萄架下观看师傅的操作,每一个修剪动作他都仔细揣摩,然后亲自实践。他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到种植葡萄上面,俨然变成了一个关心产量和品种优劣的真正果农。

华国锋选择农作为退下来后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与他一直以来重视农业生产有关。在湖南工作时,华国锋就十分重视抓农业,特别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他主持兴修了洞庭湖排涝、韶山灌区等大型水利工程。值得一提的是,华国锋对杂交水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64年,湖南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在国内首次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增加粮食产量,即进行水稻杂交的设想。华国锋对袁隆平的研究非常重视,将杂交水稻作为全省重点研究项目给以大力支持。调任中央工作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华国锋分管农业生产工作。他强调推广农业科技和优良品种,推出了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使全国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华国锋醉心葡萄种植,对葡萄有着特殊的感情。华国锋的外孙女王苏佳曾撰文描述外公与葡萄之间的故事:

“这葡萄还没有长出来,他就会告诉你,它在什么时候会长成什么样。”王苏佳认为姥爷对葡萄的判断力非常神奇。最忙的时候是遇上刮风的日子,“一刮风,他就急忙出门捆葡萄。”到了收获的季节,葡萄味道真的很不错,不仅全家人共享,还要送给部队的战士。

可是这样一个喜爱葡萄的人,却无法吃葡萄。王苏佳每每谈起这件事,总是伤感地说:姥爷虽与种葡萄结缘,自己却几乎不能吃,因为检查出患了糖尿病,他的饮食受到严格控制。”每天的主食,被控制在2两8钱:早上5钱,中午1两3钱,晚上1两。甜食基本上是不吃的。可想而知,每天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葡萄架上,果实累累,葡萄粒盈盈欲滴、香甜无比,却无法品尝,这心中是怎样的滋味!

随着年龄的增长,华国锋的体力渐渐无法独自完成劳作。这时候,他便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他从旁指挥,完成修剪、除虫等管理工作。

一年中有两天是必须出门的

华国锋在9号院的生活很有规律:他每天五六点钟起床,先是在种满葡萄、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院子里走上一圈。看看葡萄的长势,有没有生虫、缺水,有没有需要修剪的地方,一旦发现就立刻动手处理。然后,他会回到屋子里坐一会,等待吃早饭。吃完早饭,华国锋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看报上,党报是第一个看的,还有反映民情的都市类报纸。虽然远离了政治舞台,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发展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时常来到9号院看望他,告诉他一些政策制定和人事上的安排。每当这个时候,华国锋都会仔细听着,并对他们进行鼓励。对此,华国锋的儿子苏斌说,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到访以慰问居多,有时候也会通报一些人事安排。父亲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你们干得好!”

平时,华国锋很少出门。他不愿意到处走,给所到之处的单位、部门带来不便,尤其是在人多拥挤的节假日。据说有一次“五一”节日,天气特别好,他和家人一起去北海公园玩。一进公园大门,华国锋就被人认出来,群众们蜂拥而至,将他和家人团团围住,纷纷要求拍照合影。华国锋和家人赶忙离开了公园,没有玩成,为此小孙女还对他发了一顿脾气。

北海公园事情后,华国锋出门的次数就更少了。不过,一年中有两个日子,他是必须要出门的。一天是12月26日——毛泽东的诞辰日,另一天是9月9日——毛泽东的逝世日。每年的这两天,华国锋都会带着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主席的遗容。进入纪念堂大厅,他让家人和工作人员排队站好,然后亲自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那一刻,华国锋的神情无比的严肃,完全不似平时乐呵呵的样子。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外人无法体会的五味杂陈吧。

多少年来,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是华家雷打不动的事情。

临终前的未了心愿终成憾

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华国锋和每个中国人一样,满怀激动,日日期盼这一天的到来。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亲自去观看奥运会的盛况。据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回忆:他(华国锋)曾对我说“奥运会在家门口举办,我们还是去看看奥运会吧!”中央办公厅知道华国锋有这样的想法后,允诺到时会送上开幕式的门票,以偿他的心愿。这让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华国锋十分高兴,期盼之情尤切。可是就在距奥运会开幕一个月的时候,华国锋因病住院了。2008年7月,华国锋因病住进了医院。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8月1日华国锋出院了。这时临近奥运会开幕仅有几天的时间,他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想,华老的心愿终于能够实现了。没想到,出院后仅过了一天,华国锋的病情突然恶化,此时,他的状态已经十分不好了。跟随华国锋多年的老司机朱春华清楚地记得:8月2日那天,奥运会彩排式,有关部门特地给华国锋送来一张票,邀请他前往观看。他看着票无奈地说:“我老了,不去了,你们去吧。”8月3日,华国锋又一次住进医院。这次入院,他再没能离开。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华国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7岁。

亲自去看奥运会,是华国锋晚年的一个强烈的愿望。可是他终究还是没有实现这个心愿,成为他一生的憾事。

猜你喜欢
葡萄
坏葡萄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善良篇(上)
葡萄熟了
葡萄
巧洗葡萄
吃葡萄别吐葡萄皮
院长的葡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