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君山
就航空武器史的角度而言,德国人在1944年夏末投入使用的Me 262式战斗机是二战空战史册中的一件大事。这种由梅塞施密特公司打造的新型战机成为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在群星般闪现的诸多二战名机中据有格外重要的地位。从设计初衷到最初定型再到主要的作战使用,Me 262无疑都定位于战斗机。不过在希特勒的特别坚持下,这种疾速的鸟儿还有着另外一副面孔:喷气式轰炸机。
如何使用Me 262?
德军高层对于“如何使用Me 262”的争论,是二战航空史上一段有名的公案。当时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这种喷气机应该以战斗机定位全力生产,以此来扭转二战后期同盟国牢牢掌握着欧陆制空权的局面。而以大独裁者希特勒为代表的另一种意见(或者说就是他个人的意见),则先是坚持Me 262定位为轰炸机或是战斗轰炸机,后来又强调战斗机和轰炸机型号至少应该同步发展。许多德国空军人士在战后出版的回忆录中,都对Me 262这种“足以改变战争进程”的宝贵机种因为希特勒的粗暴干预而未能全力投入空战而遗憾不已。著名的“飞行将军”阿道夫·加兰德就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一观点。
不过,如果从多角度来衡量,则希特勒对于Me 262轰炸机的追求也并非一意孤行、胡搅蛮缠。德国空军在面对占据压倒性优势的盟国空军时力不从心确是事实,但是,德军地面部队尤其是装甲部队在诺曼底之后受到盟国战斗轰炸机部队的打击而损失惨重更是事实。正是基于这种空地攻击样式对地面战事进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希特勒想要寻求一种能够直接打击盟军地面部队的高速机型,应该也是无可厚非的。
事实上,在盟军反攻欧洲大陆之前很久,希特勒就已经对战斗轰炸机投以极大的关注。而在Me 262的开发过程中,包括总设计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等人在内的主创团队对于该机的轰炸能力也不断做出“逢迎”式的回应,这也在客观上强化了希特勒对于Me 262未来定位的固有念头。
Me 262原型机正式使用喷气式发动机实现首次试飞是在1942年3月,而差不多在一年之后的1943年2月,希特勒就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当时德国空军的所有战斗机都要具备携带炸弹的能力,以便在必要时充当战斗轰炸机。正是基于这道指令的精神,刚刚脱离绘图板阶段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喷气式飞机同样也不例外,梅塞施密特的设计团队专门准备了一种让Me 262可以携带500千克炸弹的方案。这一喷气式战斗轰炸机的构想最早的记录始于1943年3月26日,差不多就是在希特勒发布“战斗轰炸机”指令仅仅一个月之后。
此后,经过挫折与改进,最基本的Me 262A-1a战斗机型号接近成熟。而为了达成元首之所愿,梅塞施密特公司从1943年夏天亦开始着手平行发展Me 262的战斗轰炸型、高速轰炸型、侦察型等衍生型号。在梅塞施密特的卷宗里,把Me 262的轰炸型称作“快速轰炸机Ⅰ型”。从纸面上看,这一衍生型的结构与标准同A-1a相比变化不大,增加了2000升的载油量,为此去除了自卫武装,挂弹方案较为多样,可以选择挂载1枚1000千克炸弹、2枚500千克炸弹或一组250千克炸弹等。当时提出“快速轰炸机Ⅰ型”要在6000米高度上达到785千米/时的最大速度,航程为1180千米。
之后,梅塞施密特公司又提出“快速轰炸机Ⅰa型”的改进案,将座舱位置适度前移以增加载油量,并在机鼻加装2门MK 108型30毫米机炮。另外还有一种“快速轰炸机Ⅱ型”的设计,它对机身结构适度改动,主要是增大了垂直尾翼,同时进一步加大载油量,挂弹方案与前型相同,自卫武器则从机鼻移至机首下部,据称在6000米高度上可达到882千米/时的速度,最大航程亦增至1370千米。
虽然这些“快速轰炸机”的设计都还停留于纸面,梅塞施密特公司的主要精力也集中在Me 262战斗机的开发上。但是,当梅塞施密特博士于1943年9月7日面见希特勒介绍自己喷气机开发的最新进度时,还是投其所好地称“快速轰炸机”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有效地空袭英国。不过,他也补充道,“由于这种飞机的技术是如此超前,使得我们为了其正式入役必须耐心等上一段时间。”
受到这位受自己宠爱的飞机设计师表态的鼓舞,希特勒旋即于10月27日找来空军总司令戈林,向他强调了让喷气式飞机携带炸弹的极端重要性。希特勒在会面上颇有“预见性”地描绘了德军在未来抵抗盟军入侵欧陆战斗的景象,而喷气式轰炸机将会高速呼啸着掠过滩头,向密集的敌人投下炸弹。
一周后的11月2日,戈林在全权负责空军装备事务的米尔希元帅的陪同下,造访了位于雷根斯堡的梅塞施密特工厂。戈林向梅塞施密特博士照搬希特勒的观点:一旦敌人尝试在西线登陆,当他们的坦克、火炮和部队挤在滩头时,我们的这种快速轰炸机飞机——哪怕只有少数几架,也能够冲破敌军战斗机的封锁,以元首期待的方式投下炸弹。
作为德国空军的当家人,戈林还问了一个内行问题:Me 262能否实现舱内带弹?博士的回答是Me 262的机体只适合外部挂架,机腹并无空间容纳炸弹。看着木制的缩比模型,戈林又询问多久能搞出这样一架喷气式轰炸机,回应是“不用太久,也许两周”。戈林高兴地说:“那解决了元首的问题。”
“有谁曾注意过我的命令?”
到了11月26日,戈林邀请希特勒莅临距离“狼穴”不远的东普鲁士因斯特堡,到那里欣赏德国空军的最新武器展示。这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戈林提高自己日益受损的声望的需要。Me 163火箭战斗机和Ar 234喷气轰炸机相继出现在希特勒面前,最后出现的是Me 262的最新原型机V6。
希特勒对Me 262的印象最为深刻,在看到它后便立即询问能否挂载炸弹,在一旁陪同的梅塞施密特立即接口说可以挂载500千克炸弹。明显变得兴奋的希特勒表示,“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闪电轰炸机。我要求所有的Me 262都以闪电轰炸机开发。”
12月5日,希特勒的空军副官尼古拉斯·冯·比洛中校通知戈林:元首再次提醒我们认识到制造喷气式战斗轰炸机的极端重要性,空军在1944年春天之前必须装备一批这样的飞机,必须克服任何劳动力或生产原料方面的困难……要求每月提交进度报告。
希特勒认为他找到了理想的闪电轰炸机,这也就为应对未来随时可能发生的盟军反攻找到了应对之道。然而他并不知道,梅塞施密特并没有执行将所有Me 262打造成战斗轰炸机的指令,而是继续推进Me 262A-1战斗机的生产。作为军机装备生产主管的米尔希元帅即便没有明示,至少也默许他这样做;而空军内的许多高层人士,到那时也一直把Me 262看作是单纯的战斗机。
到了1944年1月16日的一次军备生产会议上,对Me 262定位的认知矛盾便突显出来了。深受希特勒信赖的军备和战时生产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是与会者之一,他记录了这次会议的概况。希特勒先是称自己等Me 262已经等得快不耐烦了,接着他重申了自己对这种飞机的使用想法,也就是把这种喷气机当成快速轰炸机。
结果,与会的几位空军专家们开始“惊慌失措”,据理力争说Me 262的机身结构先天就是以战斗机开发的,无法适应轰炸机的任务需求。感到不快的希特勒表示,把战机上的所有武器移除,这样就可以挂载更多炸弹了,而喷气机的高速特性,将使敌人的战斗机难以对它们实施攻击。
进入5月,Me 262的试飞连续遭遇事故,爆胎、发动机熄火、电子或机械装置故障等意外事件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希特勒于当月23日把施佩尔和米尔希召到贝希特斯加登的“鹰巢”,讨论当前的作战飞机生产情况。
米尔希在陈述新飞机制造计划时,明确地把Me 262归入战斗机一类。希特勒立即发出质询:“我还以为Me 262是战斗轰炸机呢?!”米尔希解释道,在机身结构没有大规模改变的情况下,Me 262难以成为有效的战斗轰炸机。
独裁者大发雷霆:“我只要求携带250千克炸弹!有谁曾注意过我的命令?我现在明白无误地要求这种飞机以轰炸机来开发。”米尔希也动了怒,他回应道:“我的元首,连孩子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战斗机,而不是轰炸机!”
希特勒转过身背对着米尔希,不再允许他发言,并再度发布指令:Me 262的制造重点必须集中在闪电轰炸机上。作为一个变通,他也同意在不影响闪电轰炸机制造的前提下,Me 262战斗机也可以同步开发。
第二天,戈林就召集空军总参谋长冈瑟·科腾将军、卡尔·科勒将军和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加兰德会商,讨论元首的最新指令。与会的将军们得出一致的结论:将Me 262改为轰炸机将导致设计结构上的问题。戈林总结道:我已经反复强调过了,元首要的是闪电轰炸机。
几天后的5月29日,戈林在空军装备生产会议上明确Me 262的未来。“需要一种空中利器来压制随时可能发生的盟军反攻的念头始终困扰着元首,”他说,“我们必须理解这一点。”戈林做出了一个象征性的决定,那就是把Me 262这种喷气机的开发置于轰炸机部队总监而非战斗机部队总监的管辖下。他还建议,为了避免混淆,应该把新飞机称作超级速度轰炸机。
然后戈林指出,元首的意思并不是把Me 262全部用作轰炸机,它的战斗机型号也将同时存在,这一点让与会的加兰德等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宽慰。最后,戈林讲述了超级速度轰炸机将如何应对盟军的入侵。据说,当与会的梅塞施密特博士在发言介绍最新生产进度时把Me 262习惯性地称为战斗机时,被戈林当即打断,后者大声说,“请您不要再使用战斗机这个词了!”
不容许再有搪塞了。梅塞施密特终于推出了Me 262的战斗轰炸机型号Me 262A-2a,其机腹下配备2具ETC-503或ETC-504挂架,可以挂载1枚500千克或2枚250千克炸弹,或者等重的10千克人员杀伤集束炸弹。作为折衷,机首的武器相较A-1a减至2门MK 108机炮。不同于Ju 88等标准的轰炸机,仓促而成的Me 262A-2a没有安装俯视轰炸瞄准具,飞行员只能通过“借用”机炮的雷维16D瞄准具来实施投弹。而为了满足元首对闪电轰炸机的需求,还开始着手对部分Me 262A-1a实施改装,以使其能够至少携带1枚250千克炸弹。
然而,仅仅几天之后的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没有1架超级速度轰炸机赶得及在那时投入反击,希特勒一直所想的以高速掠进的方式对滩头投弹的作战也就此成为泡影。
申克少校的特遣队
高层纷争的同时,预定要使用闪电轰炸机的作战部队则在默默等待着。诺曼底登陆前夕,绰号“雪绒花”的KG 51轰炸机联队第1大队正从法国北部的基地不断出动,使用着同样是由梅塞施密特公司打造的Me 410战斗轰炸机在夜空中进袭英国。从1943年年底起,这个大队就已经在使用这种战机。而就在5月下旬,大队长海因茨·恩劳少校突然接到了立即返回德国的命令,原来该部获批成为第一个装备Me 262战斗轰炸机的单位。
第1大队于6月初转驻莱希菲尔德,接着派出1个由第3中队长埃贝尔哈特·温克尔中尉带领的小分队,先行赶赴莱普海姆熟悉Me 262喷气机。由于飞机的交付迟于预期,第1大队便又从第3中队抽调部分资深飞行员组成一个特别分队,由沃尔夫冈·申克少校带队,任务是尽快摸索和形成一套适合Me 262的轰炸战术。选择申克是一个合适的决定,他是1938年从东非赶回德国加入空军的“老鸟”和战斗轰炸机战术专家,此前曾驾驶Bf 110在英吉利海峡内击沉过总计38000吨的商船,还是一位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得主。
诺曼底登陆两天后的6月8日,申克和特别分队的飞行员们在莱希菲尔德听取了任务。当然,这时依旧没有可用的飞机。直到6月27日,才有第一架Me 262抵达莱希菲尔德,不过那是架Me 262A-1a战斗机。第二天到了第二架,同样是A-1a。30日,莱希菲尔德迎来了第一架Me 262A-2a战斗轰炸机,地勤人员立即在它的机身刷上了黑色C的编号。这时基地里一共有7架Me 262,机身编号从黑色A到黑色G,大部分都是A-1a。申克的这群人被命名为“申克特遣队”,第一批到达的Me 262全部调归其使用。
申克特遣队在7月10日增补了第二批飞行员,同时还增加了6架Me 262,随后在慕尼黑西南面的阿默尔湖地区集中进行投弹训练和战术演练。特遣队也就是KG 51第1大队的第一次喷气机损失发生在7月14日,由瓦尔特·本特洛特中士驾驶的Me 262A-1a在训练飞行中坠入了阿默尔湖。当时,这位飞行员正以30°角从3000米高度俯冲至1000米以完成投弹,在能够从异乎寻常的速度中改出之前,这架喷气机就一头冲进了湖里。
7月17日,隆美尔元帅的座车在法国北部遭到英国战机袭击,“沙漠之狐”虽然幸免于难,亦因头部重伤而一度不省人事。就在这件事发生的同一天,KG 51第3中队的150名地勤人员被紧急运往位于巴黎西南110千米、卡昂东南175千米的沙托丹机场,任务是清理那里的机场地面,随时准备迎接Me 262的入驻。
两天之后,美军第8航空队大举空袭莱希菲尔德,造成3架宝贵的Me 262在地面上被炸毁。空袭的第二天是7月20日,德国又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狼穴”内未遂的希特勒刺杀事件。也在这一天,申克特遣队开始受命移驻沙托丹,准备以其状态完好的9架Me 262对诺曼底滩头和正在向卡昂开进的盟军实施轰炸。
这时,申克和他的飞行员们每人都已经至少完成了4次在Me 262上的轰炸训练。不过在接到任务时,队里的问题一大堆:Me 262的航程对轰炸任务来说显得不够,而沙托丹基地距离前线超过100千米;满载起飞时,起落架和轮胎必须得到加强;飞机在俯冲投弹后会出现重心不稳的问题;没有适用的瞄准具,雷维瞄准具的“客串”使用还有待检验:机身结构存在着不够牢固的隐忧……事实表明,申克少校的这些担心有些多余了,因为基于法国北部战场上德军的混乱情形,他的喷气机特遣队根本无法从沙托丹出击。
拖到8月2日,第3中队派出瓦尔特·洛特少尉赶赴柏林,从帝国航空部那里接收喷气机单位的任务地图。6天后,第9航空军军长迪特里希·佩尔茨少将来到KG 51第1大队部,在那里强调了对盟军实施空中反击的重要性。9日夜里,第1大队正式接到了准备派出Me 262轰炸敌军的命令。从统计数字来看,这时第1大队共有33架Me 262在编,其中14架为可出击状态,计划即将有另外21架补充到位。不过,其时第1大队的主力仍在莱希菲尔德换装受训,能够立即在法国战场上出击仍然的只有申克特遣队。
由于沙托丹机场的保障迟迟无法到位,申克特遣队只得改变基地。他于8月12日派地勤人员先期转往巴黎以南的伊坦普斯,然后在3天后又转往巴黎西北45千米的斯雷尔,那里被认为是较合适喷气机的进驻。但是,斯雷尔已经在空袭中受损严重,地勤们只得在18日又赶往巴黎东面120千米的尤辛库尔,总算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基地。
申克等人于24日驾驶Me 262飞抵尤辛库尔,当时报告全队可用的Me 262A-2a只有4架而已;整个第1大队报告称有36架Me 262在编,其中17架可用。KG 51的第2大队也接到了换装新机的命令,不过还没见着Me 262的影子。从生产计划来看,这些单位很快就能获得足够的飞机,当时的安排是:8月的量产达到60架,9月150架、10月225架、11月325架、12月500架;而且这些产量全部是战斗轰炸机,从第501架到1000架才会是战斗机。
(未完待续)
(编辑/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