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绚然
他投的项目大多玩法与业界不太一样,有的甚至是高死亡律的玩法,这就是所谓奇招。
有一种人看似安静地坐在那儿,但脑海里早就不知道翻腾了多少遍,袁野就是这样。
他说他不太看重外部的东西,比如外界的看法,他在乎的是和创业者的深度交流,以及在交流过后产生的“自然吸引”。
在他的逻辑里,创业成功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经验丰富的全才;另一种是直觉型的奇才,常靠奇招制胜。袁野说,面临变革型的机会时,往往后者更容易成功。
这位1987年出生的晨兴资本投资总监,在入行5年的时间里,先后投了短视频社交App“秒拍” “快手”“musical.ly”,职场社交软件“脉脉”,投资者社交平台“雪球”和语音社交App“比邻”等项目。其中的秒拍和快手,是他投资生涯中的前两个项目。
投快手:看中GIF的未来
2011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随之而来的还有社交产品,但形态还都相对初级,大多是偏工具类产品。那时候的袁野判断,社交会因此而产生很大的变革,成为较好的分发网络。而从表现形态来看,有文字、图片、视频类内容的产品刚刚开始出现,因此他们想要提前去布局这一市场。
晨兴资本投资总监 袁野
袁野说,当时的文字类产品有微博,但人是视觉动物,图片相比文字更为直观,视频更是如此。那么,究竟选择图片还是视频?
袁野花了很多功夫研究当时的图片类产品,发现了中国和国外图片社交环境的不同。他说,国外的用户经过很长时间的审美熏陶,有分享图片的环境,但中国的用户没有被教育过,大家的图片都存在QQ相册、网易相册里,并不公开,因此,同期图片类的产品活跃度不高,用户交互的欲望并不强。
“这点对社交产品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能不能形成正向循环的爆发,激励更多的人进入。”袁野说。
直到他看到短视频社交App“快手”。袁野认为,GIF的信息量更多,而其门槛介于图片和视频之间,因此反馈比图片更好。同时,鉴于当时的网络带宽,视频的传输与播放很难达到很好的速度,而GIF对带宽的要求并不高。此外,那时候市场对GIF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也是创业者的机会。
创业需要奇招
毕业于南京大学的袁野在KPMG(毕马威)工作过三年,后来,对互联网和创业都很感兴趣的他进入了晨兴资本。袁野说,自己虽然对新东西比较敏感,但兴趣点却在高频地变化着,这让他意识到,相比创业,自己更适合做投资。
显然,晨兴资本对去蓝海开荒的创业者更感兴趣。袁野说,自己选的项目,很多都跟业界的玩法不太一样,有的甚至是高死亡律的玩法。
这是他所说的“奇招”。
例如,创始人对新的用户和流量有独特的感知。“前几年大家做流量市场,有人发现可以用社会化媒体来做流量,比如发帖、微电影等,这时候你会发现用传统的电视反而更便宜。所以要敢为人先,才有可能吃到第一个红利。”袁野说。
的确,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想要用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成效,就必须要有独特的方法。袁野认为,在行业发生变革时,直觉够强,并能在做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往往能出奇制胜。“如今看来不错的公司,创始人并不是第一拨在PC互联网上很强势的人,因为他们很容易产生路径依赖。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趋势,要从做得比较好的人上面去找共性,然后小心地去放大。”袁野说。
认知是动态调整的过程
虽然专注在某个领域可以产生认知上的优势,但这个优势其实是短暂的。袁野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创业者,要求都是既要有框架,还要定期去打破这个框架,或者说,动态地修正这个框架。
袁野很清楚,在对一些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之后,有可能在某一阶段产生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认知,但这不可能是永远的,因此要利用认知上短暂的优势差去做好投资和创业。“那时候投GIF和视频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有很长时间都面临质疑,直到2015年。但红利刚刚享受到,又出现很多直播平台,巨头也陆续入场。”袁野说。因此,他们需要不断动态地去调整。
脉脉就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袁野分析,以前大家都觉得中国没有LinkedIn(商务化人际关系网),于是在PC端投了不少钱,但都不是太成功,这是因为当时中国大部分都是制造业的工人,专业人才并不多,而对于制造工人而言,并不需要这样的工具。此外,当时大部分的社交软件是通过导入邮箱列表来添加好友,但中国其实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中国人更习惯通过手机交流。
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一些变化。袁野说,导致一个产品在过去行不通的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一旦如此,模型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经验认为它行不通,那就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当然也不是说这些变化一定会带来机会,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些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事情上押一些赌注。”
作为袁野最擅长的投资领域之一,社交逐渐变成了基础设施。现在所有的产品都在做社交,有评论,有分享,这是自然界传播的过程。搜索也是。它们会渗透到生态的所有地方。而社交的第二个阶段会是让大家都忘了什么是社交。
袁野后来又发现,从某种层面来看,社交和消费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社交其实也是一种交易,只是卖的是所发布的信息,而“物流”就是关系链,生产成本极低,定价自由,每个人都是生产者。那么,一个社交产品之所以能够起来,是因为有人可以生产出独特的“货”,这些人对“货”有控制力。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交易也是社交。怎么提高效率、更好地供给,让更多人分发、创造和响应,让上架的货物有更多人浏览,并在浏览后很快转化为交易,这些都是共通的。“只有从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找到这些共性,才能更快地找到其中的规律。”袁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