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任何一座城市,孤独都是相同的

2016-05-25 00:37游艺
十几岁 2016年1期
关键词:田鸡包菜腊肉

漂在任何一座城市,孤独都是相同的

游艺

香港中文大学本科二年级在读,港漂,前雅礼学子。好读书不求甚解,好笔墨无关风雅。城市各有各的不同,快乐人人迥异,孤独是相同的。南下路漫漫,我眼观香港,我手写香港,各位看官,隔海看看就好。

红磡新开了一家湘菜馆,这对于在港读书的内地生来说可是件大事。朋友圈里辣椒炒肉、剁椒鱼头、豆角炒茄子不出意外地火热了起来,几个朋友相约去大吃一顿,用辣椒抚慰一番空虚许久的胃。在香港,爱吃湘菜的不止是湖南人,同理大概也可推得:爱吃川菜的不止是川渝人,爱吃东北菜的不止是东北人,爱吃大盘鸡的不止是新疆人。抵港不久,我们这群内地来的孩子就对一切香港以北的菜式培养起了莫名的亲近感,那本不是我们的家乡,但北方的寸寸土地,似乎都是我们的家乡。所以不管你好甜好辣还是好清淡,到了香港,都忍不住要呼朋引伴去光顾几番中环35元一个的煎饼果子、红磡辣得不自然的重庆小面、长沙湾没什么肉的肉夹馍,无论味道如何,都能咀嚼出一种“对嘛,这才是我从小吃到大的东西”的满足感,硬生生地将归属感所在地从一个城市扩展到一整块大陆。

十一月终于抽空和朋友去了那家新开的湘菜馆,三个人,一锅田鸡,一碗黄豆腊肉,一份手撕包菜,吃到最后从北方来的朋友被辣地泪流满面,我一边嚼着咬不烂的腊肉一边在碎碎念:太不正宗太不正宗了,湖南哪里叫什么干锅田鸡咯,只有干锅牛蛙嘞。回去的路上发朋友圈,放的图是80元一份的手撕包菜,下面有内地的同学评论:漂在香港,好像也蛮惨的。

漂在香港,确实也蛮惨的。你看,重造生活方式,重造饮食习惯,重造三观,为了过上原以为理所应当的生活,竟然也要大费周章。

对生活惨状的抱怨多了,身边的朋友便多说自己是误打误撞成了一枚港漂。“误打误撞”这个词实在有一种无奈的妙,给自己留了余地,过得好是撞得好,这好不在自己;过得不好是撞偏了,这坏也不赖自己。但扪心自问,漂在香港是自己的选择,当时提前批志愿填了中大,拿着奖学金就义无反顾地踏上这片土地,我图什么呢?图新鲜,图繁华,图自由。香港也确实给了我太多特别的东西:公正严明的学术氛围、渗透在生活每一细节的自由民主、便捷高效的公共设施、平等包容绝不糜烂的城市气质,每一项都足以让一个在体制内长大的年轻人在此忘生忘死肆意消耗一番青春了。香港没有那么差,在香港的生活自然没有那么惨,香港还是一个优秀且成熟的大都市,我还是活得体面且自在。但是,我似乎没有在此忘生忘死、消耗青春的魄力,而是觉得有些孤独。

漂在任何一座城市,孤独都是相同的。但我还是没有新意地发出了“就这样孤独地漂在香港”的声音,因为对于在香港的我们来说,孤独感是无法消解的,这里离自由的高处太近了,也离家太近了,做不到择其一从之至始至终,有时只好放任自己同两者都渐行渐远。这样的孤独实在无奈。

猜你喜欢
田鸡包菜腊肉
韦双一
闲话“腊肉”
幽默的田老师
五月雨
少年钓
信阳腊肉,剪不断的乡愁与旧时光
包菜小妹妹
吃包菜可以养胃?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国内首个果味包菜问世